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辞三让2(1/2)

“为什么?”

所有人听到他们三人的话,顿时一愣。

三人对视一眼,然后其中的一名书生说道“这件事不能托,如果拖得越久,百姓心中就会逐渐忘记秦王的功勋,最后只会认为这是大周天命不绝。”

“额,这大周天命不绝,也未尝不可啊。”

有一名食客说道。

“现在来看,大周天命不绝,没有什么问题。

并且,有王上在,大周在延续个十几二十年不成问题。”

“但是,诸位可曾想过,若是陛下驾崩,而新皇登基,是否能够接受王上的存在?”

“新皇想要夺回权利,必然需要与王上争锋。

而到那个时候,王上平定天下的功绩已经被世人忘记,那么所有人都会认为,王上乃是叛逆。”

另外一名书生回到道。

众人一听到他的话,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嘶,这可如何是好?”

众人问道。

“现在只有让王上登基称帝,方为上策。”

壮汉回答到。

“可是,我等知识百姓,如何能够影响到王上?”

众人问道。

“其实有一种办法可以。”

壮汉看了一眼众人“我们只能上万民书,让王上看到我们百姓的心意。”

“万民书?”

众人心中一惊。

他们不是不知道万民书是什么,这东西,可以说是一个大杀器。

在大周,只有重大的事情,才会用到万民书。

这是代表着所有百姓的心意,这种所有百姓的心声,全部集结在一起,是任何一名诸侯亦或者皇帝都要重视的。

如果你忽视了万民书,那就忽视了全天下百姓的心声。

这种事,搞不好就会引起民变。

而现在是百姓们想给刘昊上万民书,想要劝进刘昊登基,但是这么做,同样会存在风险,谁知道刘昊会不会认为他们是在逼迫自己。

都说伴君如伴虎,搞不好刘昊大发雷霆,会降罪于民。

“诸位,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是尔等想过没有,若是没有王上,岂有你们今日?”

最开始的那名书生说道。

“当时我们在陈国的时候,大家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你们都忘记了吗?”

“我们凤仪可是大周的帝后之城!

而陈国上下,有谁把我们的生死,放在了心中?”

“若不是王上让人送来口粮!

尔等早已饿死于城!

亦或者易子相食!”

“若是王上不能登记,日后必受其乱!

受其乱,则百姓困苦!

难道你们还想再过一次那样的日子吗?”

“还有一点!

万民书?

万民书!

只要我们能够发动更多的人?

一起写上万民书,只要人足够多,多到占据秦国的一半?

亦或者全部的百姓?

都在恭请王上称帝。”

“那这样?

王上会对我们严惩吗?

一严惩则是针对全天下的百姓。”

听到书生的话,周围的人,顿时反映了过来啊。

“对啊!

只要我们找到足够多的人,王上是不可能罚我们的。”

“对!

要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恭请王上称帝?

那王上想要罚?

也不可能把全秦的百姓,都发一遍吧。”

“对对对!

还有啊!

我这条命,就是靠着当年秦军的口粮才活下来的。

我就孤身一人?

就算是死,我也支持王上称帝!”

一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者说到。

“这事,算我一个!

我干了!

大不了就当把这条命?

还给王上了!”

“对!

算上我一个!”

众人一听,纷纷响应,他们都觉得哪怕是死,也要谏言王上登基称帝。

酒肆掌柜的一看,顿时踢了一脚一旁的店小二。

“还愣着干啥!

还不快去准备绢帛跟笔墨?”

“得嘞!”

店小二应了一声,立马跑开。

不多时,店小二就抱着一卷大大的白布回来。

几名食客一见到店小二抱着一卷白布,立马清理出来几张案几,然后拼在一起,充当书桌。

“这位小先生,我看您是一名读书人?”

掌柜的看着最先说话的那名书生说道。

“回掌柜的,在下正是洛都荔山书院的学生公孙韬。”

公孙韬回答道。

“什么?

你就是公孙韬?”

后面一名说话的书生大吃一惊。

“怎么兄台,听说过我?”

公孙韬疑惑道。

“在下东湖书院,孟泽,见过兄台。”

孟泽对着公孙韬行了一礼“兄台才名,已经传遍了大秦!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