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五章 操之过急(1/2)

安阳城,晋军城卫府。

淳于恭独自坐在自己的将军府中,喝着酒,但是他的目光时不时的会抬起,看向府中大门的地方。

他现在有一些焦急,他在等一个人的回来。

这个人能关系到他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

很快,一名穿着麻衣的男子就跑了过来。

“拜见将军!”

那名男子对着淳于恭就直接拜倒。

“怎么样?

有结果了吗?”

淳于恭迫不及待的问道。

“回将军,小的已经查探清楚了!”

那名男子对着淳于恭说道。

“情况怎么样?”

“将军,建兴城已经在五日前被秦军攻破!

现在秦王正带着大军在建兴城修整!”

那名男子对着淳于恭说道。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淳于恭听闻后,对着那名男子挥了挥手。

等他退下去之后,淳于恭神色有一些落寞。

他没有想到,原本算是晋国门户的建兴城,也就只阻挡了秦军月余,就被攻破了。

这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丝不妙。

“将军!”

这时,一名老者从一旁走了过来,对着淳于恭行了一礼。

“你来了?”

淳于恭对着那名老者说道。

“将军,建兴城的事,可有结果了?”

老者问道。

“已经有了。

晋军大败,秦国已经攻下了建兴。”

淳于恭缓缓地说道“申屠先生,你说为什么晋国败的这么快?”

申屠央是淳于恭的门客,也是他的首席智囊。

其实大周各路诸侯贵族,都很喜欢招募一些门客来为自己做事。

申屠央就是淳于恭收留的门客。

“将军,说白了,就是人心的问题。”

申屠央缓缓的说道。

“一个是大周立国超过八百年,百姓心中都对大周还抱有希望。”

“第二个就是,秦国代天子讨伐不臣,大义在秦。”

“第三则是,从诸侯相王,魏王起兵反叛开始算起。

魏王造反两年,整个洛都一带,魏地,都被打得支离破碎。”

“后来又有晋帝的反叛,这前前后后的算起来,已经打了七八年了。

人心思定啊。”

“而恰好,秦王得到天子应允,以伐不臣,所以天下百姓,皆心向秦国。”

申屠央缓缓地说道。

“这么说起来,晋国必败?”

淳于恭问道。

“其实,晋帝也有赢的可能。

但是他太过于着急了。”

申屠央摇了摇头。

“怎么说?”

淳于恭放下自己手中的酒杯,问道。

“晋帝唯一可以战胜秦国的机会,其实是在晋王称帝之前。

与赵国联合驻守丹河的时候。”

申屠央说道。

“那个时候,晋赵联合,又依仗丹河天险,秦军根本就功不过来。”

“不对吧,申屠先生,那个时候,秦军已经多面开花了啊。

安阳外有秦军,泾河也被秦军切断,并且丹河大营的背后?

同样有这一直秦国的骑兵在四处又走。

你怎么会说在这个时候?

是陛下唯一的机会呢?”

“难道将军就没有发现?

您刚刚说的那些,其实都是秦军的疑兵之计?”

申屠央反问了一句。

“什么意思?”

淳于恭听闻一愣。

“很简单,就先说安阳城外的秦军吧。”

申屠央带着一丝微笑看着淳于恭说道“将军以为,悬河对岸的秦军,能攻破安阳吗?”

淳于恭听到这话顿时一愣,然后摇了摇头,说道“虽然秦军势大,但他们攻不破安阳。”

“他们想要攻破安阳,就必须要先渡过悬河。”

“而悬河水流湍急?

并不是那么好过的。”

“正解,悬河之外的秦军,想要攻破安阳,正如将军所说不太现实。”

申屠央点了点头说道。

“那么既然安阳无恙?

晋国就无后顾之忧。

所剩者?

不过是泾河与丹河后营的秦军。”

“那么敢问将军,泾河的秦军?

有多少?

而我晋军又有多少?

领兵者何人?”

申屠央问道。

“泾河的秦军,只有十万,而我晋军,有五十万。

领兵者乃是骠骑将军赵朔。”

淳于恭说道。

“那么将军认为,以为五十万大军围困秦军的话,会怎么样?”

“围困?”

淳于恭听到这话,稍微一愣,然后说道。

“如是这样,那么秦军只能是被围死,因为秦军人少,而我晋军死守泾河两岸大营,秦军无法攻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