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0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5000字(3/4)

所以古代军人的爱恨别离,家国情怀,会更加浓烈。

这也是为什么边塞诗如此盛行的原因。

两番对唱之后,终于迎来了二人的合唱。

“谈爱恨不能潦草 红尘烧啊烧 以生死无愧证明谁更重要 这缘分像一道桥 故事瞧一瞧 走天涯你我卸下战袍 梦回长城谣”

歌曲进入A段的高潮部分,二人合唱,同时高音也瞬间飚上去。

台下观众,或者直播间观众,都能看到舒彦脖子上,太阳穴位置,青筋夸张鼓起来。

脸也有些憋红。

“我怎么感觉这两人在比高音?”

“男声本来就没女声那么容易把音调唱高,很明显苏爹写歌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陈晓薇能达到的最高音……所以舒彦只能拼命跟上陈晓薇的高音。”

“哈哈哈,为了唱这首歌,舒彦真的尽力了……我真担心他会被憋死!

唱不上去就别硬刚啊。”

“这哪是尽力,分明就是拼命。”

“这高音杀疯了。”

“怒意才是真赞!”

“抛开歌词不说,就这种融入秦腔的唱法,我直接跪下。”

“请收下我的膝盖。”

“陈晓薇原来也有这么多打开方式啊。

被苏爹一一解锁。”

“你这解锁认真的吗?

舒彦听了想打人。”

“苏爹:我不是那种人。”

沙雕网友们议论纷纷。

而李宗胜等人在经历了“古诗”

的震撼后,听到怒意、高音,以及将秦腔完美融入唱腔的唱法,都纷纷称赞不已。

首先歌词就很“秦”



大气磅礴。

气势雄伟。

然后陈晓薇、舒彦的唱法,更是直击天灵盖。

“这是全新的唱法。”

李宗胜道,“暂时将之称之为秦腔唱法吧。

苏晨这家伙,写词开山怪也就算了,连唱腔也当开山怪。”

“所以他就是怪物。”

黄文山说着看向苏晨,“对吧,苏兄?”

“你见过这么帅的怪物?”

苏晨幽默回应。

黄文山接梗,瞧着苏晨,“以前没见过,自从认识你以后,就见过了。”

天下本没有怪物。

你出现后,世上便有了怪物。

“那你应该着重关注帅。”

苏晨说道。

然后李宗胜等人乐成一团。

这家伙自恋起来要命啊。

某大平层。

梧桐看到听到秦腔唱法也是再度震惊。

如果说歌词中有诗是华夏的特色,那这秦腔唱法,就是特色中的特色。

这是他从未尝试过的。

因为在大和国也没那么多风格让他去尝试。

在那片土地上想找秦腔唱法,也找不到啊。

“华夏音乐果然充满无限可能。”

从苏晨的作品,奇迹组合的演绎中,梧桐看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

这是他曾经想都没想过的音乐形式。

颇受启发。

同时对苏晨这个年轻人也更加欣赏起来。

对,就是欣赏。

敬佩还谈不上。

除非苏晨征服他。

A段结束,歌曲进入B段。

B段基本是对A段的重复。

不过在《出塞》这首诗之后的四句歌词,还是做出了新的改变。

“血肉筑城万箭穿 盔甲染血映月光 远方胡茄催断肠 狼嚎骤起震边关”

这几句主要描写战场上那一幕幕生死杀伐。

粗犷之中,多了几分残忍和悲壮!

月光使之清冷,狼嚎让气氛变得危险和急促。

最关键的是,在唱这几句的时候,陈晓薇的秦腔唱法、怒音等等达到了巅峰。

唱出了那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阔。

千军万马在厮杀。

在怒吼。

在冲锋。

那种悲壮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搭配着粗犷豪放的秦腔唱法。

真是唱绝了!

既悲壮,又不免让人发出感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听这歌声。

仿若看到了秦军横扫六合的场面。

并戈铁马。

血流成河。

那得倒下了多少战士,才成就了华夏的第一个统一帝国?

战场上的悲壮气息铺面而来。

听闻歌声, 竟让人有些喘不上气。

“这歌杀我!”

“太好听了!

太震撼了。”

“喜欢它的歌词,喜欢它的唱法!”

“绝绝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