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34章 出了一口气(1/2)

代教授喝醉了。

这不太常见, 所以唐校长带着几个同仁一起静静的围观,一位姓张的教授还即兴来了一幅速写,就起名为《醉倒的代教授》。

画中的代教授静静的坐在靠窗的椅子上, 上半身倚着窗台, 额前的头发被风吹得飘到了鼻子上,他嘴唇微微张开,圆圆的眼镜一边已经塌拉到了下巴处, 只有一条腿仍挂在耳朵上。

他在早上五点激动不已的冲来教授休息室, 将值夜班仍未睡醒的王教授、刘教授都叫起来, 从唐校长的会客室里偷来法国的葡萄酒,就着腌萝卜条喝。

等到食堂早上开饭了,他们又去拿了包子鸡蛋回来继续喝。

教授们昨晚都在祭典上做劳工,早上都起晚了,幸而学生们参加祭典玩乐, 也起晚了, 上午的课,师生竞相打哈欠,不过下课后学生可以趴在桌子上补觉,老师却只能回到休息室里再睡觉。

一进休息室,就入了狼窝。

唐校长找过来的时候, 酒醒的教授都去上课了,酒醉的都躺着睡着了,只有代教授与众不同,他是坐着睡着的。

唐校长看着满桌的酒瓶子, 心疼的直嘬牙。

山东来的教授孙先生是个喝酒的行家, 从头到尾只有他还清醒着。

孙先生说:“校长别生气, 玉书这是欢喜的。”

唐校长:“他欢喜什么?

他孤家寡人一个, 有什么好欢喜的。”

孙先生:“玉书以前是孤家寡人,以后可不是了。

他啊,跟咱们的祝教授马上就要结婚了。”

唐校长啊呀一声,险些扔了手里的酒瓶子——酒瓶子回去灌上点别的酒,也能冒充一下名酒。

唐校长忙问:“他昨天晚上犯错误了?”

孙先生:“哎哟,校长,你也太高看玉书了。”

唐校长仔细想了想,点头:“确实,他是没那份本事。”

孙先生:“昨天晚上不知是不是月色太好,祝教授就对玉书说要是他看她条件合适,两人就做半世夫妻,玉书今天就欢喜的找不着北了。”

唐校长:“还是女方先求的亲?”

孙先生:“可不是。”

唐校长:“这没用的东西。”

没用的代教授在下午五点才醒过来,唐校长听说他醒了,赶紧过来,拉着他去跑回校长办公室。

“给。”

唐校长取出一只信封。

代教授接过来一看,里面是一万块钱,大惊:“校长,你还有小金库啊?”

唐校长:“唉,这是我压箱底的钱了,别叫人听见。

这个你拿去,给女方做聘金,再办些首饰衣裳,不要失礼了。”

代教授一听,原来是给他的结婚基金,连忙推辞:“不用不用,我跟小舒讲好了,我们简单办一办就行,这些俗礼都不讲究了。”

唐校长:“那是人家看你没钱,特意体贴你的。

你父母不在这里,我就像你家长辈一样。

这礼数,不能缺,这事听我的。”

代教授犹豫一番,还是不愿意要。

实在是因为唐校长为了办学校,已经把家底都掏干净了,别人办学校是赚钱,他办学校是赔钱。

代教授:“我已经想好了,我决定给小舒写一篇散文,把这篇文章当做我们二人的定情信物。”

从昨天晚上起,代教授满腔的情思无处可寄,已经快要暴发出来了。

要是现在给他一支笔,他能写三天三**书给祝女士。

唐校长见多了学校里的老师写酸文,没想到代教授也有这一天,顿时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再想起他刚有了名分就叫人“小舒”

,更是酸倒牙。

唐校长收回钱,道:“你那楼就让你结婚吧,学校里赞助你一套新家具,想办婚礼,学校大礼堂可以借你,食堂也可以借你宴客。

就这样吧。”

然后就把人给赶走了。

代教授年近四十,头一次谈恋爱结婚,仿佛老树发新芽,整个人都不太正常了。

祝女士虽是二婚,却仍抱着一股天真之爱。

要不是她与代教授彼此之间都有一股不可言之的默契在,她就是再发愁两个女儿的事,也绝想不出结婚这个办法来。

——大不了带着两个女儿走嘛。

现在水到渠成,她自己回忆起来,都不知道当时到底是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来的。

她跟张妈讲,说:“我竟然假公济私到了自己的头上。

简直像是昏了头。”

张妈说:“女人不昏头怎么会结婚的?

自古以来都是要蒙着新娘的眼睛才能把她嫁出去的,可见男人也知道,女人睁着眼睛是绝不肯嫁过去的。”

不然怎么都说做姑娘的时候好?

嫁人以后侍候公婆小姑子,那日子肯定不好过。

“不过你现在既没有公婆也没有小姑子,我看代教授也不是个会折磨人的,这就挺好的。”

张妈是这么夸人的。

祝颜舒不乐意了,“张妈,你也夸两句好听的。

我觉得代先生身上还是有那么几个优点的。”

张妈:“哦,那我看,他长得挺好,容长脸,鼻子挺高的,眼睛又有神,额头也挺宽的。”

祝颜舒就甜蜜蜜的笑了。

张妈:“说到你心里是不是?

你也就是看他脸长得好才乐意的。”

祝颜舒:“他学问也挺好的。”

张妈:“你这看人的眼光都不带改改的,这又是个长得好会说话的,幸亏代教授不是个小人,不然你早晚要再被骗一回。”

祝颜舒:“要不是遇上他,我才不会再嫁呢。

我日子过的好好的,干什么要自找罪受?

就是因为我知道,我嫁了他就会过得比现在更开心,我才嫁人的。”

明知过得不好还嫁,那是傻子。

可要是嫁了这个男人,你会更开心、更快活,那又为什么不嫁呢?

张妈:“那倒是,你嫁这两回,都是顺着你的心意挑的人。”

头一个杨虚鹤再如何,当时也是祝大小姐自己挑的帅气年轻嘴甜乖巧。

这一个还是她挑的,年轻是没有了,长得俊嘴巴会讲话却是更上一层楼了。

等到探过杨玉燕与杨玉蝉的口风,祝颜舒就再无顾忌,只等着黄道吉日,再把自己嫁一回。

杨玉燕对换个爹的事不在乎。

都说父母不是自己挑的,可祝颜舒和代教授勉强算是她自己挑的父母了,她都挺喜欢的。

她就是担心杨玉蝉心里不自在,晚上特意跟姐姐开个卧谈会,两姐妹谈谈心。

杨玉蝉难得冷酷的说:“我没有意见。

杨虚鹤那么坏,他落到现在这个下场是活该。

你我都改了姓,他就没有后代继承了,这怪不得任何人。”

杨玉燕还从未想过杨虚鹤还需要后代继承姓氏。

但转念一想,这确实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在她那个时代里,还有许多人在叫嚣着祖宗之法什么的呢。

杨虚鹤仅有的两个女儿都改了姓,他的那个儿子也被别人家收养了。

他的姓氏确实无人继承了,这对一个男人来说,一定是很严重的打击吧。

杨玉燕在心里转了转,兴奋的恨不能登报周知众人,好气得杨虚鹤吐个血什么的。

不过杨先生现在还在大牢里蹲着,未必能看到报纸,还是算了,省钱。

可她想省钱,祝女士不想。

祝女士登报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