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1章 小龙虾养殖(1/2)

第131章 小龙虾养殖 作者: 麻将君 第131章 小龙虾养殖 山前村,赵文牧家鱼塘。

从静云厂出来后,赵文牧先去了自家鱼塘。

原因无他,第一批新孵化的小龙虾(蝲蛄),要投放到池塘里了。

这一段时间,赵文君可是把这些小龙虾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照看着,恨不得扎个棚子住在池塘边。

蝲蛄不是真正的小龙虾,它的繁殖周期更长、一次产卵也少,确实相比克氏原螯虾有不小的缺点。

(后文统称小龙虾) 按照专家的说法,小龙虾是在上年的十月份左右交配,第二年春天产卵。

到了五月份,天气持续转暖,已经上升到20度左右。

这是小龙虾产卵、孵化的最佳温度。

粘附在小龙虾腹部游泳肢毛发上的绛紫色小颗粒逐渐成熟。

赵文君统计过,一只小龙虾可以产卵大概100-300枚左右。

而据赵文牧所知,克氏原螯虾的单次产卵量大概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左右。

之后母小龙虾会在有积水的泥土中挖掘孔洞,然后把腹部贴在地面。

这样可以让虾卵长时间保持湿润状态。

一直持续二十天左右,小龙虾才会破卵而出,之后还会贴附在母体上生活十多天。

然后只要外界气温适宜,它们就会爬出洞穴自行生活了。

赵文牧承包的120亩水域特别适合养小龙虾和螃蟹。

因为它不是真正的水面,大多数地方其实就是沼泽、滩涂,这种最适合小龙虾、螃蟹、贝类生存的环境。

只有少部分地势较低、水量充沛的地方,他在进一步加深、加固之后,用来养草鱼。

其他地方就是按照小龙虾、螃蟹的生活习性,划分成一个个小区域,用于养殖它们。

赵家人没有养殖水产的经验,尤其是小龙虾和螃蟹的繁殖。

好在有水产专家的指导和王大增的一些生活经验,就这么一点点摸索。

反正赵文牧一时半会儿也不依赖养殖的小龙虾和螃蟹。

除了冬天以外,其他时间里,野生小龙虾和螃蟹足够满足老赵家小龙虾馆的需求。

毕竟,它只是一家餐馆。

全平阳县的水域要是加起来都满足不了它的需求,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小弟,你看!

这些小虾多可爱啊!”

赵文君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只母虾,它肚皮下面是密密麻麻的浅粉色、紫褐色幼虾。

“咦~~!”

荣欣怡尖叫着跑远了。

这场面确实对密集恐惧症不太友好。

说实话,赵文牧也不太喜欢这画面。

但是二姐献宝似的举着小龙虾,他也只好轻轻接了过来。

看着一个个蠕动着的小生命,赵文牧有点头皮发麻。

几百只小龙虾挤在一起,只能看见迷迷糊糊的一团,好像还有各种丝状物一样,然后不停地蠕动着。

那画面,真的很美。

“孔教授说,它们在九月份左右还会产一次卵。”

赵文君看这些幼虾已经长得够大了,于是抓住母虾轻轻摇晃,把幼虾都收集到桶里。

然后把母虾小心放回去。

还轻轻摸了摸它的背部。

能够独立生存的幼虾需要及时收集起来,放到另一个池塘里。

以免繁育池里面幼虾过多。

幼虾繁育成功,也就意味着小龙虾的养殖,成功了一大半!

毕竟之前他们只是抓了成年的小龙虾来养,只是为了冬天的需求。

说白了,以前这种养殖,顶多算得上是育肥。

而繁育幼虾,才真正实现了小龙虾的人工养殖!

这一步,至关重要。

“二姐,以后你的工资提高到40块钱一天!”

“别拒绝,你当得起!”

有功当赏,亲人也不例外。

赵文君点点头。

“郑大哥,我二姐体弱,以后天冷不要让她下水。”

赵文牧突然对着一旁的郑光明说道。

“郑大哥,这件事情如果做不到的话,你以后就不要来干了!”

好人当到底嘛!

以后这就是郑光明不让赵文君下水的尚方宝剑。

“好,没问题!”

郑光明多少次苦劝赵文君不要在一早一晚下水,可她就是不听。

他决定了,下次她要是还不听话,就把她扛出来。

赵文牧也是挺稀奇的,都已经大半年了,这两人竟然还没有什么进展。

现在刘素芳已经对他不满意了!

我有什么办法啊,皇上不急太监咋急?

拿什么急?

“小弟,这是我总结的养殖经验,你看看。”

赵文君擦干净身上的水,从旁边挂着的背包里取出厚厚一沓笔记。

赵文牧仔细看起来。

赵文君的笔记条理清晰,按时间线分别梳理了小龙虾、螃蟹和草鱼的养殖经验。

其中有大量的问题记录和对应的解决办法。

还有更多的是模棱两可的经验,等待进一步验证。

“二姐,这可是好东西啊!

你整理好了,将来肯定能出版!”

这是最原初的小龙虾养殖经验,何止是可以出版,对于以后的小龙虾养殖来说,必然是圣经、论语一般的存在啊!

真正的开山立派之祖师爷!

“净瞎说,就我记录的这些东西,谁会闲的没事给出版?”

赵文君压根没把他的话当真。

自己就是一个初中学历的村姑,说什么出书,让人笑掉大牙。

“二姐,我这可不是开玩笑!”

“将来全县、全省乃至全国,会有无数人养小龙虾,到那时候,你这本养殖经验就是他们的指路明灯!

你说重要不重要?!”

赵文牧看着笔记里面赵文君亲手画的螃蟹,有点想笑。

这大眼珠子小短腿的,好像八条腿的柯基。

他这话,让赵文君和郑光明心里泛起轩然大波。

他说将来全国会有很多人养小龙虾!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赵文君可能会质疑,这玩意儿到处都是,为什么要人工养殖?

但赵文牧说的话,她习惯性地相信。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总结的经验确实很重要。

因为孔教授也说过了,现在全国根本没有人工养殖小龙虾的先例。

正是因为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才会这么的艰难。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