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29章 第一批纽扣,下线!(2/2)

“我们的原材料成本要高2厘钱,生产过程更复杂一些,对人工、电力消耗更大,这一块儿大概还要加2厘钱成本。”

郑美云一条一条解释着,丝毫不见窘迫与慌张。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机器设备按照7年使用寿命摊销,每年折旧3万块,平均到每枚纽扣就是3厘钱。”

“其他家机器设备都是按照3、4十年摊销的,甚至压根不摊销,只计算维修费用!”

所谓摊销、折旧,都是跟着赵静学的。

郑美云抓紧一切时间去跟赵静、荣欣怡学习会计知识,自己也买了很多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书。

赵文牧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充实着自己。

到目前为止,赵文牧对郑美云的表现十分满意。

不止是他,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露出赞许的目光。

第一批试机生产的纽扣只有6000枚,主要还是为了检验机器稳定性和工人培训成果。

到了下午两点多,该批次纽扣生产完毕,陈学坤满面红光地冲进来汇报工作。

“赵老板、郑厂长、赵队长,好消息!

好消息!

这一批6178枚纽扣,只有144枚残次品,占比2.

33%!”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毕竟这才是第一次试机。

“其中12枚因为颜料颗粒没有充分融合,132枚因为机器问题!”

“机器问题主要是工人操作不当,设备运行没有问题!”

陈学坤大声宣布着。

“好!”

办公室响起一阵掌声。

这个成绩当得起掌声。

“陈总工,你做得非常好!”

“美云,告诉食堂,今天加餐。

再给山前村、山东头村的工人每人发5块钱、两斤猪肉,给临昌县来的师傅们每人奖励20块钱!”

静云厂开门红,自然要全厂工人一起欢庆。

“陈总工,奖励100块!”

眼前的中年人才是这一切最大的功臣。

“谢谢赵老板!”

“我现在回车间了!”

陈学坤说完给赵文牧深深鞠了一躬,转头跑回车间去了。

不多时,跟郑美云约好的十几个商贩上门了。

这些都是在平阳县各个便民市场摆摊卖线头、纽扣的小贩,也有一些是挑着担子大街小巷卖东西的货郎。

还有几个是在平阳县城有门面的杂货铺老板。

郑美云小姑娘上门推销的纽扣,他们只是看过一眼就喜欢上了。

虽然价格有些高,他们还是愿意尝试一下。

何况郑美云还承诺了,卖不出去的纽扣可以原价退还给静云厂。

循着郑美云提供的地址来到山前村,才发现静云厂竟然是这么大的一个纽扣厂。

看小姑娘的年纪,他们原本以为只不过是一个家庭小作坊。

看着厂区门口那一堆花篮,上面一个个大的吓人的名头,这些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敢抬腿迈入。

毕竟那些国营大厂,他们可是从来没有迈入过!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