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纽扣生产设备(2/2)
订购一台生产设备,大半年才收到货,这个倒是不难理解。
在这个年代,工业品,尤其是生产设备类,那可是供不应求。
“他们为什么不想要了?
该不会是设备有什么问题吧?”
赵文牧直觉这里面有些古怪。
可别一不小心当了接盘侠。
“没有,没有,这批设备没有问题。”
“我专门询问过,虽然临昌纽扣厂那边没有熟人,但是他们县我还有些朋友,对临昌厂的情况还算了解。”
李国富也是个谨慎的人。
他自然是做了一番了解,不然这么大的事情,随随便便给赵文牧说了,一旦出什么事儿就不好说了。
“是这样的,为了响应政策号召,临昌厂马上就要迁到沂水。
你知道的,这种事情都是省里摊派的,地方上并不愿意,所以他们想把这批设备卖掉。”
这个解释倒也合理。
齐鲁省内比较发达的胶澳、烟台、泉城等地对口支援不发达的鲁西南地区是常态。
就跟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一样。
只不过是省内的一种转移支付罢了。
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大手笔,直接将一座工厂搬迁。
按理说,一般情况下是让临昌厂支援一批设备和人员,帮助当地建厂。
怪不得当地要把这批设备处理掉呢。
不然岂不是亏大发了。
既然这样,赵文牧还是很感兴趣的。
正常情况下要想搞到这样一批设备可不容易。
“不知道这批设备多少钱?”
“一共是两套设备,包括冲压机、磨粉机还有全部的附属设施,运回来安装好就能使用。
两套设备年产能1000万粒纽扣,价格比较高,我问过了,底价22万,他们进货价就是这么高!”
赵文牧想了想,设备价格真是高到离谱了!
正常情况下,一粒纽扣的净利润有个2厘钱就不错了,毕竟还要考虑房租、水电、人工成本呢。
单枚2厘钱,意味着一年的净利润只有2万块。
要11年才能回本!
说实话,这个回报率很低了,但考虑现实情况的话,像这些机器,在以前都是可以用三四十年的。
这么想的话,就能理解它为什么这么贵了。
自己的新式纽扣,利润率肯定远高于旧式,这个价格倒也可以接受。
“行,我回去商量商量,明天给你信儿!”
大事得跟家里领导商量一下,虽然领导实际上基本不会发表什么意见。
但是如果赵静不同意的话,赵文牧绝对不会强行去做。
这就是所谓的,领导充分授权你了,但你还是得提前请示领导。
职场社畜生存准则。
家里也一样。
不管怎样,赵文牧还是挺激动的,毕竟他现在手里握着50多万现金呢!
这个遍地机遇的大时代,手里持有太多现金,简直就是犯罪好吗?
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创造最大收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