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35 第 35 章 京营(2/2)

“哎,也是我刚登基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这样听了杨廷和的话,可惜了……”

朱厚熜感叹。

冼如星看了他一眼,眉头微皱,“陛下真觉得可惜?”

朱厚熜怔住了,迟疑了下,摇头又点头,显得十分纠结。

他当然知道,就算杨廷和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当时朝廷没钱,所谓的威武团练营作恶多端也是事实,被裁掉了实属大快人心,可现在自己实在没人,就连与大臣叫板底气都不足。

“陛下,您坐拥整个大明,上天将这千万人交于您,您就是这些人的君父,为君为父者,就不能只着眼于方寸之间。

您的敌人不在这朝堂之上,而是千里之外,在群山里,在草原中,在海的另一端,万不可因为一时之利影响全局啊。”

冼如星正色道。

事实上,对于正德皇帝调边军充当自己的亲兵,历史上一直都有争议。

支持者认为他心思敏捷,在嬉笑怒骂间重新掌握了皇权,乃实打实的鹰派皇帝。

反对者则认为此举开启了调边兵入京的先河,自打这以后边兵多次被征调,边疆守备渐空,最后也成为了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冼如星不想去评价孰是孰非,但她知道历史上的嘉靖一生都在与朝臣的斗争中度过,双方互不信任,互相防备,使得在大明最应该奋起的时候沉沦在权力的争夺中,最后被西方彻底甩开。

所以此时趁着一切都还来得及,她必须要努力纠正少年的观念,就差直接告诉他,你还要当几十年皇帝,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好在在她的努力之下,朱厚熜也渐渐反应过来自己日子还长,早在安陆他就经常听到江彬等人的所作所为,对他们也非常不齿,只惋惜了一会儿便重新投入到正事之中。

冼如星犹豫了下,最后还是开口道:“陆松那边不能就这么放着,他是潜邸老人,功劳又大,如此对待未免为外人议论,京营那边,刚好要安插人手……”

“他那副傻样儿,能干明白什么?”

厌蠢达人朱厚熜嫌弃地皱眉。

冼如星摇头,“就是因为他不聪明,而满朝文武都知道他不聪明,才会默认他进去。”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垃圾都是错放的资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