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豪强(1/2)
第4章 豪强 作者: 用灵魂去瞄准 第4章 豪强 快到北门时张宗贤整理好身上的公服骑上了马。
然后由衙役牵着马往北城门走去。
而在北城门典史带着三班六房早已等候多时。
到了城门后张宗贤下马,接受了钱典史带领的三班六房的行礼。
随后有众人一起簇拥着张宗贤向着城隍走去。
张宗贤带领众人先是祭祀了城隍宣读了朝廷的任命,接着就是去县衙上任接待清涧县的士绅。
到了县衙从正门进入直面大堂,大堂为五楹厅堂,中间三楹为公堂,正中后方屏风上绘山水朝阳图,屏前为官台,上方有官阁,也称“暖阁”
。
阁上方悬有匾额,书“明镜高悬”
。
两侧则是六房办公的地方。
东边是吏、户、礼房,西边是兵、刑、工房六房对应朝廷的六部。
过了大堂就是二堂,二堂是处理日常公务,个别召见下属,秘密询问案件,会见来客的地方。
二堂内西耳房为“招房”
,为典史的办公地方。
穿过二堂即为内宅也就是知县住的地方。
张宗贤先是去了内宅换了件官服出来。
随众人去了大堂外东侧是“赞政亭”
到哪里会见当地乡绅。
到了赞政亭乡绅们先是向张宗贤行礼,而后由典史一一介绍给张宗贤。
基本上就是本地的大地主和一些有功名的秀才,一个举人都没有。
介绍完毕张宗贤正要说几句准备好的施政发言。
就听见大堂哪里传来“我家老爷黃世郎特此遣我,黄家管家胡百,来拜见知县县尊,并给县尊送上薄礼一份,祝县尊早日高升”
在场的钱典史和士绅们听了后脸色一变。
张宗贤还纳闷这个黃世郎是什么人了,比他知县的架子还大。
难道是退休的官员,但是这么没有规矩的也不像啊。
正想走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就被钱典史拦住拉到一边小声说道,这黃世郎是当地豪强,养有打手仆役数百,横行清涧县无人敢治。
据说是和草原上大部落有联系,手里一群亡命之徒一直往草原上贩卖铁器,和宫里的公公们也有联系。
张宗贤听了也明白这个黃世郎不好惹,但是我不要面子吗?
你不就是个黑社会吗?
你有和公公有联系我没有吗?
今天是我第一天上任,你人可以不来,但派个管家来是什么意思?
不顾钱典史的阻拦硬是要过去,钱典史又说了: “县尊今年秋税还指望黃世郎了”
“秋税直接和征收就行了,和他黃世郎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他抗税”
“县尊啊!
咱这县是下县人口少土地贫瘠且年年干旱年年歉收。
咱们收税就是在穷鬼身上榨油啊,再加上离着边塞近民风彪悍,每次征税都需要黃世郎的人出面帮忙弹压地方才能收上来,就靠这衙门几十个人根本就收不上来。”
“他帮忙收税是不是这收的税还有他的一份啊!”
“县尊明见,这收的税都是三七分。”
“怎么才七成?”
“七成是黃世郎的,三成才是衙门的。”
“什么他拿走七成,凭什么?
大明律法何在?”
“县尊息怒,县尊息怒,这税要收不上来,这衙门的日常开销不说,光是上面的责难就不好过啊。
县尊三思啊!”
张宗贤算是明白了,这收税和要保护费是一样的,你要是压不住对方人家就不交,本来就挣得少,再被你拿去一部分凭什么?
妈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回头看看这清涧县一年要收多少税。
钱典史看到张宗贤思考的样子就知道说的话管用了。
赶紧拉着张宗贤继续和士绅尬聊。
那个管家胡百也没有过来,放下东西就走了。
和士绅尬聊了一会后,时辰也差不多了众人就去了文庙祭拜了孔子。
祭拜完孔子众人就到了知春楼算是给张宗贤的接风宴。
在几杯酒下肚后众人也就放开了,当时的酒还不是高度酒,对于喝惯了高度酒的张宗贤来说就跟喝饮料一样。
喝了这酒后张宗贤又发现一个商机,别的酒不知道二锅头他可是听说过的,做法也简单回去了得赶紧记下来。
逐渐放开的众人也开始话多起来,开始聊起了谁最近又娶了一房小妾才十二岁,谁又睡了那家的寡妇,谁家的小妾又给谁戴了绿帽子。
张宗贤听了暗骂禽兽搁现代直接把你丫给毙了,还有人说起了延安府那迎春院从南直隶那面引进了新的花魁皮肤白皙水嫩,唱的是吴语小曲能把人魂勾走了,听到这里张宗贤心想: 花魁还唱吴语小曲,这得去批判一下啊!
我就见不得这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必须去看看合适了,就给赎身回来天天给自己唱。
众人也知道张宗贤来自京城就想让他讲讲京城的风月。
张宗贤心想我他妈哪知道啊!
我都没有去过,我就知道满清时的八大胡同啥的。
最后只能回忆自己看的电视剧讲起了秦淮八艳的故事。
反正这帮土包子肯定也没有去过南直隶,他可以紧着胡说。
就这也把清涧县的士绅听得直流口水,楼下的衙役们也悄悄地站在楼梯口听着张宗贤在哪里胡吹。
酒过三巡后众人都有点醉了,张宗贤则是有点微醺的样子,心想这该第二场了吧,没有吴语小曲听听秦腔也行了。
就是不知道一会去的是荤场还是素场?
我这知县是每天几点上班了直接带回去合适不,还是完事后再回去。
正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钱典史说他老了不胜酒力想要先回去。
张宗贤心想你这身子骨估计也折腾不动了,就让钱典史回去了,钱典史一走众人也就开始纷纷告退了。
就留下六房的主事陪着张宗贤。
妈的这是没有第二场了是吗?
还让我期待了半天。
咱也回。
说着也要回去了。
于是在六房的主事簇拥下回到了县衙。
张宗贤遣散众人后就和丁伯回到了后院。
进入后院就见一个中年妇女带着看起来又黑又瘦的两个初中生两个小学生在哪里站着,张宗贤正纳闷那这是怎么回事,就见那五人给张宗贤行了个万福礼,用浓重的陕北口音喊道 “恭迎知县老爷回府”
。
这一喊让张宗贤的酒直接醒了一半,这是丫鬟?
这时丁伯走了对着张宗贤小声说道:这是衙门众人的一点心意,看张宗贤上任没有带家眷。
就给找了几个伺候的丫鬟,还安排了厨子和抬轿的脚夫。
还有生活的一应器具都是新的。
这万恶的封建社会,那些还是孩子啊就出来工作了。
随即就吩咐道:去给他弄点蜂蜜水,还有他要洗澡。
说完就要回屋,这时丁伯拦住了他把他带到了书房。
一进书房就看到了桌子上摆着各种礼盒名帖。
丁伯拿出了一册账本给张宗贤讲了今天有谁送了礼送了多少。
今天总计收了价值一千五两白银的礼金。
其中现银1000两剩下的都是丝绸布匹中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