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为民伸冤(1/2)
第27章 为民伸冤 作者: 用灵魂去瞄准 第27章 为民伸冤 张宗贤留下伯仁在这里看着粮仓等待清点地完成。
自己则和良臣押送着俘虏和缴获返回县城。
柳老头和王老三他们也带着人帮忙赶车。
一路上都有百姓在道路两旁向张宗贤行礼,还有很多百姓不停地追打俘虏。
押送的士兵拼命阻拦才没有俘虏被打死。
路走到一半张宗贤就分出一队士兵押运着钱财往东门走去。
快到城门时就见钱典史带领六房三班的人在城门口迎接张宗贤凯旋。
同时城里的百姓也都聚集在门口等待看张宗贤凯旋的英姿。
张宗贤骑着马到了城门后,钱典史首先走出人群向张宗贤行礼并祝贺道; “恭喜县尊凯旋而归,为清涧县除了一大害啊!
县尊能做清涧县的父母官真是清涧县百姓之福啊!”
“是啊!
县尊。”
“县尊上任不到两个月就除了这危害清涧县十几年的黄世郎。
真是人杰也”
“县尊出征全县的百姓都来相助,可见百姓对县尊之爱戴”
“是啊!
是啊!
听说那黄世郎被县尊骂了几句就死了,可见县尊颇有诸葛丞相的遗风啊”
“我早就看出那黄世郎不似人子,县尊杀得好啊!”
随着钱典史开始恭迎张宗贤,其他人也纷纷开始发挥。
只把张宗贤夸得仿佛是诸葛再世谈笑风生中就把那黄世郎灭了。
张宗贤在马上看着这帮小丑的表演很是享受。
摆摆手让众人安静后说道: “孟子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
黄世郎欺辱百姓就是欺辱本官,看到百姓受苦就如同本官受苦。
黄世郎目无王法强买田地,作为本县的父母官,不杀黄世郎如何向朝堂交代,如何向百姓交代。
本官还是那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下面的人听完都沉默了,前面的知道是孟子说的,这后面的卖红薯是谁说的,这红薯又是什么东西?
雨农在下面见场面有点尴尬立马带头叫好道:“县尊说得好。”
这下众人才反应过来,立马都叫好鼓掌。
张宗贤也想起来这红薯还没有传入北方,很是尴尬直到雨农给解了围才继续微笑着说道:“这次全靠全县百姓支持将士卖命才能让那黄世郎伏诛。
非本官一人之功。”
“是县尊指挥有方”
“县尊诸葛在世”
“县尊厉害”
一帮人在城门恭维了半天,直到张宗贤不耐烦了。
钱典史才赶紧拉开众人。
张宗贤这才进了城门。
骑着马走在县城大街上,百姓们都出来看张宗贤凯旋,拿着各种东西不停地砸向俘虏队伍,嘴里则是呼喊着“青天大老爷”
回到县衙后张宗贤直接回到后院。
素娥已经在后院等候了一天。
看到张宗贤安安全全地回来,担心了两天一夜的她再也忍不住哭出来。
张宗贤快步上前把已经哭成泪人的素娥抱在了怀里好生安慰。
好好休息了一夜的张宗贤,在县衙开完晨会后就开始处理黄世郎的后续事宜。
首先得向上官解释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毕竟此事已经传遍了周围几县,很快延安府就能知道了。
这不得打点一下上官,报个剿灭匪徒的捷报。
也为将来升官做个铺垫。
随后还要发出海捕的公文,通知附近的各县帮忙抓那黄世郎的老婆孩子还有管家胡百。
最重要的是理清田地,毕竟是两万八千亩地啊!
还有商铺这些看看有没有苦主来索要的。
其中清理田地最是麻烦,很多百姓手里已经没有了田契,而且那些田很多都是向黄世郎借债的抵御物,因为百姓还不起钱才成了黄世郎的。
这些借贷也是黄家几代人放出去的。
如果根据以前的鱼鳞册溯源查看返还,必然会导致大量的田地理不清所属。
最终张宗贤决定除了能有提供所属依据的田地外,剩下的田地一律划归到素娥名下。
再低价租出去给百姓,待日后再看这田怎么分。
至于商铺没有苦主的话正好做粮栈和钱庄的铺面。
还有那乐常堡地处理,堡里的人大部分都是黄家的打手亲戚之类的。
只能把他们迁出乐常堡,这乐常堡就作为新军的训练基地。
那黄家的大宅正好改为学校。
至于缴获的粮食直接划拨给粮栈。
现在钱也有了,粮也有了,铺面也有了。
粮栈和钱庄也应该开起来了。
而且粮栈和钱庄操作好了,完全可以利用他们控制辖区内百姓。
粮栈可以和全县的百姓签保底收粮的合同。
百姓再拿着合同向钱庄贷取农具,种子,耕牛等。
百姓还贷可以用粮食还,而且可以分三年五年的还。
还可以给里正贷款的分成培训他们成为钱庄的代理。
这样百姓的生计就会被粮栈和钱庄控制。
钱庄还可以发行自己的银票。
得给粮栈和钱庄起个好名字,以后他们将成为调控社会的重要工具。
最后张宗贤决定给粮栈和钱庄起名为太平号。
素娥她们也培训了一段时间了,就让她们在实践中学习吧。
明天处理完黄世郎的事就准备开业。
为了尽早的拿回田地,城外的百姓们天还没有亮就到了城门外一直等到早上开门。
城门一开就涌到了衙门外。
城里的百姓也过来看热闹。
想着尽快的给百姓一个安心,在开完晨会后,张宗贤立马就安排升堂。
在皂班衙役“恶无,无恶”
呼喊声中开门升堂。
先给百姓返回田地。
对有原来的地契的,有证人证明和鱼鳞册有记录的,张宗贤都是当场重立地契发还田地。
期间有几个百姓没有地契鱼鳞册也没有记录,但是就是在那又哭又喊得跪着不走想要回土地。
张宗贤无奈大声质问道:“既无地契又无登记在册,还在大堂上喧闹,是觉得本官好说话不会打你们板子吗?”
“求县尊开恩,县尊开恩那!
小民的地当初只是寄存在那黄世郎名下的啊!
没有把地卖于他啊!”
“寄存?
那为何这鱼鳞册上记着那地已经卖于黄世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