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扫荡(2/2)
然而鞑子没有来,流民却来了,原本以为有了份蜂窝煤专卖的收入,朝廷就会免去加收的辽饷。
事实上张宗贤还分别给延寿巡抚和延安知府写了信,想要联名向朝廷提议免去加征的辽饷。
被延绶巡抚以妄议朝廷大略给斥责了。
随后还通过马师爷递来话,说这种得罪天下同僚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原本已经因旱灾减产的百姓,面对加征了几十倍的辽饷,在官府与豪绅的逼迫下大批的破产。
葭州周围不愿被豪绅逼迫欺压的百姓,带着期望纷纷来到葭州讨口饭吃。
一路上人流不断汇集,到了葭州已经形成了一支十万人的流民队伍,队伍中最远的甚至有从河南来的百姓。
空前的压力给到了张宗贤,为了应对流民的涌入张宗贤启动了应急预案。
以葭州知州的名义下令立即动员清涧县受训的青壮组建一个步兵旅,用来维护整个瑕州的稳定,防止有人鼓动流民造反。
再以立法派掌门的名义将剩余在学院的弟子召集起来,与动员旅一起应对流民的到来。
目前流民主要的目的地还是清涧县,现在清涧县已经被外县人吹上了天,什么家家都可以吃肉,冬天穿的都是毛衣,烧的都是蜂窝煤,窗户都是用透明水晶做的,京师里的人都没有清涧县人活得自在。
这也导致了流民全都往清涧县钻。
动员完成后,动员旅将分成三个团,分别应对三个方向来的流民,进入清涧县的流民全部看管起来,由学院弟子给他们进行登记。
给他们建立户籍,而后让他们在建立流民大营里休整几天。
建立户籍后,会有医女给他们检查身体,确定身体健康后将进行分流,其中完整家庭的则是直接安排往新征服的土地去建立新村。
对于孤儿男的则是直接送进少年营,女的送到医院开始的学院,家庭不完整地鼓励他们重新组建家庭,而后也是送往边墙外的定居点。
最后剩下的青壮年则是组织起来,送往矿场开矿。
幸好加州的路都是新修的矿渣路,下了雪清扫后就能继续用,而且冬天商业活动的减少,也空出了好多马车,张宗贤便以衙门的名义向各县马车协会签发征集令。
由衙门出钱协同学院弟子将流民送往边墙外,在将流民送往边墙外前,并没有告诉他们真正的目的地,先骗他们去府谷县开垦荒地。
等到了目的地面对草原上的白雪,只能认命接受,毕竟虽然住得不好,为了应急修好防爆墙后,直接在地上挖的地窝子给流民住,但是吃的还行。
每天都有杂粮蘑菇汤喝,偶尔还有什么午餐肉可以吃,比在家饿死强,而且太平号还给他们发了铁质工具,并且给每户分了五十亩地。
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是挖开看这里的土地还是很肥沃的。
将来的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新人新书求订阅!
求月票!
求推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