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857章 ,造神计划(3/3)

“……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琼岛和其他几个经济特区总体上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面积。

老爷子,您想想,其他几个地区的地方才多大?

现在房地产项目很火热,如果大批量的资本进入这里,不一定是好事情。

如果太快,可能会引发隐患……”

王老头闻言在那里所有所思。

“你是不是有些过于担心了,岛上有这么多的人呢!

现在是先富带后富,肯定会有些人先富起来。”

“确实是,但是您想过没有,这里有那么多的工业来支撑吗?

深市现在有多少家企业,有多少家外资企业,那边的工资是多少钱?

这里的工资又有多少?”

听到这话,王老头在那里思索着。

显然在消化他的话。

不过最后老头还是没下结论,而是岔开了话题说道:“这个事情,琼省那边会自己考虑到的,我找你是有些事情。”

“哦,什么事情?”

杨小乐好奇的问了一句。

“是这样的,现在内地的标杆实在是太少了,我们需要一个标杆,经济领域的标杆,主要是……”

王老头将大概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杨小乐仔细的听着,随后在那里琢磨着。

他是听懂王老头的话了。

现在内地的经济形式大好,但还是有很多人反对。

而普通老百姓大部分的人还是保持着拿着铁饭碗的心态,对于个体户之类的还是有些看不起。

哪怕有钱也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标杆出来。

做出一点轰动的事情来,还激发国民的热情。

但是这个不能是官方的人来做。

听完以后,杨小乐一阵的古怪。

这不就是当年的神话计划吗?

那位要炸开喜马拉雅山脉的牟大爷,正是这个美誉的承接着。

此时他在那里琢磨着一个事情。

当年牟大爷是怎么做到这个事情的。

其实光靠一张嘴皮子是肯定不行的。

当年,可是计委协调,在山东、河北、河南、重庆、四川等七个省组织了500车皮商品交给苏方。

单纯靠着牟大爷一个民营企业,好像还做不到这个事情。

其中有个隐秘,当年第一批几百万资金是谁提供的贷款。

以及后期报纸上的推波助澜。

长篇通讯《拳拳赤子心》,《牟大爷神话》、《东方大地的神韵—一代儒商牟大爷》 太多了。

当时真的是火遍了大江南北。

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官方的背后支持。

还真的说不定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