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太优秀了也不好(4/5)
西单救人、文工团郝主任、隐藏敌人王青松、火车上两个,徽州抓到土匪一个,水库救人。
七个英雄事迹。
说完以后,笑道:“小乐啊!
你做的事情,哪个拉出来都够做典型了。
王校长决定了,这几天召开校D委会,把你的事迹作为典型,发表到报纸,在其他学校宣传。
同时呢,学校会提交申请,提前招你入团。
如果你这入团成功,就成了咱们学校第一个,咱们市第三个小学入团的先例了。”
几个听到以后都愣在了那里。
杨小乐闻言一阵的头疼。
还宣传?
这年头宣传可不是随便宣传的。
“老师,还是算了吧!”
杨小乐拒绝了,随后问道:“而且我年龄还不够吧,不是还差一年嘛?”
“呵呵,这个不用担心,这种属于特俗情况,一事一议,和其他的不一样,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房国平说完笑道:“怎么能算了呢!
这对你来说是荣誉,对我们班级,对我们学校都是一个荣誉啊!”
“嘶~~”
杨小乐倒吸了口气,最后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谢谢房老师,还特地过来通知。”
房国平不在意的笑了笑:“没什么,反正都是在一个大院里,好了,不耽误你们吃饭,我就先回去了啊!”
说完,打个招呼,夹着杨广志递的烟直接回去了。
等人走了以后杨小乐看着众人的目光:“盯着我看干嘛!
吃饭啊!
不饿啊你们。”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哈哈一笑。
对着今天的事情开始讨论了起来。
单个听没什么,但是几个事情放在一起,跟听故事一样。
太神奇了。
晚上是红烧大鱼头炖豆腐,配上贴在锅边的玉米饼子。
一家人开心的吃着。
几个人吃着饭,王秋菊想到了什么,对着杨小乐说道:“对了,小乐,这次以后不要再弄鱼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一阵的奇怪:“怎么回事?”
不用想,肯定是又有什么新的消息了。
果然。
只听老妈严肃的说道:“之前鱼和罐头虽然很难买到,但是不要票,今天我们主任说了,以后罐头、猪下水、鸡鸭鱼都以后都用副食品来购买,也就是说肉票买不到肉,那就买罐头、猪下水之类的,过期作废。
还有猪骨头这些除了医院,供给部队以及特群体,也不让卖了。”
杨小乐闻言吃着鱼肉,在那里琢磨着。
也就是说,以后罐头、猪头肉、包括猪下水、鸡鸭鱼,包括腊肉所有肉制品,都要用肉票。
一个月一人只有三两。
也就是说,以后猪骨头他都没办法再拿出来给大院里的人分享了。
如果自己再去抓鱼,被查出来,那就是破坏国家统购统销,扰乱市场经济。
想了想,最后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如果他们要是再弄,他们自己去,我不参与了。”
幸好这次一次性干的鱼够多。
这么多鱼,人少的话相当于几年的定量了,如果是人多的话,也相当于一两年的定量。
不算少了。
腌好,好好保存,能放很久。
“哎,大家赶快吃了饭过来啊!
大院开大会了。
重要的会议。”
吃着饭,就听到了外面王大爷呼喊的声音。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的奇怪。
王秋菊看了一眼外面,好奇的问了一句:“这又怎么了?”
杨广志摇了摇头:“不知道,听说今天王大爷被叫到居委会开会去了,很重要的会议。”
听到这话,王秋菊脸色一变:“妈呀,不会是你们弄鱼的事情被居委会知道了吧?
这怎么办?
哪个王八蛋告密的啊?”
前面抓鱼,后面王大爷就去居委会。
而且现在还要开会,不得不让她多想啊。
杨广志闻言,本来没往这方面想的。
但是这一琢磨心里一阵的担忧,:“不会吧?”
“怎么不会啊?
万一是的呢!”
王秋菊一阵的着急,对着杨小乐说道:“记住了,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不准说是你干的,就说是爹干的。
听到没,你以后还要考大学,不能耽误了你,听到没?”
杨小乐听了一会,笑道:“行了,你们也别猜了,应该不是,王大爷的话里带着一点高兴。”
说完站了起来,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其他几人见状也将碗筷放在了桌子上跟了出去。
“你们出去干嘛,回去吃饭。”
看到几个小的也跟来了,王秋菊把几个人冲了回去,忐忑的出了房门。
“怎么了王大爷?”
“是啊,居委会说什么了嘛?”
…… 大院里的人也是一阵的担忧,不止是王秋菊,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想法。
不过看到大院木头桌子上的一个盆子都是一阵的奇怪。
王大爷笑呵呵的抽着烟,笑道:“没事,等一会人到齐了一起说。”
听到这话,众人都在那里等着。
过了一会见人都到齐了,王大爷这才开口说道:“是这样的,今儿我和赵大爷两个人去参加街道办成立的节约粮食动员小组会议,今天听他们开了一个下午的会议。”
说到这里,他手放在了面盆上,笑道:“他们呢,是传达上面最新研究出来的省粮方法,用新的方法能做出来更多的饭。”
“轰~~”
这下炸开锅了。
“真的假的?”
“是啊?
老赵,你快说啊!”
“就是,快点说说咋那么回事?”
…… 底下开始纷纷议论起来,现在一份粮食当两份吃,要是真有这种方法那还得了。
王大爷见状呵呵笑道:“好,大家别着急,我来说,会议主要内容是“粮食食用增量法”
和代食品宣传推广。
所谓的‘粮食食用增量法’,就是通过同样的粮食做更多的粮食,街道办的节约粮食小组他们带来了燕大最新的研究成果:双蒸法?
当然了,还有其他的方法,咱们一个一个实验。”
手里还拿着一个条子。
“什么双蒸法啊?”
孙福站那里,好奇的问了一下。
听到这话,王大爷对着纸条,一边看着面盆说道: “双蒸法,有好几个办法,第一个是:把米放进锅里干蒸20分钟,然后加水,每斤米加水3斤3两,用猛火蒸40分钟即可。
办法之二是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分装入罐,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即可。
双蒸法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能增加4成以上,且饭粒不烂,味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