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67章,二流子杨小乐,一看将来就没出息(2/6)

杨小乐惊讶了一下。

三个多月了,可算是开张了,开个饭店都这么墨迹。

张主任扭头看去,面熟,就是叫不上来名字,随后笑呵呵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对于张大妈的态度,他也没奇怪。

看了一下,问答:“掌勺的大师傅都到齐了吗?”

杨广志看着旁边的一中一青,“来了,这是两位师傅,吴师傅,这是他徒弟,孙涛。”

杨小乐笑着轻轻颔首。

也不知道这俩人怎么样。

中年男子听到杨小乐喊他大师傅,嘴都笑的合不拢了,笑着问道:“这是你家小少爷?”

“我家老二。”

“哦……”

吴师傅笑着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了。

扭头看着里面弄水池的师父。

而青年自始至终都只是看了一眼,就没有再管了,面无表情的看着里面。

等了一会,对方将上面装好,底下的水阀打开。

只见水龙头噗嗤噗嗤的喷着生锈的红褐色水。

放了一会,水慢慢变的清澈了。

工人将水关掉,对着张主任说道:“好了,水通了,我去下一个地方。

有事情你们给我们单位打电话。”

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工具包。

张主任笑呵呵的点点头:“麻烦你了啊江同志。”

“您客气了!

那我先走了啊!”

工人收拾好,笑呵呵的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张主任对着几个人笑道:“那个,吴师傅啊!

这个店以后可就交给您了啊!

街道办那边应该都把情况和您说了吧?”

吴泉兴点点头:“说了,定期盘点,定期报账,您放心好了,绝对出不了岔子。”

“哎,那就好,剩下的我也不懂,钱和票街道办那边已经给你们了,那我就先走了。”

“哎,好,您先忙着。

改明儿您过来,保准让您满意。”

听到这话,张主任心里自然高兴:“那感情好啊!

那我先走了啊!”

说完,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吴师傅在厨房里转悠了一圈,对着两人说道:“走吧,先出去说。”

几人就来到了外面的桌子上。

“都坐吧!”

吴师傅示意几人坐下,而他自己也跟着坐了下来。

看着面前的两人,他开始交代了起来:“今儿没有什么太多要弄的,广志,你下午的时候去煤厂那边拉些子煤,回来暖暖灶。

这个会吧?

下午的时候我们再商议一下,看看后天要弄什么菜。”

杨广志点点头:“哎,好!

这个会!”

幸好大院里有拉煤的刘师傅,不然他还真的不会。

吴师傅轻轻颔首,就开始交代起来每天要干的事情。

基本上前面就由杨广志来负责了。

摘菜,点菜,上菜,收盘子,刷碗…… 听的杨小乐直皱眉头。

不过也只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饭店服务员好像就是干这些的,谁让他没有城市户口呢!

吴师傅说完,对着杨广志继续说道:“刚开始让孙涛带带你!

过几天了,你就要自己弄了。”

杨广志自然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临时工也不是那么容易弄到的。

杨小乐见状,没有听下去的意思了,就直接离开了店铺回到了大院里。

此时大院里正传来阵阵香味,这是各家各户在家的人在那里做饭了。

院里的学生现在也放学了,大部分都在大院里玩耍呢!

“哥,哥!”

看到他回来小丽高兴的跑了过来:“哥,娘给我做的毽子可好看了,她们都给我玩。”

说完看着他手里的鱼竿:“哥,这是什么啊?

你弄竹竿干嘛?”

杨小乐笑着揉了揉她的头。

“哦,这是哥弄的鱼竿,以后钓鱼用的,行了,去玩吧!”

说完,提着东西就回去了。

小丽自然没有去玩。

因为她看到鱼篓子了。

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来到了家里。

杨小乐回来以后,将盆拿出来,把鱼篓子里的鱼哗啦啦的都倒进了木盆里。

量不是很大,大概也就三斤左右。

一时间,杨小乐又成了大院里最靓的仔。

这么冷的天,鱼已经冻僵了。

“哎,小乐,你这从哪里抓的啊?”

“是啊,哪里抓的,带我们一起呗!”

孩子群里一人嘴馋的问了一下,旁边一少年也是询问了一下。

杨小乐看了一下两人。

这是院里没上班的的孩子里,最大的两个。

对面赵大爷家三个孙子辈,老大赵建国16岁,老二赵建军13岁,老三赵丽8岁。

最先说话的自然是老大赵建国。

旁边的一个是后面拉煤刘师傅家大儿子,16岁的刘援朝,他还有一个11岁的弟弟刘解放。

这两人都是不上学的,但是又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整天就闲着没事干。

杨小乐笑呵呵的说道:“钓的,今儿做了一个鱼钩,去试了一试,还行,就跑去白锥子那边钓鱼去了。

带你们钓鱼可以啊!

不过你们有鱼钩吗?”

芦苇荡子边上有一条以前修的永定河引水渠。

那里的是活水转弯缓流处,能钓鱼,还能炸鱼。

两人听到这话都是一阵的纠结。

是啊,没鱼钩。

随后两人就开始研究了起来放在旁边的鱼钩。

两人在那里嘀咕着,商议了一会,就跑回去了。

杨小乐看了看也没有去管。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