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第191章 二品公国(3/3)
只能是寄希望于B级人才召唤了。
裴矩、范仲淹都是可以堪当总督,督导一方的封疆大吏。
范仲淹,北宋名臣。
幼年丧父,因母谢夫人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
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宋夏战争爆发后,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
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
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
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
,推行改革。
不久后新政受挫,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
,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
可谓是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 裴矩,隋唐名臣。
出身于河东裴氏西眷,勤奋好学,文章华美。
北齐时期,起家司州兵曹。
进入北周,投靠随国公杨坚。
隋朝建立后,授内史舍人。
参加隋灭陈之战,平定岭南叛乱,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册封闻喜县公。
隋炀帝时期仍受重用,联合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同掌朝政。
用心经营西域,打击吐谷浑,设计分裂突厥。
江都宫变后,委身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始终受到尊重。
武德四年归降唐高祖,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子詹事、检校侍中,册封安邑县公,支持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和亲。
玄武门之变后,奉命劝谕东宫兵马,授民部尚书,深受唐太宗推崇。
贞观元年,裴矩病逝,时年八十岁,谥号为敬。
观其一生,前后经历北齐、北周、隋朝二帝、宇文化及、窦建德以及唐朝二帝,足可用“老而弥坚”
来概括。
绝对是一位大佬级的存在。
互相见过之后。
唐景当即任命范仲淹为行政院副大臣,裴矩为财政院副大臣,只等后续有总督空缺,便可外放,督抚一方。
未来非常可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