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772 难以模仿,无法参考(1/2)

作为“工具人”,张老板确实挺好用的。

颇有一个超级宗门祖传“护山神兽”的感觉,不侵占宗门修炼资源,就是在宗门地盘的野林子里倒腾吃喝拉撒睡外加繁衍生息。

挺好。

“听说叫你一起用餐了?”

“怎么着?老哥想下次一起吃春卷?”

“就春卷儿?!”

张建刚一脸懵。

“你就说你想打听什么个事儿,能说的我肯定说。”

“去年十一月开大会,不是提了新能源的事儿么,你之前在江北搞的运河储能站,有没有什么说道?我下个月要去西域,考察工业区的补能可行性。这新能源的事儿,有没有什么苗头?”

“等‘庞蒂亚克’三款车型落地吧,至少要先看到车跑。”

“我看铁路那边在招标,也是电气化设备啊?”

“铁路不一样,铁路是高度集约化的,而且运行模式固定,你当公路运输也这样呢?”

“我没打算直接推动全面民用,想从公共交通入手。你的那个运河储能站,只要能达到公共交通运营百分之四十的效率,就能搞。至少在现阶段,长三角的相对富裕城市,可以提前布局…”

对这件事情,张建刚是很上心的,就有点儿追求历史定位的意思了。

他现在功利心正在衰退,因为社会的浪潮,让他心态发生了变化。

最近张建刚除了开会,就是到处跑试点城市,再不跑的话,随着各地城市的大规模城建项目上马,有些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就没办法再预先设置。

房子一盖,路一修,城区框架基本定了,多年不会变,最多就是绿化带换换品种,红绿灯换個牌子。

张建刚对运河储能站很感兴趣,对泊位换电站也很感兴趣,他觉得这种大型设备,非常适合大型公共交通工具。

两百公里里程的电能,运营里程一百公里,留一百公里余量,这样就能在一般的县域城区运营。

就是采购成本太高,需要部委、地方政府、企业多方合作。

企业挣不到钱,那就是纯赔本赚吆喝,赔上三年五载的,兴许几十亿就空烧烧没了。

所以部委要出台政策,地方政府要给运营补贴,为了获取社会广泛,可能还需要社会团体的宣传。

比如说公交车上的“老年卡”“学生卡”“退伍军人卡”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团体要参与其中的。

“我的想法呢,可以从‘中心开花’的路子着手。”

张浩南知道张建刚一直在忙,工作也做得非常到位,现在就缺样板工程。

而且绝对不是张浩南轻飘飘说三款车型落地那么简单,必须是试点城市,只有城市运行起来了,才有说服力。

几辆车跑一跑,那啥也不是。

“你是说围绕火车站、飞机场、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

张建刚一点就透,他毕竟原先在社会科技司,洞察力摆在那里。

“我‘走马塘机场’呢,谈过机场专线承包,包括场内摆渡车,当时我没有资质,不过现在有了。”

“是‘庞蒂亚克’的品牌?”

“商用车,要个鸟的品牌。就叫‘吾家汽车’,底盘问沙城汽车厂买的,考斯特车型,两个型号,一个是纯电,一个是增程。之前‘夸父一型’的衍生柴油增程器,就是用在了中巴车上。”

“为什么是中巴车?不是大巴车?”

“先保证厂区到通勤站点的客运,我肯定优先搞员工班车啊。这个量还是可以的,先用‘沙食系’本身的车辆运营当招牌。”

这些事情张浩南一点儿都没透露过,“沙食战略部”最近忙的业务,就是到处去跟地方政府谈判。

比如涂中市的茶饮料基地,员工数量不要说破万不破万的事情,破百就需要考虑自筹班车。

员工公寓在无法完全承担起总体住宿需求之前,员工的日常通勤,就是上下班。

“猫猫茶”在附近租了原涂中市的一个粮食局福利房,这是个烂尾工程,当初单位集资款被一个副局长卷走之后,就成了积年烂账。

现在“猫猫茶”租了下来,第一年租金就是续建改造费用。

围绕这个租下来的福利房,搭建了班车线路,现在用的是姑苏汽车厂的大巴,但大巴委实有些浪费,不如用电。

主要是峰谷用电很快就要大范围推广,夜间的电非常便宜,配合“沙洲物流”的储能站、补电站,只要汽车停泊检修集中化管理,成本还能更低。

最重要的一点,维修保障的零配件供应也很便利,且完全可控,不需要等这个那个零配件,对机械师的岗位需求量要低得多。

从盈利角度来看,五年八年都没戏。

但从改善员工通勤舒适度来讲,这个价值增幅很强。

张浩南本人也在建康的测试场体验过这两款中巴车的原型车,不论是舒适度、安静性都远远超出常见车型。

包括所谓的底盘平整度或者说所谓的机械素质,在建康航空航天大学的振动平台测试下,通过超算中心的调整,除了没有堆料,这两款中巴车对普通乘客的乘坐体验加成,是翻了很多倍的。

只可惜这种玩法有点超前,在民营车企一年卖个八万辆就要贴喜报的当下,这种“壕无人性”的研发投入模式,根本没有借鉴意义,也没有任何学习的必要性。

除了张浩南,这个时代也就政府才玩得起。

张建刚跟张浩南聊了一会儿,就大体上知道了张浩南的思路,一般乘用车估计就是通过“庞蒂亚克”拉高产品定位;正经要赚钱的,应该就是商用车。

“你那个农机也打算这样搞的,对吧?”

“对,‘吾家农机’和‘吾家汽车’的研发中心是一套班子,‘国庆节’前后拆分吧。西北和东北各一个‘吾家农机’的研发测试一体化中心,南郊区看情况吧。”

“南方测试条件确实差了点儿。”

“小型农机还行,现在卖得也不错,农民对‘沙食集团’的信心明显在增强。伱要是有空,可以帮忙牵线搭桥一下,我打算跟‘路易达孚’合伙在马尔加什做庄园经济。”

“行,等‘劳动节’结束。”

欣然答应的张建刚正要告辞回单位,忽然想起了什么,提醒张浩南,“‘庞蒂亚克’和两款中巴车的参数指标能发过来吗?”

“我一会儿让人给你送过去。”

“太好了!我这儿正缺弹药呢,你这边有信儿,我也就有底了。”

中央财政补贴需要吹风,有时候这风是内部的,吹了有人信,从中央到地方,从学界到民间;有时候这风是“西洋风”,吹起来省时省力,因为“西洋风”对此时的国内大多数人而言,那都是“灯塔式”的。

在张浩南埋伏一手的同时,北美和西欧已经在东方某大国吹起了“新能源”概念。

实际上“航天大院”的战略预判还要更早一些,但没啥影响力,政府跟企业跟老百姓讲这个,没人会信。

但政府跟老百姓说这是“洋玩意儿”,男女老少大多数就都信了。

这就是个宣传上的技术策略问题。

当然如果反映在互联网生态上,那就是“熊猫大陆”每个月都要封禁二十万个以上账号。

对国家、民族、历史、自身的厌恶、攻讦、愤恨,是二十年后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二十年后的大多数体面中年人,根本不敢点开此时注册的门户网站账号,那里多得是他们青少年时代的“黑历史”。

没有参与过一线生产实践的群体,以后能一脸得意地在键盘上敲出“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不过是“投降派”的一种极端到另外一种“速胜论”的极端。

魏刚、张浩南、徐振涛甚至是虞龙,都对这种毫无意义的意淫不感兴趣,因为此时此刻,见得最多的,都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辩经?

娘炮才会跟“辩经”这件事情纠缠不清。

四月三十日是“教育会议”,上午是“教育产业化议题”,下午是“青少年议题”,所以上午张浩南就不参加,被一帮糟老头子约过去听戏。

秃头老汉请老朋友听《女驸马》,台柱子苏姜现在也是老板了,虽然跟京剧圈子没啥交集,但因为背靠“玄鸟文化”,音像制品卖得很火。

苏姜之前的戏腔流行乐,还只是在亚太卖一卖;现在正经的民间艺术,直接卖到了欧洲。

巴黎、米兰两地的个人设计师,多有来采风寻找灵感的,有两个义大利的珠宝设计师,以“NO1·Scholar”为主题,引入了大量“点翠”的艺术风格,采用蓝宝石,设计出了今年的春季主题轻奢首饰。

虽然不是奢侈品,只是跟施华洛世奇一样的蹩脚货,但苏姜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平面国际巨星”。

最重要的是有销售分成,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而且苏姜是为数不多大眼睛亚裔“模特”,对此时国内几个高等学府的美院,还是颇有冲击力的。

关键是没人敢阴阳怪气,“玄鸟文化”是真的会在娱乐艺术领域全方面封杀,一个作品都别想出现在市场上。

连建康本地顶流的老派阴阳人,为了混口饭吃,居然也倒过来吹一下自己的民族文化,还不是阴阳怪气,是有理有据,从美学角度去讨论。

以至于华东地区的文艺界“哀鸿遍野”,类似虞尊琮这样“精神分裂”的老一辈专家学者,肉眼可见地在增加,社会上的辩论也更加激烈。

毕竟异端比异教徒更该死嘛。

而作为始作俑者,张老板一点儿都不怕生儿子没马眼,他就喜欢“狗咬狗”,阿美利加、倭奴给多少经费,他直接加倍。

所以这年头的思想斗争,比张老板重生前还要激烈得多,各种五六十岁的专家学者约架,毕竟拿着经费喷不出效果,那就只能搞肉体上互相伤害。

于是荒诞的事情都会上演,某某圈的“泰山”约架某某圈的“北斗”,什么艺术不容亵渎那都是扯淡,只要钞票到位,天天都能行为艺术。

张老板可喜欢看这种新闻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