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446 老实人听劝(1/2)

有一点张浩南没有吹牛逼,在张浩南参加广陵市政府的产业发展会议的第二天,就有一堆广陵本地的土豪打听“烂尾工程”预售合同。

不是什么一套两套铺面的想要回收,而是十套二十套起步,各路王子公孙大显神通,门路直接找到广陵市市长办公室。

价格炒得非常夸张,从两万一口气飙升到十四万,整整七倍。

“老板,现在价钱又涨了,昨天还是十四万,今天‘古都文化’的陈总,开价十五万,正在跟二十几个预购户谈。”

朱跃进的办公室内,李秘书感觉真是刺激,这种价格真是离谱。

“老板,会不会出事?”

看朱跃进在座位上抽闷烟,一言不发的样子,李秘书有些紧张,“张总之前开会,好像不是开玩笑的样子。”

“关键不好弄啊,因为现在都是炒价格,也没有上手段,都是市场原则。要是插手,容易留下把柄。”

给同志们留下把柄的风险,那是最大的风险。

朱跃进想给张浩南打个电话,但想了想,还是先静观其变,他相信张浩南本人肯定也知道自己的影响力。

“广陵市秋季集市”还在继续,外地县市的小商户小工厂主,其实已经打了电话,也就是“广陵市扬子江批发市场”的招商部电话,现在改名叫“广陵市扬子江商贸城”。

登记了要来实地考察的,超过一千个,这个十一月份,别的不好说,广陵市的酒店业肯定生意兴隆。

顺带多卖点烫干丝,修脚师傅的过年钱也能更丰厚一些。

“这价钱满天飞,集市上也有人传这个。老板,今天食堂吃饭的时候,我听别的部门也在聊,都说也想投一个。这种情况,容易引发风险,要参考琼崖省的教训啊。张总这个人,老板,他是不会在意广陵市本地政治风险的,他毕竟只是想要赚钱,合作归合作,风险也要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跟了朱跃进很多年,李秘书也不是吃白饭的,张浩南这只身渡江,就轻轻松松搅合得翻江倒海,确实有实力,但不能砸了自家老板的饭碗。

短短几天功夫,连街头早酒摊吹牛逼的酒蒙子都知道“烂尾工程”能赚钱,那上头什么样根本不敢想。

就现在,李秘书知道市长办公室那边还有客人,都是一群“公子”,想要入股接下来的“扬子江商贸城”。

而且来的人还挺讲究,都是代市长以前的老领导,要不然就是亲戚。

甚至有的家伙来了之后就喊“阿姨”,这要是失控,就是个大雷。

但是市政府里面却是有另外的看法,而且是主要看法。

那就是价钱就算炒再高,反正广陵市不亏,市政府正好还能把“烂尾工程”提前解决。

剩下来一部分资金,多修一条路或者几座桥,那不是很好?

“小李,晚上你去拜访一下张浩南。请教请教,看看他什么看法。”

“好。”

李秘书点点头,眉头还是微皱,“老板,我现在就怕突然出现一阵风,要是市里面或者下面区县脑子一热,跟着也要弄个商贸城,那很大可能都是新的‘烂尾工程’,到时候后患无穷。老板,是不是提前打个预防针?”

“你说的对,后天班子会议上,我会提这个意见。帮我拟一份发言稿出来,到时候我要用。”

“好。”

单独一个商贸城,是没啥大问题的,就怕跟风,并且在区县内部规划上,广陵市原则上不干涉下级区县的工作,所以有合适的项目,跟风也只能开会时候提一提,但要说直接叫停,没有正当理由是不行的。

而等到一地鸡毛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

朱跃进现在是打算当最后一个政治生涯工作来做的,显然要小心翼翼,如果秦邮县、扬子县也跟着搞,还真不好说会出什么问题。

李秘书的提醒非常到位,他也有数,但张浩南不动声色,让他委实有些没底,鬼知道那小子又在搞什么新花样。

还是水库的别墅,还是竹海,但是十一月份的竹海到底不如夏季,此时山中的枫树也逐渐翻色,张浩南在水库边上忙着吃烧烤呢。

“张总,这个‘扬子江商贸城’,是不是在我们县也可以搞一个规模小一点的?”

陆金高奉“县太爷”之命,硬着头皮过来找张浩南叙旧。

有一说一,他是真没那个底气从张浩南这里化缘。

级别有些不够。

但谁叫他只是个分管农业的呢,“沙城食品”跟农业息息相关,之前水产养殖项目还有扬子县内部的农村供销合作社,都是陆金高在跑市场。

明年还有个上规模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跟秦邮县也签好了协议,如果扩产,就落在秦邮县,而不是继续在扬子县。

毕竟扬子县的目标,肯定是转型为沿江工业城市,这一点在省内发展趋势上,虽然不明朗,但做肯定是这么做的。

靠着黄金水道不琢磨工业,这本身就是不理智的行为。

“陆县长想搞吗?不过我个人建议等一等,等广陵市的扬子江商贸城正式运转起来之后,分流一部分商户。”

张浩南给大葱和牛肉块刷着油,一旁樊素素戴着墨镜躺沙滩椅上听音乐,跟她挨着的,还有周妍和周姝姐妹俩。

烤好了一串,就用夹子将大葱和牛肉块撸下来放到盘子里,陆金高说了声谢谢,接过张浩南递过来的盘子,然后拿着筷子吃了一块牛肉。

真好吃啊。

是会享受的。

喜欢吃美食的人,厨艺可以不是顶级的,但至少做出来是能吃的。

张浩南从不吃生肉,烤牛肉也是腌制过的,只要手脚勤快,翻肉翻的到位,刷油刷得好,该嫩还是嫩。

当然提前用雪碧泡一泡,还可以更嫩。

如果没有雪碧…

请用小苏打。

什么几成熟,什么汁水…全是吹牛逼。

张浩南认识的西餐大厨,包括做国宴的,自己吃都是全熟,不带一点生。

陆金高也算是赶上了,今天牛肉都是好货,专门从建康运过来的,清一色中原红牛,简单处理就是吃个肌理感,口感扎实;精心腌制做了嫩肉处理,那就是肉质内部汁水丰满,表层双重油脂加上盐和香料的充分融合,绝对一流的享受。

这汁水可不是什么血水,张浩南对血红蛋白毫无兴趣。

“我们扬子县的条件,还是可以的。不过张总建议我们等一等,除了跟扬子江商贸城有冲突之外,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风险?”

“如果来个顶级二代,要拿你们沿江的一块地,我怕伱们这一届班子扛不住压力。对方只要钞票到位,理由充分,你们也只能顺水推舟。陆县长,我就说得简单一点,沿江只要拿到地,以扬子县的发展,早晚都会有自己的完整港口码头,到时候,这可是大损失。”

“唔…”

实际上如果没有张浩南乱入广陵市的发展规划,扬子县最亏的就是丢了好几个沿江地块,当然有些地块改成了造船厂,那是后话。

但新世纪的头十年,沿江地区都是快速发展期,甚至说是黄金发展期也不为过,那些地要是还在扬子县政府的可控范围内,汽车工业早早落地根本不是问题。

后来扬子县有些汽车工业项目是诈骗项目,也跟地块有关系,离长江太远,物流上就是个硬伤。

重生前的张浩南做过一阵子汽车配件,也差点在扬子县的诈骗项目中翻车。

现在跟陆金高关系不错,所以就稍稍提个醒。

“陆县长,扬子县政府只要手中的地是优质的,值钱的,就永远有的谈。路今天不修明天修,我们省别的不行,修路修桥是年年月月有的,地没了,那就是没了,遇上一般的小商人,政府不讲理还行,碰上更高级别的,只能吃闷亏。”

张浩南又将刚烤好的韭菜划了一串下来,陆金高不爱吃韭菜,那就只能自己笑纳了。

“但还是有些眼热现在‘扬子江商贸城’的势头啊。”

“没有我,什么商贸城就是个屁。广陵市谁敢踩那个雷?润州坐牢的人还没放出来呢。因为有我,出事了我也有实力兜底,才有商贸城。前因后果,陆县长你要认清,不要被人糊弄住。”

从原则性上来说,陆金高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但做事就是喜欢莽,包括最早国道路口拦他的车队,也是一个性质。

有干劲,但也容易被人当枪使。

不是说当了副县长的人就一定是绝顶聪明,利益面前被迷花了眼的比比皆是,有正向的普惠利益,也有负面一点的灰色利益,但利益就是利益,你就算为民请命的利益,那也是被利益迷惑了。

“那我还是再观望观望吧。”

穿着衬衫的陆金高叹了口气,他其实很想提前布局一个批发市场,然后再请张浩南介绍点生意。

但是现在广陵市里面的水就很深,不碰为妙。

他不傻,那种空降过来往市区随便画个圈的二代不是没见过,他不想招惹。

“不要急的,我对陆县长印象很好,需要救急的时候,只管联系我。我虽然很多产业也不碰,但随时可以投个广陵市最大的服装厂、纺织厂还是其它什么劳动密集型工厂。我想放哪里就放哪里,我要放扬子县,没人可以阻拦我。”

“多谢张总。”

陆金高顿时咧嘴一笑,张浩南这个人脾气虽然糟糕了一些,做事手段也确实不讨喜,但交个朋友这方面,那还是相当可以的。

有了张浩南这番话兜底,陆金高也心中有数,原本他升上去有波折,但去年今年农业方面相关工资成果还可以,也算是挪了挪屁股。

省里也不是没派人过来通过气,组织部也在考察扬子县的明年班子组成,目前确实有声音说是让陆金高上去。

一切的变数,都是张浩南的乱入,甚至包括现在广陵市代市长能不能转正,都出现了变数。

朱跃进这一通瞎折腾,随着“招小商,引小资”的口号传出去,组织上对朱跃进也很满意,当然对广陵市代市长也没有说有意见,毕竟没有一把手的配合,朱跃进也没办法开展工作。

“长江农业论坛”这种“民间”媒体又吹了一通“广陵服务效率”,农业相关的退休老干部,很多都是订这份内部刊物的,对这次广陵市的操作,都是给了很高的评价。

吹不吹牛逼不重要,关键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

目前看来相当可以。

再有就是扬子县人口相对来说不多,张浩南要介入其中弄个产业给陆金高刷政绩相当容易,只不过陆金高本人对此没啥感觉。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