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8章 用上了电(1/2)

第68章 用上了电 作者: 烈火烧天 第68章 用上了电 刘烨要为燕子坳通电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全生产队的人都知道了。

当天下午,刘氏祠堂聚满了人。

除了四名下煤窑煤的劳动力,其他人都已到场。

刘汉明第一个发言,说明通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然后村民自由表态。

虽然规定了举手发言。

秩序还是有些混乱。

村民们受了那么多年的窝囊气,眼睁睁地看着别的生产队灯火辉煌,自己只能点煤油灯。

再到后来,连供销社都没有煤油卖了,只能靠点植物油灯。

植物油灯的灯光暗淡,还有一股烟。

第二天醒来,连鼻孔都是黑的。

综合村民意见,那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村民说,他宁愿点油灯,不需要交电费。

也有的村民希望快点点电灯,还想买一台电视机。

刘汉明轻咳一声,说道:”

大家都别争了,下面举手表决,同意通电的村民代表请举手。

“ 刘海涛逐个清点人数:”

128人“ ”

不同意的请举手。

“ ”

10人。

“ 刘汉明道:”

请刘海涛把投票人数记入会议记录记录本。

下面第二个议题,刘烨表示,他个人愿意出资买公共电线的费用,但前提条件是租借生产队的瓦厂基搞生产。

租期为20年。

“ 立即有人喊:”

买公用电线只需要一千多块钱。

他还要租20年的地。

那块地有两亩。

这租金太便宜了。

平均每年才五十块钱!

“ 此言一出,立即有人起哄。

刘祖山的那几个儿子碰巧都在,一个个都喊得很凶。

会场一下子全乱了。

刘海涛厉喝一声,说道:”

你们都别争了。

没有刘烨这一千多块钱,就没人出资买公用线路的电线,也就意味着通电的事又要泡汤。

你们都给我想清楚了再回答!

“ 现场变处鸦雀无声。

没有人敢再发出噪声。

大伙都很清楚。

这次的条件是最优惠的。

要是失去了这个机会,燕子坳生产队又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电了。

刘汉明还是老办法:举手表决。

结果是130票赞成。

8票反对。

又是一次获得通过。

就在刘汉明准备散会的时候,刘烨清了清嗓子,说道:”

大家静一静,我还有话说。

“ ”

我租旧的瓦厂是有用途的,那就是办厂。

我要在我们村办第一家工厂。

将来还想招一批30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做事,符合条件的人可以先招本生产队的。

如果本生产队没人,我就面向全村、全镇招人。

总之一句话,我刘烨暂时不干农业,干工业了!

“刘烨要当资本家,将来要割资本家的尾巴。”

“燕子坳生产队的第一大地主,将来一定是刘烨!”

“当工人还要限制文化,你看他的脑子抽的筋有多大!”

“……”

嬉笑声一片。

刘烨还是当场收了五名员工:刘卫国、刘亮亮,刘国庆、刘国凯、曾士明。

这些人都是只有初中文化。

在村里算是文化高的人了。

刘烨用心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准备和胡福华沟通一下,然后送到先锋机械厂去培训。

胡福华没想到刘烨的效率高得离谱。

短短几天时间,用电、用地、招人等工作迅速展开。

他高兴地说道:“刘烨,马上让你的新员工来我们厂培训两个星期,能独立操作机床,就可以接订单了。”

房产证到了程东那里,五万块钱的贷款也放下了。

扣掉10%的费用。

实际到手的是四万五千块。

胡福华开心地说道:“刘烨,有这么多钱,不少了。

边干边扩大。

我们有些配件可以先发订单和材料给你,加工好之后你还能赚一些边角料的钱。”

刘烨意识到,一个小小的五金配件厂,如果把裁剪下来的边角料积在一起当废铁卖,足够一个小家庭一年的生活费。

接下来两个月,整个燕子坳生产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景象。

他们仅用了两个星期,就完成了拉电线和树电杆的工作。

第一个通电的是生产队长刘汉明的家。

刘汉明家的第一盏白炽电灯泡亮了。

院子里立即响了三万发的鞭炮声。

此后,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全生产队比过年还要热闹。

刘烨在新建好的四合院门前,燃放了五万发响的鞭炮。

在硝烟弥漫的响声中,刘烨暗暗流泪了。

穿越过来,他一直没有闲着。

先是要让自己这个家徒四壁的家过得好些,然后才想到为村民办点什么好事。

当然,需要办的事情还有很多。

那个夺走38名矿工生命的矿难隐患还没有排除。

这件事就像一枚针似的刺在刘烨的灵魂深处,想拔也拔不走。

“想啥呢,一个大男人,还哭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