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89章 卷五(2/3)

“殿下,此地放这么多床是为何故?”

段纶有些不解,他见一间房里少说也放了四张床,这哪像医院?

更像是客栈。

“这是病房。”

李承乾解释道,“病人在很多时候是很虚弱的,如果让他们一直往返医院,其实是不利于病情的,而且,留在医院,会有大夫十二时辰观察他的病情,对于病患来说,更有保障一些。”

段纶闻言,点了点头,道:“殿下的确想得周到。”

做到这一份儿上了,段纶确实没啥好说的了。

跟着,段纶也学着李承乾在病房里到处检查着,对此,李承乾笑而不语。

也就是在这时候,负责督造医院的伊原锡终于来了。

“参见殿下。”

伊原锡拱手施礼道。

“免礼。”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这住院部的窗户全换了,全部改成玻璃窗。”

“啊!”

伊原锡闻言,整个人都愣住了,“若是如此的话,建造成本又会增加一大笔!”

要知道,虽然大明王廷自己用玻璃花不了几个钱,可这些玻璃要是卖到外面去,那可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玻璃是何物?”

有大唐的随行官员不解地问道。

如今玻璃还没有正式上市,他们不知道也正常。

“大明宫里的窗户用的就是玻璃。”

伊原锡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就类比了一下。

那大唐官员闻言也是一惊!

当初他们看到大明宫的时候,也是惊讶得不得了。

不是说大明宫有多美轮美奂,主要是那玻璃,实在是太让他们震惊了一些。

要知道,哪怕是长安的太极殿,白天的时候也要点上不少灯,否则就显得太过于昏暗了一些,可大明宫不一样。

纵使一盏灯都没,也比太极殿亮堂太多了。

“造价高些就高些。”

李承乾随意地说道,“对于绝大多数的病人来说,干燥的环境都有利于病情,而且,多见见阳光本来就是好事儿,就按本王说的办。

记住,哪怕因此能多救活一个人,这笔钱就算没白花。”

众人听得牙根儿都疼…… 他们虽然不知道那玻璃造价几何,但他们知道,这玩意儿要是弄到长安去,绝对能卖上一个不错的价钱。

结果,李承乾居然全部用在了病患身上。

“老臣这就去安排。”

伊原锡当即就点了点头。

对于李承乾的决定,他向来是不会反对的,而且,李承乾对老百姓都尚且如此,对他们这些有功之臣,岂会差了?

而在一旁的段纶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这是好事儿,这样的太子,未来才会是他们所期待的帝王。

“殿下宅心仁厚,心怀黎民,实属天下百姓之福。”

段纶笑道。

李承乾却是不在意,他本来就是做给他们看的,有什么好在意的?

当然,如果没有段纶他们,他也会这么做,玻璃想要卖出一个好价钱,当然需要一个样板间。

大明宫不合适,又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大明宫的。

“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李承乾正说着。

一看守在大门外的侍卫带着一人走了进来,说道:“殿下,这人说有要事找段尚书。”

段纶转过头一看,见是自家的随从,当即便说道:“殿下,这是老夫家里的随从,扰了殿下兴致,还请殿下见谅。”

“无妨。”

李承乾见状便说道,“本王就不打扰段尚书了。”

说着,便带人又去了其他的地方。

等李承乾走后,段纶的随从这才说道:“郎君,长安的旨意到了。”

“就到了?”

段纶顿时一惊,“你们去门外等我,老夫去和殿下说一声,这就回使馆。”

这事儿,才是段纶如今的重中之重。

和李承乾辞别后,段纶便带着人火急火燎的回到了使馆。

“纪国公,陛下有旨,让纪国公和阎大将作速速启程,火速回京。”

传旨的家伙说着,就把圣旨交到了段纶的手上。

其实这个流程是不对的,不过在日月山,也只能是这个流程。

段纶对此倒是不在意,接过圣旨后,急急忙忙的就打开看了一遍。

他之所以迟迟还没回长安,说白了,就是在等这一道圣旨。

看完圣旨后,段纶整个人激动得都差点儿跳了起来。

等到了!

他真的等到了!

你以为他是在等长安那些人的反应么?

还是在等长安的流言消散?

屁,都不是!

他是在等李二的态度!

他当时甚至都做好了准备,李二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他都准备回家辞官养老了。

结果,李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他等到了。

“快快快,通知阎立德,准备回京了。”

段纶说道,“你们也都准备一番,吾等要回京复命了。

另外,派人正式向殿下辞行……”

段纶立马就安排了起来。

等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后,段纶这才小声地问道:“长安最近是个什么情况?”

这话自然是问的传旨之人。

那也是个人精,他知道段纶此番回京后,必定势不可挡,当下也想卖个人情给段纶,便说道:“纪国公此举,陛下甚是欢喜,曾不止一次说过纪国公为国为民,不惜破家,实乃我朝百官之楷模。”

段纶笑了笑,随即一脸陈恳道:“陛下言重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就是我等臣子应该做的。”

“纪国公谦虚了。”

传旨的家伙继续说道,“此番高密公主卖房卖地帮纪国公筹措了两万贯钱粮,已经在长安传疯了。”

“那朝堂上呢?”

段纶压根就不关心这些,他最关心的除了李二的态度外,就是朝堂上那些家伙的反应。

他知道,自己这次玩大了,朝堂上的那些家伙断然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当然,只要有李二支持,他也不怕。

在大明王廷这么久,他也确实受到了一些启发,也受到了一些打击。

同样的工部尚书,大明的工部尚书比他这个大唐的工部尚书更勤于王事。

好吧,这话其实不对,但他就是不知为何羡慕伊原锡。

至少,伊原锡想做的事儿,好像李承乾都没有不允的。

可他呢?

他就是想给工匠谋点儿福利,都处处受制。

最重要的是,大明的工部,已经甩开大唐工部不止一条街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