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90章 卷四 李靖的大智慧,惊天消息!(2/4)

你看,李渊拿下了天下,他李靖在干嘛?

再看一下如今的唐皇拿了天下,他李靖可有受其冷遇?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唐人都说李靖没战队,呵呵,其实他一早就站队了!

而且站得比谁都稳。”

马都督摇了摇头,说道:“本官记得李靖当初可是被俘而降的,听说当时都差点儿被李渊砍了脑袋。”

“砍了么?”

渊净土一脸疑惑地问道,“真要砍了头,如今兵临城下的又是谁?

这就是李靖的底气,也可以理解成李靖的自信!”

“底气?”

马都督有些不解。

渊净土说道:“他的能力就是他的底气!”

说到这个,渊净土也是摇头苦笑,“如今的大唐,真的是人才辈出啊!

可就算如此,他李靖还是能在群星璀璨中脱颖而出,你不觉得很恐怖吗?

他李靖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溜须拍马,而是实打实的军功!

这就是他的底气啊!

与这样一位大唐名将争锋,不用点儿恶心人的手段,是真没招啊!”

说完,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也是颇为无奈。

卑沙城里的翁城就是出自他手,但他知道,挡住李靖的从来不是他的翁城…… “大兄不必妄自菲薄。”

马都督闻言,爽朗地笑道,“大唐纵然有不少名将,但我高句丽有大兄,还有大对庐,定然能挡住大唐的狼子野心!”

对渊净土,他还是很服气的,当初若不是渊净土来助他一臂之力,他都打算死战城头以身殉国了。

“都督就别抬举本官了,本官虽然自视甚高,但和大唐这些成名已久的名将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也就家兄勉强能与其较量一二。

可家兄也曾说过,他也只能勉强应付。”

“大兄谦虚了。”

马都督闻言笑道,“大兄不过小小一翁城,就让那李靖不得寸进。”

不管李靖多厉害,跟他有什么关系?

渊家的马屁得拍上才行!

渊净土却是摇了摇头,道:“我们这瓮城虽然有些许可取之处,但说到底挡不住李靖的。

更何况他如今应该已经知晓了我们的圈套,想要破城,怕是更简单了。”

“已经被李靖发现了?”

马都督闻言一愣,“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是真的慌了。

李靖的名声他还是知道的,要让他挡住这位大唐战神,他是真没底气。

人的名,树的影,大抵就是如此。

“无妨,就是要让他发现,他若是不发现,我们反而被动,真要发现了,被动的反而是他们。”

渊净土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

他是真不怕被发现,发现了对他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马都督不明白,但看渊净土说得如此自信,倒也相信了几分,不过见其没有多言的意思,他也就没有多问。

…… 浇河郡。

长孙冲领了李承乾的命后,就在万俟璞等人的护送下,带着粮草开始收拢难民。

加上押送粮草的民夫,整个队伍也是好几千人,在这动荡不安的浇河郡,倒也是一股不俗的力量。

就算碰上小股的流民,万俟璞也能轻松应付。

更别提浇河军如今已经在四处围剿那些流民,所以安危倒是无虑。

找了个地方扎营后,长孙冲就着手开始收拢难民。

所谓难民,就是那些因为流民侵扰,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也有死里逃生,家破人亡的幸存者,当然也有浇河军救回来的那些牧民。

总之,大战一起,逃难的、避祸的、倒霉的永远都是那一批人。

“万俟将军,接下来可能有些流民也会混进难民中,到时候还要万俟将军帮我等盯着点儿才是。”

扎营后,长孙冲找到了万俟璞,一脸笑意盈盈地说道。

万俟璞闻言,也是哈哈大笑:“长孙侍郎放心,不过是些许流民罢了,真要混进来了,老子一刀一个全给其剁了。”

“不不不。”

长孙连忙摇头道,“我们只要做到心里有数即可,倒是不用动刀动枪,这些流民,留着还有用处。

当然,如果他们在我们营地里乱来,自然按万俟将军说的来。”

万俟璞不明白,他就不是一个动脑子的人:“行,到时候长孙侍郎要怎么做,尽管交代,就是别让我猜,你知道的,你们这些文人说话弯弯绕绕的,我是真听不懂。”

长孙冲的身份他还是知道的,只要不让他背叛李承乾,些微小事儿,他倒也不在意。

“那就有劳万俟将军了。”

长孙冲拱手说道。

很快,长孙冲就让人四处散播他们收留难民的消息。

收拢难民自然不用他一个一个去找,只要找一个合适的营地,然后将消息放出去就行了,届时,自然有难民朝这边聚集。

更何况,他还专门派人跟浇河军打了招呼,他们那边有流离失所的难民,也会往这边引。

不到三天工夫,长孙冲的营地里就聚集了数百难民。

有些人甚至并没遭遇到流民的袭扰,只是听说这边有驻军,就迁徙了过来。

人就是如此,遇到危险的时候,总想着朝人多的地方涌。

当初定城王和达延芒结波其实也这么干过,不然他们哪里能劫掠到那么多牧民去帮他们挖壕沟?

只不过他们把这事儿给干到头了,慢慢的也就没人朝他们那里自投罗网了。

当然,他们这么干,对长孙冲其实也有些影响,不过影响不大就是。

毕竟真到了流离失所的地步,任何希望,大家都不愿意放弃。

人嘛,就是如此,谁都希望明天会更好,只是明天真的会更好么?

…… 就在长孙冲他们营地西北百里的地方,这会儿,达步屈刚刚剿灭了一支流民,看着被他们救下来的那些牧民,达步屈叹了口气,说道:“从这儿往东走,大约百里地的地方,有一处营地,有人负责安置你们的,你们自己去吧。”

要不是有长孙冲他们收容这些难民,他现在是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家伙。

把他们丢下吧,于心不忍,怎么说也是自己等人浴血奋战救回来的族人。

带上吧,不说拖累大军,关键是他们跟不上啊。

听达步屈这么说,被救下的牧民中有人问道:“将军,不是说那边是大明的营地么?

我们真的能去?”

一听他这么问,达步屈顿时就叹了口气。

“去吧,去吧,他们会安置你们的。”

说着,他无奈地挥了挥手。

吐谷浑啊,大势已去!

从这些老百姓问的话就不难看出来,他们对吐谷浑失望极了。

“谢谢将军。”

那问话的牧民当即露出了一脸希望的神色。

他才不管什么大明或者吐谷浑呢。

说不管也不对,但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了啊。

他们就想要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难道真的是他们要的太多了?

等这些家伙离去后,达步屈仰头看了看天,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昔日他们曾经为之骄傲的吐谷浑,如今是如此的让他们厌烦。

不知道过了多久,达步屈突然对自己麾下问道:“你们觉得大明王廷如何?”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