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17章 卷二 皇帝要什么脸面?(2/3)

李德奖说道。

很快,又有几人决定去参加少年军的选拔,李承乾对此,并没意见。

可就在长孙冲几人也想去的时候,李承乾却是开口说道:“行了,别都去,搞到最后,少年军里全是长安城的一些勋贵子弟,那像什么样子。”

剩下的那些人,当即懊恼不已。

这事儿整得,早知道早开口了。

“对了,现在大明王廷就有些比较为难的事儿,你们要不要试试?”

李承乾说道。

他怎么可能把所有人都放到少年军去?

要想发展大明王廷的商业,怎么可能不打一下这些家伙背后的势力?

就他们背后所囊括的,又有谁家不是大地主?

“殿下请说。”

长孙冲问道。

李承乾也不墨迹,直言道:“想必你们也看到了,大明王廷的商业颇为落后,本王最近也在为了大明王廷的商业而烦恼,该怎么打开局面呢?”

众人听得,一脑门儿的黑线。

不是,你管这叫商业颇为落后?

有商业么?

这分明是没有好吧!

一时间,众人有些无奈。

“要发展商业,可没那么简单啊。”

长孙冲说道,“虽然我对大明王廷了解不多,但就今日所见,大明王廷属实没有什么商业产出,这样的局面……”

他说不下去了。

你说,这大明王廷能卖啥吧?

“这个无妨,大明王廷很快就会有成堆成堆的商品产出,问题是,我们卖给谁?”

李承乾说道,“不瞒诸位,本王之前打算和大唐在洮源开一榷场,让两国互通有无,可是被一些利益熏心之辈给阻止了。

如今的问题是,大明王廷没有商人愿意来,只要有商人,本王相信,大明王廷终将成为塞外的一颗明珠,照耀当世!”

众人明白了,李承乾这是想他们家里来大明王廷做生意啊。

简而言之的说,就是带着钱来扶持大明王廷。

当然,他们是这么想的,李承乾可不是这么想的。

“诸位,有没有信心,打破大明王廷的商业死海?”

李承乾笑着问道。

能怎么办呢?

还不是只得答应。

“有信心。”

长孙冲几人心里苦笑,看来想在大明王廷扎根,还得向家里求援。

李承乾爽朗笑道:“好,果然不愧是我大明王廷的俊杰,本王相信你们,不出半月,大明王廷的商业终究拉开崭新的一面!”

众人面如死灰。

这他妈还有时间限制?

看来还得八百里加急往长安送信了。

其实,李承乾还真不是贪图那几个钱,他是真的想吸引一些商人进来。

可如今的大明王廷,穷得叮当响,有几个商人会来这里做生意?

没办法,他才把注意打到了长孙冲等人的身上。

当然,这也有个好处,能让长孙冲等人见识见识大明王廷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不震他们一震,还真以为大明王廷就如他们看到的一般破败不堪。

打发走了长孙冲等人,李承乾便让人将图纸送给了张二牛。

只要有图纸,这些家伙做起事儿来的效率,那也是杠杠的。

当天夜里,长孙冲等人就无奈的开始给家里去信。

没办法啊,这事儿不找家里帮忙,他们还真没那能力。

第二天,几匹快马就出了日月山,直奔长安而去。

当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众人那叫一个无奈。

你说,你一个大明王廷屁大个地方,要啥啥没有?

还搞什么商业发展?

还让我们去做生意!

你卖什么啊?

这不是明着敲大家伙的竹杠么?

摆明了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呗!

可没办法,这是自家儿子送来的信,怎么着也得意思意思一点儿啊。

其实,对于李承乾的处境,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谁还不知道他穷啊。

能想出这个法子,估计也是把他逼到了绝路上。

不过贞观初年,大家其实都穷。

当然,这个穷是相对的。

只能说家里拿不出多少铜钱是真,但地却是不少。

毕竟这年头,土地才是硬通货。

而像崔家这些士家大族,得知消息后,那就像打赢了一场大胜仗一般,那叫一个嘚瑟。

不过真要说起来,这满大唐比他们更有钱的,好像还真找不出几个来。

真正有能力在金钱上支援李承乾的,他们绝对算一份。

可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帮李承乾呢?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时候,这些士族是不是可以投资一下李承乾,缓解一下彼此的关系,以免未来他继承大位了,报复士族。

抱有这种想法的,只能说,根本就不了解士族。

隋炀帝没搞定士族、李二终其一生也没搞定士族、武则天都快杀疯了,依然没搞定士族。

为何?

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皇帝,万人之上享有无上权力,没错。

但并不是说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可能!

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就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一位皇帝。

从没…… 而士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和皇族争夺权力,通俗点儿来说,就是为了遏制皇权,避免真的出现一位一言而决的皇帝。

真出现了,那绝对不是天下的幸事!

而士族,即便没有了崔卢郑王也会有赵钱孙李。

就算到了有一天,士族真的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也一定会有另一群人来替代他们。

权利,是需要制衡的。

所以说,得罪李承乾,又有什么呢?

捍卫自己的利益,才是他们抗衡皇权的根基。

当士族在弹冠相庆的时候。

长孙皇后也没闲着。

得知李承乾都已经到了这地步后,长孙皇后便拾掇李二在皇宫中宴请群臣。

李二本不愿,但扛不住长孙的软磨硬泡。

皇宫设宴名目繁多,随便挑一个也便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