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08章 卷二 是什么让魏征哑口无言?(2/3)

)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会誓死追随李世民的原因。

李承乾很满意,这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只要契苾何力不背叛他,铁勒部还不是死死的攥在自己手里。

来到城外,李承乾早就通知了让各部在城外集结,这会儿除了伤兵以外,全都在这儿。

在城外,李承乾其实没耽误太多时间。

一是宣布新建征西军,由契苾何力担任征西军主帅,而整个征西军也是由契苾何力的亲兵构成,其实,除了换了个名字,没有任何区别。

二是将除了亲随军以外的所有将士整编进怨军,主帅还是伊原峰。

不过重新划归了怨军四营,增设四营参将,分别是赵岩、伊原振、普禄勃齐以及万俟璞。

四营各增设四个百夫长,数十个什长,伍长,这个李承乾就没管了,由四营参将报给伊原峰,他们自行安排。

李承乾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因功擢升。

简而言之,今日是怨军大喜的日子!

处理完军营的事儿,李承乾回到城头看了看正在忙碌的俘虏。

看到这些人,李承乾就头疼。

杀了吧?

可惜了…… 毕竟在这个年头,人力就是生产力。

可养着吧,粮食也紧缺啊!

之前他不担心粮食,那是铁勒部那边没有消息传来。

但如今,他不得不再次为粮食发愁。

不说铁勒部后续大部队到来后如何,就如今整个日月山每天有一万多张嘴要吃饭,他那点粮食能顶多久?

泾阳虽然是个上县,但在全县经历了灾荒后,人口也不足万,所以说从泾阳城运来的粮食终究是有限的。

这还没算正在朝日月山赶来的铁勒部族人,等他们到了后,粮食的缺口会更大。

当然,有句话叫做瞌睡来了送枕头。

这不,就在李承乾为此事烦恼的时候,一个消息从洮源传来了。

魏征来了!

而且是代表大唐出使大明王廷!

搞得很正式,李承乾听到消息的时候都愣住了。

不过转念一想,李承乾明白了,这的确是魏征的良苦用心。

别人的好意是不能辜负的,是以,李承乾当即就派契苾何力率征西军全军前往日月山外迎接魏征。

他也想去大唐的国土上迎接魏征来着,但赤水源如今还是慕容顺的地盘,他也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其原因不足外人道。

至于说为什么不走那条冰河,先不说如今冰河解没解冻,就算没有,人家魏征是代表大唐正式出使大明王廷,岂能偷渡?

大唐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而且,为了出使,大唐可是给慕容顺提前打过招呼的。

慕容顺接到大唐的书信时,鼻子都气歪了。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你大唐太子在我的地盘上自建王廷,你们这是承认了他的合法性?

问过我了么?

当然,最终慕容顺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之前七千大军被李承乾两千兵马大败,使得他必须重新审视时局,短时间内,他是不打算对李承乾出手的。

而且,这一场败局对他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损失,他充其量就是损失了一些人手罢了,达延芒结波可是连人都被生擒活捉了!

现在对付日月山,咋的?

救援达延芒结波么?

他吃多了才会这么干!

站在他的立场上,恨不得达延芒结波早点儿死!

“大明王廷,契苾何力,恭迎魏公。”

日月山外,当契苾何力见到魏征的队伍后,立马说道。

为了防止他认错人,李承乾还把刘三给派来了。

魏征闻言,走下马车说道:“可汗客气了。”

“末将如今早已不是什么可汗,魏公可别折煞末将了。”

契苾何力急忙说道。

既然已经选择了追随李承乾,这立场就得摆正。

魏征微微一愣,这么快就折服于李承乾了?

很快,众人来到了日月山。

城门之外,李承乾也是出城很远相迎。

他倒是想出城三十里去迎,可出城三十里都干到赤水源了…… “外臣魏征参见殿下。”

见到李承乾,魏征急忙施礼道,“让殿下出城相迎,魏征愧不敢当。”

李承乾急忙扶着魏征说道:“魏公说笑了……”

魏征笑道:“昔日,老夫还说殿下将来西归而回,吾定当西出三十里而迎之。

然,世事难料,不过数月,竟是老夫先寻了过来。”

“世间事,不就是如此,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李承乾笑道,“请。”

说着,李承乾伸手请魏征进城,“日月山条件简陋,自是比不得长安,还望魏公见谅。”

魏征缕缕胡子,说道:“殿下请,虽处蛮荒之地,但礼不可废。”

李承乾也没客气,两人就这样一路闲聊着回到了山谷。

这一路上,魏征其实都在打量着日月山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甚至打量着遇到的每一个人。

让他极其意外的是,他遇到的每个人都非常亲切的跟李承乾行礼,打招呼。

按理说,这很正常才对,但魏征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他没问李承乾,左右在这边的时间还多,他有的是时间自己去了解。

因为大明王廷如今也没有宫殿什么的,李承乾的帐房就成了王廷的王帐。

像接待使臣这样的大事,自然要放在王帐之中。

回到李承乾的帐房后,大明王廷的头头脑脑几乎都在。

那一张桌子也撤走了,只余下一些椅子分列两旁。

李承乾高坐首位,魏征一板一眼的将整个使节出使的流程给走了一遍,还正式地递交了一份大唐皇帝亲笔手书的国书给李承乾。

还别说,这一幕把李承乾都看楞了。

接过国书瞅了两眼后,就想丢一边去,可此时在场的人多,他只得强忍着将李二的国书看完。

无他,所谓的国书其实就是李二一肚子的怨气,其中内容,可想而知。

整个流程走完后,也就到了酒宴款待的时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当帐房里只剩下契苾何力、王玄策、这些知晓李承乾身份的人时,李承乾才问道:“不知魏公这次不远千里而来,所谓何事。”

“其实老夫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

魏征叹了口气。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个他懂。

正视,就是魏征想做的。

李承乾懂、李二也懂,大多数的朝堂官员都懂。

不要小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对于如今的大明王廷来说,价比千金!

李承乾站起身,拱了拱手,道:“有劳魏公牵挂了。”

对于李承乾的反应,魏征很满意。

哪怕如今的李承乾已经算是小小的一方霸主,但其品行和以往倒也没有太多改变,并没有得势之后目中无人之相。

当然,这才刚刚开始,马上,他就要见识到李承乾的无耻下流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