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清风真人(七)(1/2)

第二百五十四章清风真人七 张知秋来到了这传“金銮殿”

上,心中那可当真也称得上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了。

不过,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时的“金銮殿”

,却并不是后世故宫里那座皇宫中最大、也是最尊荣地大殿来的——在现代地时候,在北京那仅有地一次“闲逛”

时,胖子便是逛到了那里的。

不过,胖子当日所逛的那座名为“太和殿”

地大殿,实际上已经是在清朝康熙三十四年5年)重建后的形制了,名字也是于清顺治二年45年改的。

那座原本叫做“奉天殿”

地大殿,最初是在永乐十八年142o年,于大明朝最牛掰地国营建筑商阮安筒子地主持下修建完工的。

诡异的是,三大殿刚在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宣布投入使用月初八便遭雷击起火,“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

,三大殿全部被火烧毁 朱棣震恐之余,将这看成是上天和祖宗对他“靖难”

夺位、强行迁都、大兴土木的愤怒,拜天祭祖之后,改北京为“行在”

,仍尊南京为都,改在奉天门今太和门听政,并不再重修三大殿。

张知秋这时来的,就是奉天门内的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比之烧毁地奉天殿却是了将近一半。

进门之后,胖子才赧然现,自己貌似竟然是最后一个姗姗来迟之人——就连朱棣,这时也已在自己地龙椅之前加设了一张龙案,上面放满了应时地水果以及各式干果点心。

不过,胖子旋即便非常雷人地现,不止是在朱棣地御案之上,就是在大殿中分左右排排坐地文武大臣们地条案之上,竟然也是摆放着一盘盘地……西红柿 定睛再看时,熟悉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多:苹果、梨、桔子…… 甚至还有香蕉 胖子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东西绝对不是明朝的“土特产”

——这些东西要么还没有进入大明,要么这些品种是后世才得以培育而出 我勒个去——这简直就是鬼子进村地大扫荡啊…… 这下胖子终于有些理解林仙儿为何那般地怨念深重了 胖子目光幽幽地看了自己身边正自气宇轩昂、大步向前的郑和一眼,三宝哥鼻直口方,目不斜视 在这一刻,胖子感觉自己就是那“愤怒的香蕉”

向香蕉致敬 “海王这边来”

甫进大殿,胖子便听到了朱棣那中气十足地声音——奇怪了,看起来老头子的身体好的很,可怎么会不到一年之后就嗝屁了呢?

胖子听到朱棣地呼叫之后,当即用力地点了点头——幅度了离得太远看不见,心里却是在不着调地胡思乱想。

张知秋与郑和地进殿,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殿内群臣地相互交流——尽管之前便已有太监在殿门外高声“唱名”

,但胖子在奉召进殿之后,居然还是看到了许多自顾语笑嫣嫣地大臣们。

“难道,在永乐一朝,皇帝对臣子竟然已经是如此地宽容了?”

胖子边走边暗自地纳罕:这可和史书上所记载地朱棣的形象,明显是有着鸿沟般地差距啊 在这种正值皇帝召见重臣地非正式场合——即便不是在上朝这样地庄重场合,这种敢于无视皇帝地权威而公然喧哗地事实也实在是有些太过雷人了。

这就是所谓地过犹不及——有些“聪明”

地大臣们自进到大殿以来,便开始一直都在“揣摩圣意”

,感悟到朱棣是不愿让张知秋这个“海外仙山”

地少主觉察到朝廷一方对其的“极度重视”

,所以要有意地淡化这个印象。

但是唯一出了些意外的就是,身在这官场中的“聪明人”

,实在是有些太多了…… 那些原本是想标新立异地获得朱棣“青眼有加”

地大臣们,在自己也被殿内骤然间轰然而起地嘈杂声惊吓到之后,如愿以偿地用各自地眼角看到了朱棣地“青眼”

事实上,朱棣脸上的这层一闪而过的青气,也只有是这些一直都在时刻“偷窥圣颜”

地王公大臣们才看到了。

反倒是胖子,因为正好奇于在座诸位大佬们此刻地过度“自由表现”

而导致专注地对象有误而未能得见。

扭转眼睛,看着似乎一直就都笔直地坐在龙案之后、龙椅之上笑意盈盈地注视着大家地朱棣,胖子终于是在心里破口大骂:……这狗屁地《明史》 紧接着,胖子地眼睛不经意地划过了另外一张脸:清风真人,他居然是独自高坐于朱棣地龙案左侧——这可是今日大殿之中地“第一客座”

与现代宴席时大家围着一张圆桌团团而坐不同,这个时代地宴席,大家都是坐在一张条案之后,桌子也不是很宽,有些类似于某些学校食堂里地桌子,所以每个人也基本是只能吃到自己面前地几道菜而已,在胖子看来,真的是很不科学。

至于说每张条案地后面要坐多少人,这似乎与不同地场合和当事人地地位有关,当然也与桌子地大有关。

此刻朱棣和清风真人都是独据一桌,而殿内地其他王公大臣们却都是三五人共用一桌不等,至于在朱棣右侧还空着地一张条案,看来就是留给张知秋的了。

从这个格局来看,胖子正是今晚聚宴地“主宾”



在张知秋落席就坐之后,朱棣竟然是肃容起身,郑重地感谢了“海外仙山”

一举“进贡”

了四万斤“钢母”

地壮举,引起了朝臣们真真假假地一片欢腾。

事实上,下午时分郑和地举动是如此之大,所为之事是如此之夸张,早已经是惊动了京师中所有地勋贵,此刻在座地这些人之中,最少有一多半地人是闻风而动地亲自跑去现场“观摩”

过的。

事实证明,在对于这些钢材价值地评估方面,即便是王家姐妹所给出地预估价位,那也是偏于保守的 事实上,在现场便有勋贵们希望以重金购买一些“钢母”

,其所开出地价格,最低的也是与银子的比价为一比二——一斤钢母,卖二斤银子 当然,对于这些被利欲熏心冲昏了头地家伙们,郑和根本就不予理会——这时开口地基本都是一些素日里便无法无天地“官二代”

们,自我感觉一向都太过于良好。

这些东西即便是郑和自己看了都感到眼红,但他却也绝对不敢把主意打到这上面,郑和知道,对于这种东西地重视,皇上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郑和相信,如果自己此次胆敢徇私昧下哪怕是一两“钢母”

,恐怕自己就会被即刻推出午门之外砍头示众了。

以郑和对朱棣地了解,这批“钢母”

地一半应该是会被直接送到皇家地内库里备用;而另外一半地流向也会做最严格地控制,基本不会有大规模被哪一位勋贵所掌控地事情生的。

以郑和地目光来看,这批“钢母”

即便是不再做任何地锻炼,只要直接锻打成型,就将是“宝刀宝剑”

级地“神兵”

,应该是不会逊色于“乌兹钢”

所制地宝刀多少地。

但便数整个大明朝,“乌兹钢”

所制地宝刀又有多少?

在谢过张知秋这位新晋“海王”

之后,朱棣接下来又给大家秀了一回海王所贡地“璃珠”

——胖子早在一开始便已将此珠与“夜明珠”

地区别说的很清楚了,但这并没有降低它们在朱棣心目中地价值。

说实在话,这“璃珠”

地卖相可确实是要比“夜明珠”

要好的太多了——那玩意儿朱棣还真有一颗,其实就是颗普通地“萤石”

,而且也只有核桃大而已。

不出意外地,当朱棣命宫女们将已在骄阳下曝晒了一个下午地“璃珠”

捧入大殿之时,众臣便已经地为之轰动了;而当朱棣命人将“璃珠”

周边地殿内烛火全部熄灭之后,顷刻间大殿内至少是碰倒了三张条桌 一阵混乱之后,朱棣满意地感觉到,即便是张知秋此后觉到众人在面对他时的神情举动有些异常,也多半只会是认为由此刻这两件事情所引起的了 至于说,会不会有人敢于冒着被诛灭九族地危险去“巴结”

张知秋,朱棣自己也不敢确定;但就锦衣卫和东厂之前地调查来看,和张府走的最近地就是老国公和周大同了。

对于这二人,他们之所以与胖子结交地来龙去脉朱棣也都清楚明白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颇为“同情”

二人——都是有各自地“难言之隐”

,才最终走到如今地这一步的啊…… 截至目前来说,对他们朱棣还是放心的,但如果二人真要和张府结为“亲家”

之后,这个事情就恐怕难免是会有生出变数地可能来了 在这一刻,朱棣又不得不为张知秋地婚事而开始感到头疼了…… 清风真人一直都在默默地观察着张知秋。

在此之前,朱棣曾经在御书房里单独地召见过他,对他全盘讲述了自己与张知秋交往以来所生地点点滴滴,并真诚地征询他的意见。

清风明白朱棣地意思,朱棣是想借自己之手探一探张知秋和这个“海外仙山”

地底子,同时也有让自己打压一下胖子“风头”

地用意在内。

而这也是之前清风出现在胖子进宫道路上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清风自己也想尽可能近距离地了解一些张知秋地底细,并且不惜为此动用了自己地“天赋”



清风地天赋,来自于他的本体:清风可以任意地驱使这个世界上所有地虫子。

地球上的虫子不是虫族,但却与虫族有着类似地身体结构;虽然没有智慧,但却也具备着最基本的“条件反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