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升级了(2/3)
叶母这时也在电话那一端问:“你爹呢,有跟你出来打电话吗?”
“没有,太热了,他说我来打电话报平安就好了,反正他前几天打过电话了,就不跟过来。”
“老不死的,谁不热?
我也热…”
叶耀东听他娘啰里啰嗦的边说边骂了一通他爹,又关心的问了他几句后,才又将电话还给林秀清。
他也没说多久,问了一下近况,只说过个几天有汇钱回去再打电话,就挂了。
一路回家,他脸上都挂着笑意,一家老小就是他奋斗的动力。
等傍晚渔网修复好后,他结了工钱,次日就又带着人出海打捞海胆了。
才9月初,一路行驶在海面上,断断续续都有海蜇飘浮,周围的渔船都在追逐着目光所及的海蜇。
他拿着望远镜站在舵楼上面查看周围,心里想着,光每天在海面上寻找海蜇,这段时间那些小船大概也能收入不错,起码一天小几十块还是能有的,比一般人干活强多了。
而他们快临近海沟时,他也拿望远镜瞧见了,那边照旧空荡荡的,只有两条渔船朝海沟的反方向正快速的行驶,大概真的都打捞光了。
他5点出海,到的时候也不过7点,就什么都没有了,打捞的确实太干净了。
那也正好,方便了他们打捞海胆。
等到目的地了,他们照旧按前几天排的组合第一时间下水,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多下水几次。
虽然说一天下水的次数不宜太多,不过他们也只是短期几天,并不是长期,只要身体能承受得了,没有哪里不舒服,稍微下水多几次也还行。
叶耀东出门前也留了5块钱让他们买肉,每天好吃好喝的供应着,才刚出来几天,他都感觉一个个脸色都比在家红润了。
今天一天打捞下来,期间也有几条船跑过来瞧,大概是不死心,想看看还有没有海蜇,不过看着他们后,就立即走了。
也有好奇的停留看了一会儿,只是下水的人没有那么快上来,停留了一会儿,啥也没看到后就也等不及转头走了,多耽搁几分钟可能就少赚了好几毛。
顺顺利利的打捞了一天,今天的收货比前几天的那一趟多了一些。
靠岸回去,他还是照旧卖给同一个人,今天打捞了2865斤,卖了630块,又是一大笔钱入账。
虽然对比前天那一大波赚的没办法比,但是比起东升号正常拖一天的网来说,已经赚大了,对比海上那些正在打捞海蜇的人来说,赚的更多。
卖个几百块,虽然说很多,但是参考他那条船,本地人心里也都会觉得比他们小船赚的多也是应该的,毕竟这么大的船,耗油又耗人工,成本都比小船高好几倍。
有人议论时,同样也有人拿这句话反驳过去。
只要不是惊爆人眼球的一次性卖个几千块,他卖五六百块也算不上多打眼。
才出来7天,他就已经挣了6000块,算得上神速了。
接下去几天倒是一直都很平静,只是没干几天就下雨了,他们只能停工休息,等雨停了,出太阳了才能干活。
只是雨停了后又遇到阴天,他们试着出海下水了一次,却只能无功而返。
因为阴天,天阴沉沉的,水底下能见度太低,本来海沟也是黑黝黝的一条,没有一个好天气,下到底下看不见也没办法打捞,能见度很重要。
断断续续的停了一个礼拜,他们才又正常的打捞。
只是在叶耀东这一天回来的时候,家里留守的船工跟他说,下午海警局的人上门找他了,让他回来了过去一趟。
“你没说我回来肯定得傍晚了?”
“说了,他说你回来比较晚的话,他们下班了,那就明天早上过去。”
“哦。”
叶父有些紧张,“海警局的找你干嘛?
咱们最近没干什么啊?”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进了一趟局子,现在听到这些公安部门的找,他的腿肚子就直打晃,生怕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找上门来。
“是没干什么,明天去看看,估摸着会不会是那什么海蜇协会的事落实了,所以叫我过去。”
叶父松了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容,“这是喊你去当官的,那是好事啊,还以为又有什么麻烦要找我们过去说。”
“有曾局长在,不至于有什么大的麻烦。”
“这走哪里都有贵人撑着的感觉倒是好,起码不用担心自己是外地人的身份吃大亏。”
“我是有大气运之人。”
“话先别说的那么满…”
事实就是如此,叶耀东就觉得自己应该是有大气运,这一世回来干什么都很顺利。
一开始没有那么自信,觉得自己走了狗屎运才能重生,后面这两年顺顺利利的也让他坚信了自己就是有大气运的人,指不定自己可能还是什么十世善人。
他转移话题,“那明天上午我就不跟着你们出海了,爹你带着他们出海吧,我明天去海警局瞧一瞧,看看是不是说协会的事。”
“好,少一个人就少一个人。”
叶耀东猜测的也没错。
收到通知的第二天一早,他等到上班时间才去到海警局,然后曾为民跟他说经过几天讨论,没有成立海蜇协会,而是成立了一个渔业协会,海蜇这一个分项也划入到渔业协会当中。
他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自己到手的副会长是不是飞了?
牛逼都吹破天,吹出去了啊。
“你准备一下,明天下午2点左右,会有一个会议,会议的地点在海洋局,你得记得去,然后报上自己的名字,这里有一份资料章程,你看一下,到时候你身为副会长,得站起来说几句话。”
“啊?”
“傻愣着干嘛,我跟你讲,这渔业协会囊括的东西可多了,可不是像你一开始提出的海蜇协会,只要管海蜇的捕捞生产分销之类的,这个渔业协会现在算是囊括了整一个渔业行业。”
“你是外地人,还是我帮忙据理力争,帮忙说不应该以地域来歧视,我也是外地人,我不也能来这里当值?
更何况你在这边买了房子,也算是本地人,只是给你挂个名而已。”
“前几天你捐了那么一条大鱼给研究院,也算是露了一下脸,研究院那边也很高兴能有这么一条研究素材,都夸你有觉悟,误打误撞了。”
“有一个外地人在,也能更好的融合五湖四海的渔民,咱们这边码头也不是就只有本地的渔船靠岸,也有外地的渔船,毕竟温市靠近闽省,这也算是能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咱们当地并不歧视外地人。”
他沉默了一下,“虽然他们确实很歧视不讲本地话的外地人,但是态度得摆出来。
也就是我经你提醒,最早提出来,还能说两句话,不然也没有我说话的地。”
叶耀东被一个馅饼砸中了,都忘记高兴了,听到这话后,也心想着,大概也亏的刚成立初期,这些人也啥都不知道,也算是瞎搞一通,所以也没这么讲究。
这个地方性的渔业协会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海蜇协会能比的,这个社会团体可是代表性很强的。
更何况还是副会长!
他真的有些懵圈了,中国渔业协会都还没成立,被他这个超强的意识给干扰的,现在地方性的渔业协会倒是先一步成立了?
叶耀东消化完这消息,反应过来后,深深的朝领导鞠了一个躬。
“多谢领导,我一个外乡人,虽然来这里买了房,但是说到底不会讲本地话,肯定会被歧视,不过能挂个名已经是很荣幸了。
本来我就是普通小渔民而已,认识您,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
“这里排外非常严重,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接下去你自己看着办,实话告诉你,我也是属于被排外的。”
“呵呵,领导努力学习一下讲本地话,这样就不被排外了。”
他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法子,只有共同语言才能更好的融入当地。”
其实还有一个法子,不过这不适用于曾为民,比较适用于他,就是成为当地的企业家,只要你有钱,谁不尊重你?
不过吧,这他可不敢想,他现在只是小有余钱吧。
更何况,你要是在现在敢成为企业家,人家立马就能把你吃垮。
都这么有钱了,捐点钱出来修桥铺路吧;都这么有钱了,捐点钱盖个学校医院吧;都这么有钱了,捐点钱支持地方建设吧… 想要成为当地出名的企业家,也得等一些年后,大环境好了。
说到底还是得先学习当地的方言,争取不被排外。
“那…我这个副会长现在算是铁板钉钉了吗?”
“还不一定,现在只是登记注册了,还得在明天下午开过会后,发表讲谈言论,名单有名,那才算是板上钉钉。”
“懂了,明白,我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会议的发言稿。”
“最好把你想的一些建议都发表出来,尤其是你之前提的海蜇协会,你就针对性的提这个相关的,最好提一些有用的联系。”
“好的。”
这个他有把握,他这个还是知道蛮多的,尤其是一些后续的发展,他可以提出一个海蜇养殖的方案,让当地构建出一个海蜇之乡,大力宣传养殖,大概就够了。
毕竟现在全部都靠海洋的原生态资源,都没有想着去养殖,早点提出倡导,以后往这个方向发展,也会有他的一份功劳。
至于他说了之后,到时候有没有人听进去,那就不在他的关心范围了。
反正他只要是最早提出的就行了,到时候回过头来,只能说明他有远见,有先见之明。
叶耀东跟领导讨论完自己会讲一些什么内容后,就拿上一份单子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他就在那里想着,真当上这里什么渔业协会副会长,那他还真的每年得常来,起码汛期这几个月他必须得在,然后最好在当地做点什么。
唉…这人运气太好,也有点烦恼,走到哪里摊子就铺到哪里,甜蜜的负担。
本想着每年过来挣几个月的钱就好了,现在想想,还是得在这里经营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