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83苏武牧羊(2/3)

于是就张起毡帐驻在北海之上,日常领众四出射猎。

苏武相聚日久彼此熟悉,闲时便替他们矫正弓弩,修理种种猎具。

于靬王见其甚有才艺愈加爱重,便供给其衣食,苏武这才脱下身上破旧衣服换上新衣,弃却野鼠草实来食膻肉酪浆。

光阴迅速,又过了三年余,于靬王忽得一病自知不起,他怕自己死后无人供给苏武,便拨出许多牛羊用具等赐与苏武。

于靬王不久身死,他部下果然移居他处,苏武依然剩得一人,邻近北海的丁灵人听说苏武牲畜众多,便率众前来偷盗一空。

苏武的生活又复穷困。

武帝探闻苏武消息后,遂命李广利领兵三万往击匈奴。

又召骑都尉李陵随军征进。

李陵字少卿,乃李广之孙,其父李当户早死,遗腹生陵。

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下士,众皆称之。

武帝以为有李广之风,曾使他带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不见胡骑而回,武帝拜为骑都尉。

这次武帝召见李陵于武台,命他为李广利押送辎重。

李陵叩头自请道:“臣所领兵队皆荆楚勇士,力能扼虎,射必命中,愿得一队以分单于兵力,不使专与贰师对敌。”

武帝道:“你莫非不愿为人属下,但是我发兵已多,并无马队与你。”

李陵道:“不用马队,臣愿以少击众,自率所部步兵五千人直入单于之庭。”

武帝见其胆勇过人也就依允,于是另遣他将押送辎重随同李广利出发。

李广利领兵由酒泉出塞,击右贤王于天山,斩首万余级,奏凯而回。

右贤王不甘失败,自去招集大队来追广利。

广利行至半途即被胡骑追及,四面围住。

李广利率众左冲右突不能得出。

又兼军中粮食已尽,匈奴四面急攻,士卒远来饥困抵敌不住,死伤十之六七。

正在危急之际,假司马赵充国独率壮士百余人,披甲操戈首先突围,但见胡骑密布有如蜂屯蚁聚,充国大呼陷阵,向矛戟林中横冲直撞,如人无人之境。

胡兵挡着便死只得退避,充国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圈外。

广利趁势麾兵随后杀出。

这场恶战,充国身受二十余创幸得不死。

广利回都奏报,有诏召见充国,武帝验视伤痕血迹未干,禁不住慨叹多时,当即拜为中郎。

却说李陵率同步卒五千人出遮虏障,直至东浚稽山,一路未遇胡兵,正待班师,忽报单于大队人马约有三万到来。

李陵就两山之间结下营盘,外用大车环绕,以防敌兵冲突。

自率士卒出营排成阵势。

单于望见汉兵甚少,指挥胡骑来扑汉营。

李陵坚守不动,等到敌兵将近时,只听得一声鼓响,汉军中千弩齐发,箭如飞蝗一般,前队胡兵应弦而倒,后面立脚不住,一齐退走上山,李陵率众掩杀一阵,胡兵死者数千人。

且鞮侯单于见战不过李陵,急遣人要求左右贤王发兵助战。

左右贤王立即即发兵到来,一共八万余骑。

李陵见胡骑众多势难相持,于是且战且走向南而行。

单于率众从后追赶,汉兵行了数日到一山谷中,胡兵赶到,汉兵奋勇抵敌各有死伤。

李陵传令士卒受三伤者载以车辇,受两伤者推运车辆,受一伤者持兵战斗,彼此苦战。

至夜俱各歇息,李陵回营对部下道:“吾军鼓声不起是何何故?

莫非军中藏有妇女?”

遂亲自查搜,果在大车之中搜出许多妇女。

李陵究问来由,乃是关东盗贼妻女发遣到边,边军占据为妻,此次出征随带同行。

今被李陵搜得,一剑一个尽行斩首。

士卒见了大惊失色,但因私带妇女违犯军令,自己不遭责罚已是便宜,谁敢开口拦阻,只有暗自痛惜,各将尸首掩埋。

到了次日又与匈奴交战,汉兵人人死心塌地勇气百倍,阵斩敌首三千余级。

匈奴大败回报单于,单于自恃兵多尚不肯舍,仍然催兵追赶。

李陵杀败追骑,引兵向东南而行,行经四五日到了一个大湖,湖中遍是葭苇。

时值隆冬北风大作,单于令部下顺风放火欲烧汉兵。

李陵教兵士放火先烧免得延烧。

一路行过大湖南至山下。

单于引兵占住山上来攻汉兵。

李陵望见单于亲在山上督战,下令张起连弩齐向单于射去。

单于胆怯退下山来,召集大臣商议道:“这是汉朝精兵连战不疲,日夕引我南下,莫非另有埋伏不成?”

于是决定商议退兵。

忽报汉军有人前来投降。

原来军侯管敢被校尉笞责,竟去投降匈奴,报称汉兵并无后援,矢也将尽,只有李将军麾下及校尉韩延年部曲八百人。

韩延年颍川人,即韩千秋之子。

此次随李陵出征,现为校尉。

单于听后心中大喜,于是尽起兵队随后急攻。

又遣精兵绕道至汉兵之前断其去路,口中大呼道:“李陵、韩延年速降!”

汉兵被困谷中,胡兵立在山上,四面围射箭如雨下。

汉兵五十万箭一概射尽。

检点士卒尚有三千余人,惟手中各剩空弓如何拒敌?

索性砍破车轮,截取车轴充作兵器。

胡骑上山掷石,又堵住前面谷口,汉兵多被击死。

此时天色渐晚,两军休战,各进晚餐。

李陵出营四望胡兵,只见漫山遍野安下营寨。

李陵见了不觉心惊,自料难以逃脱,寻思良久仍回营中。

左右不敢动问。

但听李陵长叹一声说道:“兵败死矣。”

遂命砍断旌旗并所携珍宝,就地上掘一大坑掩埋。

李陵对将吏叹道:“每人再得数十箭便可脱身,今手无兵器如何战斗,与其束手待缚。

不如各寻生路四散逃走,侥幸得脱尚可归报天子。”

说完便传令兵士每人携带干粮二升,冰一片,各自逃生。

到得夜半,李陵下令鸣鼓集队,鼓声忽然不响。

李陵与韩延年一马当先杀条血路,兵士跟随出得谷中。

胡骑数千追至,将李陵、韩延年围住,部下士卒早被冲散。

韩延年血战而亡,李陵回顾部下只有十余人,不由向南泣说道:“无面目见陛下了!”

说罢竟下马投降匈奴。

错了,错了!

如何对得住韩延年?

兵士尚有四百余人逃脱,将战败情形告知边吏。

边吏飞报武帝。

武帝以为李陵战死,过了一时方知李陵投降。

武帝大怒,召到陈步乐责问。

陈步乐恐惧自杀,武帝遂将李陵之母及妻子囚系保宫。

文武百官都骂李陵,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如何处置李陵。

司马迁说: “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当匈奴亿万之众,转战千里矢尽援绝,士卒犹争先死敌。

今虽身陷胡中,所立战功也足表彰于天下。

所以不死者,可能是等候机会立功报汉。”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