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54刘恒即位(2/2)

“及文帝立,闻刘章、刘兴居当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



在汉文帝看来,诛吕与迎立是两码事,对自己而言迎立更重要。

刘章兄弟诛杀吕氏的目的是为了迎立刘襄,这一点显然是不能容忍的;另一点刘章兄弟在京师羽翼丰满名满天下,而文帝只是初来乍到的小牛犊子,他也不会容忍一个尾大不掉的皇亲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更何况他们并不服气自己当皇帝!

这以后,刘章、刘兴居兄弟都被遣回自己的封地,英名赫赫的朱虚侯一下子成了蔫茄子。

刘如意也跟他回到封地。

对于刘如意来说,谁当皇帝都与他无关!

母仇已报,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如果跳出来说自己是赵王如意,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宝座是一副魔咒,只要沾上了就会着魔,自我权欲疯狂暴涨,绝对不允许别人挑衅。

文帝二年,刘章在封地突然薨逝,史书上没有记载死因。

可以想象,刘章冒着生命危险诛杀吕产、吕更始,到头来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还被文帝赶回封地!

吕绿是刘章的丈人,平时对刘章不薄,全家老小被杀,刘章无所谓,妻子会怎么想?

儿女们又会怎么想?

我估计刘章肯定是被气死的!

刘兴居见其兄气愤而死,愈加怨恨,后来匈奴入侵,文帝亲往高奴,刘兴居以为御驾亲征,关中必定空虚,遂即举兵西行,意欲袭取荥阳。

文帝得信,急命大将军柴武平叛。

刘兴居举兵之日,忽有大风从东而来,直将其旌旗吹人天际,良久才下坠。

遣人觅之,乃在城西井中。

及大军将行,战马皆悲鸣不进。

左右李廓等进谏,刘兴居不听。

那知到了荥阳,便与柴武军相遇,一场大战,被杀得七零八落,四散奔逃。

柴武乘胜追赶,紧随不舍,刘兴居急不择路,策马乱跑,一脚踏空,马竟蹶倒,把刘兴居掀翻地上。

后面追兵已到,顺手拿住,牵至柴武面前,柴武把他置入囚车,押解回京。

刘兴居自知不免,扼吭自杀。

刘兴居功不及兄乃敢造反,怎得不死。

从此刘邦的其他子孙对皇位都构不成威胁,汉文帝高枕无忧。

为报戚夫人搭救高祖之恩,文帝为戚夫人正名,并立寺纪念。

其庙址在今江苏睢宁县东北十五里的梁集镇戚姬村。

今庙址犹在,戚姬苑庙联云: 红衣翠袖随高祖萍波千里, 歌云宵舞仙姿曾使巾帼垂慕; 青史丹心为赵王忧谋半世, 囚永巷作人彘直令须眉太息。

刘如意对于文帝为生母建庙的做法十分感激,但他不敢暴露身份,他以流浪汉的身份居住在庙中为妈妈守墓,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娶妻生子。

他从来不跟外人说他是高祖的儿子,也不让子孙对外人说。

他的子孙都姓周,不过口口相传,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刘邦的子孙。

却说周勃因为拥立文帝有功,每次退朝时总是一副骄横的样子;而文帝却经常目送他离去。

有郎中袁盎从旁瞧着,独出班启奏道:“陛下视丞相何如人也?”

文帝道:“丞相乃社稷臣也!”

袁盎道:“丞相乃是功臣,不得称为社稷臣。

古时社稷臣所为,必君存与存,君亡与亡,丞相当吕氏擅权时,身为太尉不能救正;后来吕后已崩,诸王侯共谋讨逆,丞相方乘机邀功。

今陛下即位,特予懋赏敬礼有加,丞相不自内省,反而面有得色,难道社稷臣果然如此么?”

文帝听了默然不答。

从此见勃入朝辞色谨严。

周勃觉得有异,未敢再夸。

却说有天文帝顾问右丞相周勃道:“天下凡一年内决狱几何?”

周勃答称未知。

文帝又问每年钱谷出入几何?

周勃又说不出,仍言未知。

口中虽然直答,心中却很是怀惭,急得冷汗直流湿透背上。

文帝见周勃不能言,更顾问左边陈平。

陈平也不熟悉此事,靠着一时急智随口说道:“这两件事各有专职,陛下不必问臣。”

文帝道:“这事何人专管?”

陈平答道:“陛下欲知决狱几何,请问廷尉。

要问钱谷出入,请问治粟内史。”

文帝作色道:“照此说来,你究竟主管何事?”

陈平伏地叩谢道:“陛下不知臣驽钝,使臣待罪宰相,宰相的职任,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关系却是很重大呢。”

文帝听着乃点首称善。

周勃见陈平对答如流,更觉得相形见绌。

待文帝退朝,与陈平一同趋出,便向陈平埋怨道:“君奈何不先教我!”



陈平笑道:“君居相位,难道不知己职。

若主上问长安盗贼尚有几人,君将如何对答哩?”

周勃无话可说,默然退归,自知才不如平,已有去意。

可巧有人对他说道:“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小心功高震主引火烧身。”

周勃被他一吓越觉寒心,当即上书谢病,请辞右丞相的职务,文帝准奏将其免职,专任陈平为相。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