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乱世佳人(2/2)
第二天汉王出见戚公,吃过早膳即欲辞行。
戚公父女苦留他再住数日,汉王道:“我军败溃,将士等不知所在,我何能在此久留?
且容我往收散卒,待有大城可住,当来迎接老丈父女,决不爽约!”
戚公不好强留,送别汉王。
只有戚女格外生感,仅得了一宵恩爱,偏要两地分离,无限伤感,依依惜别!
汉王未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临别絮语恋恋不舍。
最终还是硬着心肠,嘱咐一声珍重,出门径去。
走了多时,忽见尘头起处,约有数百骑驰来,他以为是楚兵,急忙藏入林中偷眼窥着。
待来骑已近,方认得是自己人马,当先一员将弁不是别人,就是部将夏侯婴。
夏侯婴受封滕公兼职太仆,常奉王车。
彭城一战,汉王舍车乘马仓皇走脱,夏侯婴保着空车突出楚围,四处找寻汉王,走了一夜方才相遇。
夏侯婴具述经过情形,且请汉王换马登车。
汉王改坐车上,夏侯婴御车,其余将士骑马跟随。
沿途见有难民纷纷奔走,就中有一幼童一幼女狼狈同行,屡顾车中。
夏侯婴一经瞧见似曾相识,便语汉王道:“难民中有两个孩儿,好似大王的子女,究竟是与不是,请大王鉴察!”
汉王张目外顾,果然是两个亲生子女,便命夏侯婴抱登车上,汉王问明情由,两孩儿说与祖父母亲避难出奔,想来寻访父亲,途中被乱兵冲散,今祖父母亲不知何处去了。
说完泪下不止,汉王也为之动容。
当日项王指望一战擒了汉王。
谁知天不做美刮起风来,竟被汉王走脱,顿觉懊丧。
待得风色稍定,收集士卒聚在一处,心想汉王虽逃,此去不远。
遂命诸将分路前往追寻,务要将汉王擒获回报。
楚将季布领兵追来。
汉王急命夏侯婴快走,夏侯婴御车向前飞奔。
汉王走一程,季布追一程,一走一追看看将及。
汉王恐车重行迟,急将子女推堕车下。
夏侯婴见了大惊,连忙左提右挈,把两孩儿抱置车中。
汉王心中焦急,怒骂夏侯婴不知轻重。
夏侯婴只顾驾车也不答话。
汉王俄而又将两孩推落,夏侯婴再把两孩扶载,如此一连数次,汉王拔出剑来要杀夏侯婴,夏侯婴闪过一旁。
两孩儿复被汉王踢下,夏侯婴索性令别将御车疾驰,自己一边一个将两孩揽在怀中,然后一跃上马骑行。
楚将季布追赶不及,只好领兵回去。
汉王子女竟赖夏侯婴之力得以保全。
汉王见追兵去远稍稍放心,夏侯婴这时也策马驰至,两下会叙,决定向下邑投奔。
下邑在砀县东,曾由汉王妻兄吕泽带兵驻扎。
汉王与夏侯婴挈了子女,从间道行至下邑,吕泽正派兵探望,见了汉王当然迎入,汉王方得了一个安身的地方。
汉将打听到汉王所在,陆续趋集,汉王势又渐振。
刘邦任由项羽杀父煲汤不配做儿子,危急抛子不配做父亲。
在伦理道德上,刘邦绝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在流氓无理上,也很少有人能与他匹敌。
在他看来,只要保全自己得了天下,女人要多少有多少,儿女后代也不用愁,所以危急时刻,刘邦果断地抛弃自己的子女。
不过夏侯婴为什么一定将孩子抱回呢?
大家想一想,如果刘邦和夏侯婴两人逃了出来,一双儿女却被敌人抓去,即使刘邦能饶过夏侯婴,孩子他娘吕雉会放过他吗?
因为刘邦可以生许多孩子,而吕雉只有两个孩子。
所以孩子活着夏侯婴才能活着,孩子死了他也活不成。
刘邦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但是“专业司机”
夏侯婴推脱不了责任。
有些事就在坚持一下,夏侯婴的坚持让他的后半生过得一帆风顺,刘盈称帝后对他也感恩戴德,最后封其为汝阴侯。
却说审食其奉着太公、吕后。
项王遣将四出追赶汉王,审食其等恰与楚兵相遇。
有人识得汉王家室,于是带回军中报知项王。
项王见汉王走脱,但拿得家室在此,也是奇货可居。
便吩咐软禁军中好生看待。
又有人来报擒得汉将王陵之母,项王也吩咐留养军中不可杀害。
汉王听说老父、娇妻为敌所虏,忍不住号啕大哭。
旋经诸将劝解才勉强收泪。
刘邦危难时儿女都可以割舍,老父、妻子算什么呢?
在人前做做样子罢了。
刘邦安定下来之后,果然将戚女接到军中。
刘邦与戚夫人过了三年男欢女爱的生活。
三年后吕雉被放回,并且被封为皇后。
面对凶神恶煞的母夜叉,戚夫人一直提心吊胆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