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0沛公入关(1/2)

却说沛公与诸将入宫,见宫殿壮丽规模宏大,有三十六宫二十四院,嫔妃美姬数千,狗马珍玩无数,其中有个照胆镜最为奇异:此镜为长方形,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通明,人直来照之,其影倒见。

若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腹中肠胃五脏,历历可观毫无隔碍。

遇有内病掩心照之,能知病之所在,又女子若有邪淫之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用此镜照人,见胆张心动者,立命杀之。

沛公部下见沛公入了秦宫,各人也争先打开府库,将所有金帛财物分取一空。

独有萧何一人却入秦丞相府内,收取紧要图籍、文书,凡地方险要、户口多少、风气强弱等,了如指掌。

后来沛公由此得知天下情形,破灭群雄统一天下,皆是萧何之力,毕竟萧何见解与众不同。

沛公见秦宫十分富丽,不觉心中大动,便想住宿其中。

谓众将曰:“秦之富贵亦至于此!

我就居此以安人心,庶使诸侯无相争夺。”

旁有樊哙挺身近前,直向沛公说道:“沛公欲有天下耶?

还是欲为富家翁耶?

凡此奢丽之物皆秦之所以亡也!

沛公何用焉?

愿急还军灞上,无留宫中。”

沛公此时已为财色所迷,不肯听受。

张良见沛公不听樊哙之言,又进说道:“秦国所为无道,故公得至此地。

今初入咸阳,便学亡秦安享其乐,诸侯入咸阳后决不相容,且良药苦口宜于疾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事。

望公听从樊哙之言。”

沛公大悟,乃将宫室府库一概封起,传令屯兵灞上以待诸侯。

沛公回到灞上,立即遣人召集各县父老豪杰到来。

沛公向众人说道:“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诽谤者诛及三族,聚语者罪至斩首。

吾与各国起兵攻秦,立有契约,先入关者立之为王,吾先入关,当为关中之王。

今与父老立约,吾之法律不过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财物者,按其轻重、多少分别定罪。

此外一切秦法尽皆除去。

所有官吏人民按诸如故。

吾此来乃为父老除害,并无侵犯,切勿惊恐。

吾所以回至灞上,乃待各国兵至,共定契约耳。”

一班父老豪杰听了沛公之语,人人欢喜异常,拜谢沛公各各回县,通知本处人民知悉。

沛公又因地方广阔,乡僻人民或未周知,分遣多人随同各地方官吏巡行乡邑,到处晓谕。

于是秦地人民个个大喜,争先备办牛羊酒食送到军营。

沛公又一概辞谢不肯收受,说是仓中米粟甚多,军士日食并非缺少,不想让人民破费。

人民一听更加欢喜,只怕沛公不为秦王。

秦自商鞅变法专尚严酷,累代相承只有加重。

人民一举一动往往触犯刑禁,束缚压制如在汤火之中。

今沛公三言两语竟将苛法一概废除,如鱼脱网如鸟出笼,感激之情永久不忘!

沛公由此立了基础,后来才得有天下,堪笑秦代君相枉费精神虐待人民,却将此人情卖与沛公,成就汉家四百年天下!

原来沛公心想:“自己首先入关,合了怀王之约,早晚稳作秦王。”

故用种种手段固结民心。

忽然有人来向沛公说:“秦地富足十倍于天下,又兼形势强固。

今闻章邯已降项羽,项羽立之为雍王,许以关中之地,不日项羽率领各国之兵到来,恐怕你不能据有此地。

今当遣兵坚守函谷关,不许各国之兵入关,再召集关中之兵以拒之。”

沛公也不与张良计议,立即遣兵守关。

却说项羽领兵由河南前进,十一月行至新安地方,忽然演出一场惨祸。

原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各国官吏行过关中,秦地官吏认为他们是亡国遗民,与俘虏无异,多不以礼看待。

各国官吏忍气吞声,心中自然怀恨。

这次秦兵投降各国,真是天道循环冤家路窄,各国将士把秦国将卒也看同奴隶一般,动不动还要责骂鞭打。

秦国将卒私自商议道:“章将军哄骗我辈降了各国,若能入关破秦还好。

若是不能,各国将士将我等掳掠东归,秦又将吾辈父母妻子尽行杀死,这样怎么行呢?

我们必须预先打算。”

一时秦兵议论纷纷,各国将军闻之齐来告知项羽。

项羽遂唤英布、蒲将军密谋道:“秦国降卒人数尚多,其心不服,到了函谷关如果不听号令那就完了!

今不如一概杀死,只与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人秦。”

二人立即赞同。

于是项羽便命二人领兵,乘着昏夜将秦兵二十万余人坑死在新安城南。

项羽既坑秦兵,便前进至函谷关。

闻沛公已定关中,有兵关门把守,项羽不由大怒,使英布领兵攻破函谷关。

一路前行,到戏地之西鸿门地方驻扎。

此时项羽虽怨沛公,尚未十分决绝。

谁知沛公部下左司马曹无伤便来讨好,希望将来求得封地。

他遣人报告项羽道:“沛公欲据关中为王,使子婴为相,所有府库中的一切珍宝都想据为已有。”

项羽一听气得暴跳如雷,厉声大骂。

范增乘机在旁说道:“沛公为人贪财好色。

此次入关听说不取一毫财物,不近一个妇女,由此可知其志不小。

吾使人望其气,皆成五彩龙虎之形,此天子气也!

可乘其不备从速击之,勿得迁延错失机会。”

项羽正欲点兵,范增止之曰:“此时未可就行。

不若今夜三更时候整率人马,分兵两路杀奔灞上,将刘季杀了以绝后患。”

项羽曰:“好。”

随即分付诸将点扎兵马不题。

却说项羽有个叔父叫做项伯,为楚左尹。

他在秦朝时候因怒杀人,自知不免死罪逃往下邳,幸亏张良与他同居,方得避祸。

此时正在项羽营中,听说项羽欲击沛公,他与沛公素无交情,自然并不在意。

惟张良跟着沛公一同受祸,岂不可惜!

当下乘夜出营单骑加鞭,直至沛公营前求见张良,密告项羽来攻之事,要张良与之同去。

张良答道:“我为韩王送沛公入关,今日沛公遇此急难,我若私自逃去,乃是不义之人。

必须告知其事再决行止。”

说着抽身便去,项伯禁止不住,只好候着。

沛公听后愕然道:“我与项羽并无仇隙,如何就来攻我?”

张良道:“何人劝公守函谷关?”

沛公道:“有人教我守关,勿纳各国之兵,可据秦地称王,我乃依议照行,莫非我错了么?”

张良便道:“公自料部下士卒能敌项羽否?”

沛公道:“只怕未必。”

张良接口道:“我军只有十万人,项羽军却有四十万,如何敌得!

今天幸好项伯到此邀良同去,良怎敢负公?

不得不报。”

沛公听了大惊失色,连连顿足道:“为今之计如何是好?”

张良道:“看来只好请项伯转告项羽,只说公未尝相拒,不过守关防盗,请勿误会。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