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章邯降楚(1/3)
再说秦二世一日出猎回宫,众宫妾迎入,二世就在寝宫安歇。
这时一宫妾低言问内使道:“今日外边消息如何?”
内使说:“听说章邯领兵连败九次,折兵三十万,楚兵不日过关,我等不知如何是好呢!”
二世听到后急忙叫说话的宫嫔内使过来问道:“你们刚才说的什么?”
二人俱到二世面前泣奏道:“今天下诸侯十分变乱,章邯折兵三十万,秦地不久为楚兵所夺,臣等死无葬地矣!”
二世大惊曰:“汝等如何得知?”
众人道:“内外无人不知,惟陛下被赵高蒙蔽不得知也!”
二世急召赵高大骂道:“汝为丞相,事无大小皆汝执掌,前日蒙蔽屈杀李斯;今日兵败天下变乱。
国家危急,你如何不奏我知,终日只在我面前欺诳?
罪当诛戮!”
赵高免冠叩首道:“臣虽备员丞相,只管内事侍奉陛下。
若征讨贼寇,却在大将军章邯、王离等人,如今差人追问章邯慢军之罪,再遣大将征进自然无事。
外边声势不过是别人传说,章邯又无奏报,陛下何必听宫宦之言,却怒怪微臣耶?
且章邯等丧师启衅略无寸功,招来外寇关中震动,缘情论罪法当赐死。
今再选大将代彼征伐,庶为便益。”
二世准奏。
赵高就令侄子赵常为使,召回章邯等问罪不题。
这时有人来报章邯:“赵高专权内外蒙蔽,因二世责他欺诳之罪,赵高致疑要害将军,目下已将三家老小拘禁。”
章邯闻说大惊道:“内有权奸外有劲敌,两难之地如何区处?”
遂请董翳等将从长计议。
董翳曰:“赵高心计最难测度,一言之间李斯夷族。
今若嗔怒,吾辈定遭毒手。”
言未毕,早有天使赵常到营。
众将迎接诏书,赵常到营开读,诏曰: 征讨之命,皆出于天子,阃外之寄,实主于元戎。
建树功勋,威震海内,必克乃济,庶副委托。
尔章邯等统兵征伐丧师辱命,未有旨降乃敢辄回,上下之分殊为背叛。
今差骑将赵常往拘,系颈来见尚有酌处,如复违抗罪不容诛。
惟诏奉行!
章邯听罢诏书大怒,与众将等一齐揪住赵常,且大呼道:“我等披坚执锐亲冒矢石,万死一生受了多少辛苦,前与楚人九战,一连数日昼夜不眠,每日不得一餐,今屡次差人奏事,赵高不容报进,却反问我等重罪!
与其随使命而赴死,不若斩使命而雪恨。”
说完拔剑欲杀赵常。
陈稀曰:“不可!
若斩使命实为矫抗,夷族之祸恐难幸免,过去白起为秦将,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杀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数,最后被赐死。
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几千里的地域,最终斩于阳周。
为什么呢?
功劳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罗织罪名杀死他们。
如今将军为秦将三年,损失的士卒以十万计;而诸侯军同时并起越来越多。
赵高一向谄谀为时已久,眼下形势危急怕二世杀他,所以打算杀死将军推卸责任,将军在外日久,朝廷中很多人与你有隔阂,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
况且天要亡秦,无论是聪明愚笨的人全都知道。
如今将军在内不能直言规谏,在外为将孑然孤立,想要存在岂不可哀!
将军何不倒戈与各路诸侯联合,签订和约共同攻秦,割地为王南向而坐,这比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杀,哪一个更好一些呢?”
章邯听罢对陈稀说:“君言虽然有理。
但不知投何处为上?”
陈稀曰:“别国新立大多狐疑,未可归附,惟楚将军功震当时气盖天下,又兼兵强将猛威势大振,虽大国诸侯亦肘膝而见,吾知他日灭秦者,必楚也。
公当投楚,不失封王之贵。”
章邯曰:“吾杀项梁与楚有仇,楚将军岂能容我?”
陈稀曰:“我与将军陈说便利,料项羽定从其议。”
章邯曰:“子往说之,吾专候来命。”
陈稀遂匹马到楚营求见元帅,项羽曰:“让他进来!”
陈稀入营,见礼毕,项羽曰:“尔欲何为?
章邯使汝为说客耶?”
”
陈稀曰:“章将军劳苦三年,身经百战,持兵日久,功难报秦,奈何赵高日相陵替,今者抗命拘使,情愿归附将军,共成王业。
其士卒也如赤子之望父母,不知尊意以为如何?”
项羽大怒,拍案大呼曰:“章邯杀吾季父,千载之恨百世之仇,正欲砍首以为溺器方泄吾恨,岂容其归附于我左右耶?”
陈稀冷笑不止。
范增曰:“项王威势甚大,而持兵日久,不得入关者,以其有章邯为秦藩篱也。
今章邯为二世赵高疑忌,今遣使赐死逼迫甚急,章邯进无所往退无所归,两难之际才不得已而仰附将军。
若将军不念旧仇,抚之以恩,结之以义,彼必感恩图报,虽蹈汤赴火而为将军所用也。
古人云‘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将军宜忘小仇而成大谋,天下之豪杰也。”
项羽曰:“军师之言诚确论也。
吾与章邯有杀季父之仇,本不容降,但以国家用人不怀旧恨;季父之仇一人之私也,国家用人天下之公也,岂可区区以报仇为念,而忘用人之大公乎?
如章邯有心向我,姑免旧忿准彼来降。
他日灭秦之后,富贵当与共之。”
陈稀领命拜辞回复章邯。
章邯曰:“据子之言即当投降,但恐范增多谋,或诱我归楚因而致害,反中其计矣。
子可再往以探虚实。”
陈稀又赴楚寨见项羽道:“章邯想来投降,但恐将军犹念旧仇,反自投陷阱矣。”
项羽曰:“大丈夫一言既出重如泰山。
欲杀章邯岂无别计?
若诱而杀之,以后谁敢来降耶?”
项羽便折箭为誓付与陈稀。
陈稀以折箭来见章邯,备说项将军如此义气。
章邯大喜,就升帐取出赵常斩首示众。
然后领十万兵马径赴漳南。
项羽分付章邯等人入见。
章邯流涕告羽曰:“章邯因赵高谗言,二世不发救兵,下诏拘禁老小,我等被逼无处容身,如今仰归将军如婴儿之望父母。
但因昔日定陶行兵之际奋不顾私,有伤尊公罪当万死。
今蒙免罪恩同天地,敢不竭力报效以图微功,上报将军不杀之恩,下雪佞臣谗戮之恨。
幸惟收录以任驱使。”
项羽安抚道:“尔等既归命于我,我今后必当重用,正宜忠心报国勿兴异念。
灭秦之后富贵共之。”
章邯拜谢,秦将士并皆叩首。
项羽即命司马欣为上将军,令他带领二十余秦兵充作前驱,立章邯为雍王留置营中。
自己引楚军及各国将士四十万人按程前进,关中大震。
函谷关守将飞马报入咸阳,说章邯杀使命,带领十万军降楚,今项羽统兵会合诸侯,攻函谷关十万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