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3项梁起义(2/3)

项梁道:“我非忘记足下,只因某年月日遇着某家丧事,曾令足下办理某事,足下不能照办,所以今日不用。”

其人一想果有此事,遂无言而退。

众人都服项梁知人之明,用人之公。

项梁又命项籍前往招安属县。

项籍年方二十有四,做了八千子弟的首领,越显出一种威风。

他表字叫做子羽,因嫌双名累坠,减去一字,独留羽字,自己呼为项羽,别人也叫他项羽,所以古今相传。

一日季布、钟离昧复进言道:“协力足以成谋,得将足以立功,今力虽协,而左右尚未得其助,恐孤立不足以建功也。

今会稽涂山中有二将,乃桓楚、于英,统八千精兵,啸聚山林,俱有万夫不当之勇。

公如得此二将,可以为助。”

项梁遂遣项羽往招二将。

项羽同季布等前至涂山,桓楚、于英就请项羽、季布相见。

项羽道:“方今二世无道,英雄并起,天下莫不欲诛此暴秦以解生民涂炭。

二将军当为天下除害,奈何潜迹山林埋名丘壑,天下诸侯皆笑将军为怯也?

项羽今从项公聚精兵数万共议伐秦,欲为六国报仇除此残暴。

仰将军之名久矣,待来陈说大义,敬请下山同力伐秦,如成王业之后,富贵共之。”

桓楚曰:“秦虽无道,而势力甚强,非有盖世之雄,不足与敌也。

公今欲举大义,恐力未足耳。

愿比试其强,果能力敌万人,吾二人即从之。”

项羽曰:“随将军比试,吾力足以当之。”

桓楚曰:“山下禹王庙前有鼎,不知几千斤,公能举起,方可谓无敌矣。”

项羽曰:“愿往观之。”

随同二将并众多小校来到禹王庙前。

看那鼎时,高七尺,围圆五尺,约有五千余斤。

项羽乃拽衣向前,用手插入鼎足下,尽力举个平身,绕殿连走三次,面不改容气不喘息,仍轻轻安于原处,看二将道:“汝以为何如?”

二将向前抱住道:“公真天神也!

吾辈愿随鞭蹬。”

众多小校拜伏在地,大呼曰:“公非凡人,古之罕有。”

二将遂请项羽一行人进寨置酒延款,次日统领人马一同下山。

正行之间,忽有一族人惊惶驰走。

项羽策马近前问道:“尔等居民为何惊走?”

众人告曰:“涂山大洋中有一黑龙忽化为马,每日到南阜村咆哮,民不能禁。

闻将军大兵至,请为民除害。”

项羽同桓楚等人步行到大泽边,只见那马咆哮近前两足腾起,其势有啮人之状。

项羽捺衣近前,就势将马鬃揪住,直身上马,绕泽边驰骤十余遍,马汗出势弱无复跳跃。

众居民罗拜于前愿求大名,项羽曰:“某楚将项燕之后,姓项名籍字羽,举义兵伐秦,因招军至此。”

中有老人长揖向前道:“某等闻将军之名久矣,敢望暂将人马屯住,请将军到小庄拜茶。”

项羽遂同恒楚一行人入得庄来,施礼毕,老人殷勤进酒,项羽问曰:“贤公高姓大名未曾相识,乃蒙爱如此!”

老人曰:“某姓虞,排行第一,人称某为虞一公。

敢问将军青春几何?”

项羽道:“某年二十四岁。”

虞公曰:“将军有家室否?”

项羽道:“尚未择配。”

公曰:“某年老无子止生一女,生有聪慧幽闲贞静,不轻笑语自幼读书,明大义。

其母生时梦五凤鸣于室,知其长成后必贵也。

村中虽有豪家子弟,皆愚陋不足为配。

适才见将军力能扛鼎勇敌万人,倡举义兵志在天下,乃盖世英雄也。

愿以小女为配。”

项羽再拜称谢。

公呼虞姬出见,兰姿蕙质真国色也。

项羽遂解所佩之宝剑为定,又恐人马骚扰,于是传令起行。

来到会稽城内,项羽领桓楚、于英二将参见,项梁看那二将时,雄雄将士纠纠武夫,所领八千子弟尽是精锐人马。

又将所降之马牵过堂下。

那马高六尺,长一丈,真龙驹也,项羽命名为乌骓,项羽又以虞姬许配一节告说一遍。

项梁大喜曰:“予自起兵以来招亡纳叛,人心顺附,如此天下不难图也。”

数日后,项梁遣人娶虞姬归会稽,与项羽成亲,虞姬堂弟虞子期随军听用。

项梁未知陈胜已死,遂于二世二年正月,同项籍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行。

却说陈婴本是东阳令史,为人诚实,一县皆称其长厚。

此次东阳百姓杀死县令,聚众数千人,欲推一人为主。

但起事之人甚多,地位不相上下,不知应立何人?

彼此争持不决。

末后有人提议:“请就起事之人以外另推一人,以息急端。”

大众都赞成。

但所推之人须是平日名誉甚好,为众信服者方能胜任。

于是有人想到陈婴身上,众人都赞成。

遂遣人到陈婴家中来请。

陈婴方闭门自守,忽见多人到来,不知何事吃了一惊。

后来听说众人推他为主,陈婴再三辞谢。

众人坚执不放,也不管陈婴肯与不肯,将他拥至军中强立为主。

陈婴无可奈何只得承认。

此信传到外间,人民听说陈婴为主,因他信义素著,一时从者竟有二万人。

遂占住东阳招兵买马,声势渐大。

众人又推戴陈婴为王,独霸一方不与各地联合。

陈婴也觉心动。

想要答应,又虑事或不成身家受祸。

欲待辞绝,又舍不得王位。

心中迟疑不决,便入内与其母商议。

其母听后叹了一口气说:“你到底阅历未深,遇事全无把握。

须知一国之王岂是轻易作得!

第一须凭借门第压服众人。

汝本一介平民,自从我为汝家之妇,未曾听说你先代出过显贵之人,此‘门第’二字不消说了。

其次也须才能出众方能保守一方。

似你平日为人拘谨,局度不能开展,加以时局多事,临机应变更非所长。

据我看来,你若骤然称王享得高位,不但无福消受,反会惹出许多祸殃。

何苦作此妄想,我今为你打算,不如依傍他人,事成可得封侯之赏;事败亦不至被世人指名,此是稳当办法。”

陈婴受母教训不敢称王。

便对诸将道:“凡举大事须是主将得人。

吾闻项梁乃项燕之子,项氏世代为将有功于楚,人民尽皆信服。

现在项梁已定江东,不日领兵将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