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帝王满天下(2/3)
隗嚣认为他和公孙述是平起平坐的,说不上谁是君、谁是臣。
公孙述凭什么封他做王,这不是瞧不起人吗?
于是把公孙述的使者杀了。
以后公孙述每次往北进兵,都给隗嚣打了回去。
公元28年,隗嚣忽然又改变主意,派亲信大臣马援为使者去问候公孙述。
马援,扶风茂陵人,十二岁上死了父母,是跟着他的大哥马况长大的。
马况说他志向大,将来一定能够做一番事业,不过大器晚成。
后来马况死了,马援把他的嫂子当作母亲看待。
王莽的时候,马援当个小军官,因为押送囚犯出了事。
原来他看到囚犯哭得挺伤心,就把他们全放了,自己只身逃到北地躲起来。
后来赶上大赦,免了罪,他才出头露面地经营畜牧和农业。
没几年工夫就成了大畜牧主和地主。
当时有不少宾客投奔到他门下,他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
又过了几年,马援有了几千头牛、羊和马,几万斛粮食,家产多得自己花不完。
他叹息着说:“财产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够帮助人;要不然做个看财奴有什么意思呢?”
他就把财产分给他的本家和亲戚朋友们。
当隗嚣离开更始回到天水时,就拜马援为绥德将军,还经常跟他商议重要的事情。
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还是街坊,从小就有交情。
因此隗嚣派他去见公孙述。
马援到了公孙述那边,以为老朋友见面一定会手拉着手和过去一样地亲热。
可是公孙述已经做皇帝了,他得摆一摆皇帝的谱。
马援进去的时候,两旁站着卫士,文武百官按官职大小排列着。
排场挺讲究,仪仗也挺隆重,可是就找不到从前朋友之间的那种热乎劲。
公孙述没讲几句话,就叫手下人拿出衣帽来要让马援做大将军。
他端端正正地坐着,等候马援过去谢恩。
马援起座道:“天下大乱雌雄未定,公孙不走迎国士与图成败,乃徒知修饰边幅如木偶相似,这般情形怎能久留天下之士呢?”
说罢拱手告辞返回西州,马援入语隗嚣道:“子阳乃井底之蛙,未知远谋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为是(指汉光武)。”
隗嚣又派他去见汉光武。
汉光武穿着便衣不带卫士,就这么在宣德殿里欢迎马援。
他带着笑脸对马援说:“您在两个皇帝之间奔波,今天咱们见面,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马援说:“现在天下形势未定,做君王的要挑选臣下,做臣下的也要挑选君王。”
汉光武笑了笑没说话。
马援接着说:“我跟公孙述是同乡,从小就挺要好。
我这次去见他,他还布置了武士,让我一步一步地走上台阶去跟他相见。
现在我老远跑到这儿,皇上您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接见我,好像见着老朋友似的。
您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呢?”
汉光武笑着说:“您不是刺客,可能是说客。”
马援说:“现在天下出了不少皇帝,有冒名顶替的,有自立为帝的。
今天见了皇上像高祖一样。
我这才知道帝王有真有假。”
两个人就这么聊着,彼此都很尊敬。
前后共谈了十多次。
末了汉光武派大中大夫来歙拿着符节送马援回去。
隗嚣问马援道:“汉帝怎么样?”
马援说:“他啊,又豪爽又英明,待人开诚布公,很不错。”
隗嚣说:“跟高祖比起来怎么样?”
马援说:“那可比不上。
高祖随随便便的,当今皇上虚心待人,举动合适,他又不像高祖那样喜欢喝酒。”
隗嚣挺不乐意地说:“照你说来他比高祖强,怎么说比不上呢?”
隗嚣虽说不高兴,可对马援还是照样尊重。
他又很客气地招待来歙。
来歙劝他上洛阳去见汉光武,还说他一定能够得到很高的爵位,隗嚣推辞了。
他送走来歙之后,就跟手下一个很有学问的大臣班彪谈论秦汉兴亡的历史。
他的用意是想说明:汉朝既然可以代替秦朝,别的朝代也可以代替汉朝,那么不是姓刘的人也不一定不能做皇帝。
班彪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劝他不要去跟汉朝争天下,隗嚣当然听不进去,他就是想做皇帝。
班彪于是借个因头要求退休。
隗嚣觉得他没有多大用处,就让他辞职了。
班彪辞职后逍遥自在,他到河西一带去游玩,打算在那儿隐居下去,整理整理历史,写写文章。
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是班彪同乡,听说班彪离开隗嚣后正在自己的地界里游玩,马上派使者很隆重地把他接来,当作上宾虚心地向他请教。
班彪得到了这么一个知己朋友,就劝他归向汉光武。
窦融早就听说过汉光武这个人挺了不起,只因为河西离洛阳路远,交通又不方便,所以没跟汉光武来往。
隗嚣曾经拜他为将军,这时打算做皇帝,就派使者跟窦融联络,劝他自立为王。
窦融这时已经听了班彪的话,就拒绝了隗嚣。
他写了一个奏章,派刘钧为使者去洛阳朝见汉光武。
公元29年四月,汉光武拜窦融为凉州牧,还给他写了一封信,里面说:“现在蜀地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
今天蜀跟汉互相攻打,将军的地位举足轻重,帮谁,谁的力量就大。
双方的胜败全在将军手里。
这么说来我怎么厚待将军都是不够的。
将军能够上为国家出力,下为百姓着想,我是非常感激的。”
窦融见信后十分高兴。
汉光武安定了河西这一边,又派来歙去见隗嚣。
来歙请隗嚣和他一同去征伐公孙述,还答应给他土地。
隗嚣说:“我这里力量单弱,刘文伯(就是匈奴立的皇帝卢芳)又从边界上侵略过来,我还不能打到蜀地去。”
来歙劝他把儿子送到洛阳去,好表示真心交好。
隗嚣就打发他的大儿子隗恂跟着来歙到洛阳去,让马援全家也跟着去。
班彪到了窦融那边,马援又上洛阳去,隗嚣手底下就只剩下郑兴、杜林、申屠刚几个人。
郑兴一向受隗嚣的尊重,可他没法让隗嚣打消做皇帝的念头。
于是他借了个安葬父母的因头告假回乡。
杜林也因为兄弟死了,要求隗嚣让他送灵柩回老家去,隗嚣答应了。
杜林走了以后,隗嚣就反悔了。
他认为杜林是个有才能的人,自己没法留住他,要是他去帮助别人,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他马上派了一个叫杨贤的刺客去杀死他。
杨贤追到了陇山,正好看见杜林亲自推着车,车上装着他兄弟的灵柩。
杨贤心里琢磨了一下,他认为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头,杜林不做大官去推兄弟的灵柩,实在太难得了。
要下手杀害这么一个好人,实在对不起良心。
杨贤暗中保护杜林离开陇地,自己就逃到别的地方去了。
班彪、马援、郑兴、杜林都走了。
隗嚣的部将王元催他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