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59章 宗室奇才辈出(2/3)

考虑到种种方面的原因,又有卡姆兰的承诺和他带来的三百护卫在后面,热西德才来到了这里。

现在情况很不妙。

他根本不相信俺答会信任他、帮助他,于是他立刻就喊了起来:“护卫!

护卫!

保护我离开这里,这是陷阱!”

俺答却笑了起来:“看来叶尔羌已经做出了选择,一定要做我的敌人。

满速儿苏丹,您不用顾虑太多。

怎么面对大明,怎么维系商路,怎么卫护你们的教义,这些都是小事。

现在……先留下热西德吧。

巴布尔的儿子,就让你看看,我会借你何等精锐的力量!”

号角声吹响,平静的河谷大乱起来。

在这天山的眼睛旁,这一次,只会是叶尔羌在仅仅一代半人之后重归东察合台治下的战争。

至于大明接不接受……接下来,俺答要回到河套宣宁的北面,让大明必须仍旧和吐鲁番保持畅通的贸易了。

他相信,就算大明如今很强,也无法应对来自万里边境都是敌国的压力。

在这几个方向,维持住现在的局势,就是俺答能做到的最好结果。

机会,只可能在将来。

或者等如今那个皇帝死掉,或者大明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 对于周边正在发生的事,朱厚熜暂不知晓。

此时此刻,大明正在举行殿试。

奉天门内,国议殿外,贡士们一视同仁,都在丹墀下的平地上答题。

如今有博研院,粗略推看一下天气,是能做到的。

就算不准,以北京轻工园里如今的产能和大明民间的工商业,仍旧能做好准备——比如此刻被分割为三大区域、每个区域都用木架和轻纱帷幔隔开的考区、考位。

被遮挡了视线,贡士们感觉也不错。

虽然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像自己这么心神不宁,但至少也不会让自己这丑态被皇帝、重臣看到。

题太难了。

也许官府方向的考生不会这么觉得,但是企业和科学院方向的贡士,没考过这样的题。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选择官府方向的考生,这回来到考位上之后,也赫然看到他们每人的案上还准备了一个算盘,数张稿纸。

他们的考题,也有不少实务题。

跟工程有关的,跟赋税计算有关的,跟官吏俸禄及公务开支有关的,需要他们用算盘的题至少有三道。

另外,还有一些附加题。

还是春日里,但不知有多少人汗流浃背。

他们的父辈当年常说科举难,那也不至于难到这种程度吧?

他们还不是一个个云淡风轻、清雅至极?

其他考官如今正一起坐在国议殿里,许多人也是刚刚才看到题目。

这时,他们不禁把目光看向了杨慎和杨博。

“总辅,首席,唐国老,这题目……也着实太难了吧?”

杨慎倒是平淡地说道:“企业和科学院方向的题,都是陛下出的。

官府方向的题,我们几人虽先拟了奏请圣断,陛下也以为可。

殿试既不除名,那么题目出得难一点,自然更好分高下。

昔年我那一科若是也很难,我也不至于恃才傲物,自以为才智卓绝,蹉跎了十余年。”

其他人就只感觉无语。

你这个状元,说这样的话合适吗?

但是让新科进士感觉到“难”

,似乎确实有利于他们出仕授职后谨慎一些,把姿态放低一点。

同样的,这么难的题,如果仍旧能够脱颖而出,那就确实是才智非凡,可以重点观察。

养心殿里,朱厚熜也在看一个人做题。

这做题的,是睿王朱载堚。

他的亲生父母及兄长姐妹已经抵京,他如今得到朱厚熜另眼相看,本来也不用再考什么进士得恩典。

但是既然殿试确定了有三个方向志愿选择,其中还有科学院这个方向,朱载堚还是主动奏请,说想考一考皇帝和诸位院士一同出的题。

现在朱厚熜旁边,还有一个小孩子。

这孩子才五六岁模样,他好奇地看着睿王答题,又懵懵地看着皇帝。

答题的是他的远房堂哥,监考的是他远房伯父。

作为郑王的嫡长子,朱载堉不知道为什么被皇帝叫进了宫。

朱厚熜当日安排了下去,还真找出了朱载堉。

喊来一看,果然是聪明异常。

既然是难得的科研好苗子,本来历史上也有那么显赫的成就,朱厚熜自然是要把他带到身边来好好培养。

现在已经长成的一代有朱载堚,下一代又有朱载堉,朱厚熜觉得宗室子弟还当真可以尝试培养起这种风气来。

本身既享受着宗室俸禄、又有粮储号及皇明资产局一些分红,宗室子弟相比普通人家还是更有基础搞科研的。

在这个年代,搞科研向来就是富人的兴趣。

没点经济基础,怎么搞?

如果不是朱厚熜提供的资源,陶仲文没有那么多东西烧,他怎么获得如今这些知识积累?

朱载堚奋笔疾书。

他主动奏请,不是要邀宠,只是再次向皇帝表明他的心迹:他喜欢这个,擅长这个。

虽然父母因为皇帝而身陷高墙内十余年,但他没有怨怼,更不会掺和到将来的纷争里。

以朱载堚接触到的资源,以他这么多年本来就专精此道、还有一线研发经验的经历,这套殿试题,他花了不到四个小时就答完了。

“国议殿那边,科学院方向的可有人交卷?”

朱厚熜问了一句。

黄锦无奈地回答:“陛下,这可是殿试!

即便提前答完了,又有几人会提前交卷,落个狂傲名声?”

朱厚熜笑了起来:“说得也是。”

说罢他先看着朱载堚的答卷。

本就是出题人之一,出了这些题,为了后面再鼓励这些选择科学院方向的人,朱厚熜自然要先把这套题搞清楚。

他有这个能力来评卷。

看完了之后,朱厚熜有些感慨。

“答得极为不错。”

“陛下谬赞了。

臣自小入宫进学,陛下教导多年,臣若答得不差,也只是勤能补拙。”

朱厚熜深深地看着他:“兴趣和志向,都是最好的老师。

载堚,你研制显微镜,参与研制蒸汽机,朕只赏了你一个恩典,那却是不够的。

郑魁得了新世侯,你已贵为亲王,如今能答出这份卷,朕要给你一份荣誉。”

“臣不敢……”

“不,这也是一个任务。”

朱载堚这才说道:“请陛下吩咐。”

“宗室之中,你是第一个科学院院士,这就是朕给你的荣誉。”

朱厚熜看着他,“自会有人不服气,但相互较劲、你追我赶,这也是物理大道往前走的动力。

载堚,再做出成果来,让天下人知道,朱家子孙里不仅有明君,也有才智卓绝、惠及万民的圣贤!”

朱载堚吓了一跳:“臣岂敢……”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