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828捷报以闻(1/2)

隆庆大阅一天就结束了,在边军军阵演练结束后,又有一些自持武力不凡在京武勋和京营将佐进行弓马演练。

对他们来说,往日里想要见到隆庆皇帝的机会微乎其微,今日皇帝陛下和朝堂重臣皆在此地,还不可劲的表现自己,希望他们的武功能够入了大人物们的法眼,以后就有机会平步青云。

对于勋贵来说,虽然是世袭武职,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可是勋贵群体内部也是有鄙视链的。

这个和继承的爵位其实关系不大,并不是说伯爵就一定会怕侯爵甚至公爵,一切都要看他们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决定。

而最简单的比较,就是在朝中担任官职的大小。

职位高低,不仅代表着可以获得好处的多少,也代表着和皇帝的亲近程度。

魏广德虽然不认为这些武勋都是银样蜡枪头,其中一些人的武力值还是可以的,但是终究他们一生都生活在京城,而不愿意去边镇受苦,自然缺乏实战经验。

而打仗,虽然也存在一些所谓的天才,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还是要一刀一枪,通过一场场战事积累经验才能成长的。

单纯就是靠那点武力值,不过就是个莽夫而已,自然不值得投资。

其实大明朝廷也不是不愿意放这些勋贵去边镇领兵打仗,什么担心他们生出不臣之心,没那么多忌讳。

主要还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吃苦,宁愿去江南任职也不愿意去边镇。

浩大的隆庆大阅结束,隆庆皇帝很满意,满朝大臣也很满意,可以说魏广德这次操盘非常成功,得到一致认可。

大阅结束,隆庆皇帝依旧很兴奋,或许是被宏大的场面所感染,毕竟他熟悉的环境里,长期只有那些不阴不阳的太监陪伴,而此刻高台下数万大明朝的好汉儿列队。

随着恭顺侯吴继爵、吏部左侍郎王本固、户部左侍郎刘自强及御史向程、苏士润等上奏校阅成绩,隆庆皇帝也是大为高兴,因为三军演练全部及格,没有出现不及格的情况。

其实这也是当然,经过戚继光挑选,不及格的士卒早就被清退出去,留在场中演武的自然都是拿得出手的人。

“启奏陛下,参阅将领及侯伯锦衣卫官中已按射多寡次第分等,其中第一等为抚宁侯朱冈等六十六人,二等为清平侯吴家彦等十人,三等为襄城伯李应臣、中军尚锐等五人。”

恭顺侯吴继爵站在高台下,又大声报出大阅中演武的勋贵和将佐的成绩。

“好,银币悉如赏格应臣等,姑准策励。”

隆庆皇帝此时已经起身站到高台边,大声对着下面跪倒的将官说道。

“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阅将官勋贵马上高声谢恩道。

不过隆庆皇帝到现在还是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依旧站在台边看着不远处重新整队的军阵,各个威武不凡,于是又大声道:

“诘戎讲武,保治弘图,训练有方,国威乃壮,尔等其勉之。”

说完,隆庆皇帝转身回到御座之上,而就在此刻,高台左右早就等候好的太常寺、教坊司与钟鼓司的乐师开始奏“武臣之曲”,高台下勋贵将佐也都纷纷发声附和唱起了。

其词曰:吾皇阅武成简戎旅庄,帝京龙旂照耀虎豹营,六帅云拥甲胄明威灵,广播蛮夷震惊稽首颂,昇平四海澄清。

是日,隆庆皇帝戎服登坛,军威整肃,六军之士各效其能,无敢喧哗违令者,京师老稚者莫不快睹称庆以为旷典。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君国莫大于奉天,守成莫重于法祖;为臣之道,莫切于忠君而爱人。朕嗣承鸿业,惟天惟祖宗付畀,夙夜祗敬,励精思理,不敢怠宁。

治民者悉心爱民,治军者悉心爱军.

今内阁大学士魏广德不副朕之望,据诚秉义,茂乃嘉猷,以辅予德,殚厥智虑,勤力不懈。

晋东阁大学士魏广德为武英殿大学士、太保兼太子少傅”

孟冲站在内阁大院里,用太监特有的公鸭嗓宣读着隆庆皇帝刚发的圣旨。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广德当中跪倒,听完孟冲宣读的圣旨后,立即高声答道。

随后伸出双手,结果孟冲递过来的旨意,这才起身。

“恭喜恭喜,善贷这加官又进爵的,少不得摆下两桌庆贺庆贺。”

“先恭喜善贷,再讨杯酒喝”

内阁李春芳等阁臣此时也在场,在接完圣旨后过来恭喜,都要魏广德摆下酒席庆贺。

魏广德这会儿面色也是潮红,都是激动的。

现在他的职衔已经超过殷士谵,和张居正一样了。

虽然他们三个依旧在内阁里没什么地方,比不得首辅、次辅,可话语权肯定是变大了。

“今晚必倒屣迎宾、炊金爨玉。”

魏广德乐呵呵的对同僚说道,随后又上前和孟冲寒暄几句,毕竟人家送来的旨意。

其实在昨晚,魏广德就已经从陈矩差人递来的条子上知道了皇帝的封赏,所以袖中早就预备了红包。

在和孟冲寒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就已经递到孟冲手中。

比别觉得这些大太监出来宣读圣旨不会收礼,这是潜规则,不管什么品级的太监,都要收红包。

像孟冲这种,送过去的东西还不能轻了,那里面可是一张六百两的会票。

红包到手,孟冲脸上也是露出灿烂的笑容,悄无声息揣入怀中,又说了几句喜庆话就告辞离开。

对于魏广德邀约晚上喝酒一事,孟冲只是故作无奈道:“今晚值守,倒是辜负了善贷的一片好心。”

“无妨无妨,改日我再专门摆一桌请孟公公光临。”

“好,就这么说定了。”

太监送走,魏广德回到院里就看见李春芳和陈以勤等人还在这里,并没有离开各自回屋办公,心中微动就知道了原因。

“善贷,喜酒晚上喝,现在大家都去我那里商量点事儿。”

李春芳开口道。

“好。”

魏广德跟着他们就直接去了李春芳值房,魏广德并没有坐在陈以勤之后,依旧选择坐在原来的位置上,也就是把更靠前的位置让给殷士谵坐下。

“庆贺的话晚上再说,现在说说这两日朝野流传出来的消息,就是陛下打算召回高拱的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传得沸沸扬扬。”

李春芳开口就说道。

“是啊,昨晚就有一些人来我家里询问此事,我都只能勉力敷衍过去,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怎么想的。”

陈以勤接话道。

隆庆皇帝有意召回高拱,在座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或许是担心旨意直接发出去会遭到群臣反对闹出幺蛾子,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而对于大阅结束后一天时间,京城就传出高拱要回朝的消息,魏广德其实有些怀疑是隆庆皇帝故意散布出去的,目的自然是试探百官反应。

毕竟当初逼迫高拱致仕,朝中许多人都有参与。

虽然时过境迁,可他们现在的心未必有变。

若是突然就召回高拱,指不定有人串联,再次联名上奏反对召回高拱,那就让事儿变得难看了。

“那边没有递消息过来吧?”

魏广德迟疑着问道,说话间看向众人。

只见张居正、殷士谵都是直接摇头,而陈以勤和李春芳虽然没说话,可刚才他们问出这个问题就可知,他们事先也是不知情。

至于魏广德所说的“那边”,所有人心里其实都清楚是指的谁。

“既然没有旨意,咱们怕也只能先敷衍着。”

魏广德没说那事儿,其实大家都被皇帝问过话,也不用再说。

“老夫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召集各位来问问,免得出纰漏。

既然宫里并没有递话,咱们还是先守口如瓶,就当做不知道这事儿好了。”

李春芳这会儿严肃的说道。

就像当初魏广德他们讨论的一样,不止是他们不喜欢高拱回朝,李春芳也是不喜欢,张居正在他们看来也应该是这个态度。

“既如此,大家都回去忙吧。”

看众人都没什么要说的,李春芳又开口道。

魏广德等人都站起,向李春芳拱手,随后转身正要出门,就看见一个中书舍人双手捧着一份文书从屋外快步进来,来不及像其他阁臣行礼,就对李春芳急道:“首辅大人,福建八百里战报。”

战报,八百里,显然这是一份急件,很重要的。

就在众人脸色大变的时候,魏广德开口问道:“是吉是凶?”

“魏阁老,下官不敢擅自开封,未知。”

那中书舍人急忙道。

说话间,李春芳已经从来人手里接过急件,依旧是检查蜡封,见上面印章完整这才快速拆开,抽出其中的战报文书。

陈以勤、张居正等人都是一脸紧张的看着李春芳,希望从他脸上看出端倪。

如果是捷报,李春芳的老脸肯定是老怀大慰,而若是噩耗,肯定也会十分难看才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