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23章 522熊山(2/2)

确实只有不到三千人马的样子。

魏广德也把这事儿记下,回到府里就叫来张吉,详细了解了那个郎中的情况,回头差人给裕王府送去消息。

这会儿也是听到两人不断说着辽东巡抚,这才说话。

进入夜晚,为了行军安全,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明军,都选择在天色擦黑后马上扎营。

“对,就是叫王之诰的,是这里的巡抚。”

到左近后,马上骑士也没像明军那样下马禀报,而是直接策马到两人身旁大声汇报道:“太极,都统大人,明军已经追到我们身后三十里外。”

其实,他们这次所谋划的,只是要打疼明军,让蓟镇明军大举东进支援辽东。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要是能顺带干掉官职足够大的明国官员,那就求之不得了。

明国在辽东叫得上号的,自然就是辽东巡抚和两个总兵官了,所以不管是黄台吉还是其他蒙古首领,自然都希望这次放长线能够钓到杨照这条大鱼。

前两次,得知边堡被破,杨照就曾带兵进行追击过,只是鞑子跑的太快。

这次听你这么一说,我回头就找人问问,看看哪里的郎中擅长调理身子,安胎什么的。”

鞑子骑兵依靠速度优势,可以纵横来回,让明军防不胜防。

说话的正是打来孙,这次破关而入,半道上正好和辽阳城中运输粮草的辎兵遭遇,他们携带了不少粮食准备分发到下面各堡去。

这几个月,蒙古鞑子似乎是和辽阳耗上了,连续攻破辽阳西面的常驻堡,长宁堡等边墙,在辽阳附近一番扫荡后就穿过边墙逃跑,丝毫不顾及周边明军军堡。

几十里路的行程在骑兵的行进中很快就过去了,在明军前锋眼中,前方大军经过腾起的烟尘清晰可见,他们已经追上了鞑子。

也是因为上次他们破边墙抢掠财物不久,各堡急需粮草救济受灾军户和百姓。

不管他手段是否比太医院的太医高明,但至少徐江兰那里,母子平安不是。

黄台吉还没说话,打来孙已经迫不及待的问出他最关心的问题。

至于李芳会怎么做,魏广德就管不了了。

接触中,从他们口中得知,明国的将军都要听那些文官的。

差点吃了一鞭子,这会儿他只想尽快完成报信的任务,离开这里。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想法,才让杨照的追击变得大胆起来,丝毫不担心蒙古人使诈,即便之前得到蓟辽总督杨选的书信,提醒他小心戒备,提防鞑子大举攻占辽东。

不过这样似乎正中下怀,他们好像巴不得明军追上来似的,黄台吉还有心思和手下打来孙说笑。

“此地距离熊山还有近百里,咱们可不能放松警惕,到时候若是杨照带人追来,你还得带人回去拦截一下,佯装败北,知道吗?”

上次是把都儿跟着黄台吉攻破了长宁堡,洗劫了一番,这次换到他打来孙了。

黄台吉只是随意说了句道。

皇帝是龙,皇后可不就是凤吗?

只不过,裕王的皇后注定是王妃陈氏,即便李彩凤李宫人诞下皇子,除非皇子最后登基为帝,否则做皇后也是不可能的。

说的,其实就是这些‘谓虚有其表,不适于用也。’

魏广德看了眼李芳,嘴角轻动念道:“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

不用说,此人当然也是归化城中的人,他们不少都留在蒙古各部族首领身旁,充当赞画等职。

魏广德又说道。

这段时间里,这件事儿无疑是裕王府里的头等大事,也因此,魏广德知道了李宫人的名字,叫李彩凤。

“好好,有劳善贷。”

不待魏广德说完,李芳已经急忙摆手,嘴里说道:“行行行,我懂其中的意思了,以前貌似听人提到过一嘴,只是当时当个笑话听听,也没往心里去。

两军遭遇,自然免不了一通拼杀。

前锋领军的游击将军急忙下令,同时派出传令兵向身后的总兵大人报信,目的自然是要他分出一部人马,从侧翼兜上去,截住鞑子逃跑路线。

杨照得到了前面的通报,知道前锋已经咬住了鞑子的尾巴,他匆忙派出两队骑兵从左右侧翼包抄上去。

这两路人马并不需要多少人,只要能挡住鞑子大军片刻,他们大部就能抵达战场。

双方这几日都是一路行进,也不存在人困马乏一说,大家情况都一样,明军还有人数上的优势,所以他丝毫不担心会打不过。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