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12章 511兴化府局势(2/2)

“刘都督,虽然我手下六千人马已经赶到,可是集我军全力也不过刚八千余人,对战有准备的倭寇,实在有些欠缺。”

毫无疑问,若是让这股攻占兴化府城的倭寇逃走,他是铁定无法承受住皇帝的怒火,朝廷里那些文官也必然拿他出来祭旗,做替罪羊。

浙兵远道而来,就算抵达战场,也要留足数日时间给他们修整,否则也上不得战场。

倭寇有六千余,那是刘显手中不过有兵力千余人,眼见救援无望,未避免遭到倭寇打击,不得不撤回军营。

戚继光到此都一个多月了,他麾下的浙兵居然才刚出浙江,简直就是乌龟速度。

两千老百姓,参军数月,行进千里,这样的队伍还能有什么战力?

别自己一触即溃,还带动他们的本部人马军心涣散,那可就糟糕了。

在战阵之上,军旗可谓是一个很重要的象征,它身上不仅承载着军队的士气,更是生与死的代表。

说着,刘显回身指着身后明军大营。

刘显这个时候,说话的语气已经很是低沉,也暴露出他心底深深的失望。

俞大猷和刘显这个时候对视一眼,也就知道了为什么浙兵南下速度如此缓慢的缘故。

不过这次,戚继光带出来的兵,但说行军速度这一项,就颠覆了他对戚继光的认识。

于是,他转头看向一旁的戚继光问道。

而倭寇在占领平海卫城后,又在许厝前设立营寨,以为屏蔽,不让明军直抵平海卫城下。

也是因此,俞大猷和戚继光共事期间,虽然有些看不得他凡事必动用自练之兵,但从心里也能理解他的做法。

对于这样的军国大事,他也不敢隐瞒。

八千对六千,明军依旧不具备绝对优势,面对穷凶极恶的倭寇,俞大猷并不看好单凭此手段就能取胜。

现在江南的明军,在俞大猷印象中,貌似也就是戚继光比较重视火器的使用了。

刘显失望的开口问道。

“元敬,浙兵可有消息传来?”

而刘显,以俞大猷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貌似还完全没有重视,依旧是按照明军标准操典在进行训练。

可是你看看,就这么些能打的兵,我怎么速战速决。”

即便刘显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出兵救援,却已然不及。

不仅如此,他的官衔甚至还兼着南赣总兵的职位,为镇守福建和南赣总兵官。

一边的俞大猷也是有些吃惊的看向戚继光,他也没想到浙兵行动会如此拖拉,可完全和他印象中的戚继光不符。

“刘都督,以卑职所见,还是等元敬的兵马到位后再发动进攻为佳,想来浙兵应该也快到了。”

现在俞大猷有些怀疑,过去的那个戚继光怕是已经因为连续的胜利和巨额的奖赏,开始逐渐堕落了。

这些道理,刘、俞、戚三将虽然不知道,但是多年的战阵经验还是有的,知道当兵的有盲从心理。

“唉。”

话音落下后,久久无人应答,到这个时候,他就知道答案了。

两人私下里的这些互动,戚继光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什么。

在这里,官职,自然是以刘显最高,他其次,而俞大猷最低。

即便,俞大猷曾经是他的顶头上司。

想到这里,戚继光心中也有了计较。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