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11章 510官僚资本(2/2)

同时,为了缓解国内社会和阶级矛盾,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点,如清查新增田地及编审徭役等方面的改革,成为后世赋役制度改革重要的借鉴。

海运能否取代漕运,这个其实应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至少魏广德是这么想的。

今日的事儿说的有些多了,又是兴化府的事儿,然后扯到俺答部今岁犯边,然后是海运和漕运。

不是他们不知道海运的好处,而是漕运给他们的利益远超海运。

魏广德冲殷士谵、张居正拱拱手说道。

“若现在,把刚才善贷所言写成奏疏上奏,父皇那里会不会得到通过?”

这一万五、六千条船只,就是京杭大运河承载量的极限,也是制约南北交通最主要的原因。

朱元璋做为一个自学成才的皇帝,自然把古之圣贤的话视为金科玉律,所以在制定大明国策时就是偏向重农抑商,对商人限制较多。

魏广德闻言,马上躬身道:“是。”

嘉靖皇帝迷信祷祀、大兴土木,以及因为南倭北虏导致军费用日益增加,直接导致国内各个行业凋敝衰落,财政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殿下,兴化府有刘显、俞大猷和戚继光三位将军在,当无大虑。”

魏广德吧啦吧啦一通说辞,果然是把朝廷以往每年投入在运河上的钱全部改由运河上通行的民船承担,两岸百姓依旧可以以运河为生。

“正甫兄,叔大兄,今日所言到此为止,一切还是等将来殿下继位以后再说也不迟。”

屋里人都听清楚了魏广德的话,就连一直低头思考问题的殷士谵都抬头看向魏广德。

就现阶段,他看到的那些商人,那就是完全在巴结他这个小官,许多商人都是予取予求不敢违抗。

不过,真正实施起来,其实又是另一回事。

农业为“本”,工商为“末”之说,源自管仲、商鞅、韩非等先秦思想家。

按照魏广德所说,若是漕粮改海运,自然就用不到那么多的漕船,甚至这些漕船都不能用于海运,哪怕是近海航行,似乎都不合适。

“善贷的主意不错,漕粮走海运确实可行,只是朝廷逐渐减少甚至停止对运河的投入,这个恐怕还不行。”

最后,裕王准备回后面休息的时候,临出门时又对魏广德问道。

也就是赣军和浙军抵达还需时日,否则早就一鼓作气歼灭他们了。

“朝廷只改漕粮的运输,出售漕船为新造海船筹集银钱,运河收取通行费用于运河疏浚.”

而他严令禁止官员对商人进行盘剥,更多的恐怕也是因为他对贪官污吏的憎恶使然。

这种状态下,算个屁的资本主义。

不过,为了国家的发展,魏广德还是不打算做个纯粹的贪官,他想要扶持商人起来。

当然,从中,他自然要有一些利益。

他已经不想单纯的做这些商人的保护伞,护身符,而是想要直接参与其中,成为官僚资本。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