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7惠民药局(1/2)
花厅茶几两侧,分坐着魏广德和李时珍。
此时魏广德伸手放在茶几上,李时珍则手搭在脉搏上诊脉。
说实话,中医讲究的“望闻问切”魏广德还是很好奇的,医书没少看,但是其中对脉象的表述,让魏广德有些云里雾里。
这或许就是悟性差异吧,反正魏广德不是学医的料,完全摸不到门路。
小半盏茶时间过去了,李时珍收回手笑道:“魏阁老春秋鼎盛,倒是不用怎么调理身体。
就是这房事,还是少一些为好,若是继续下去,不出三年,魏阁老还真需要调补身体了。”
这会儿花厅里没人,伺候的下人都被叫到外面,也方便李时珍说话。
魏广德听到这话,老脸不觉一红。
虽然大部分时间散衙后他都是直接回府,可隔三差五也会去外面的别院呆到晚上才回来。
对于这些,徐江兰也不会多说什么,就算她做主在府里扶了两个丫鬟伺候魏广德,老爷们儿也爱在外面玩儿。
不过,魏广德总还算顾忌首辅身份,不像下面有些官员,直接从教司坊里把人带回家,闹得家宅不宁的。
除了去别人府上,只要是在外面喝酒,那次没从教司坊叫人伺候。
魏广德又问了些其他的话,想想还是说道:‘不瞒李神医,少时我就习军中拳脚,平日里也时常锻炼,自我感觉身体还行。
就是听说道家有养生拳,医家也有五禽戏,都是强身健体比较温和的法子,不知李神医可会,能否指教一二。’
五禽戏,据说是华佗效仿动物虎、鹿、熊、猿、鹤的活动所创造的进行的体操健身运动,对躯体及五脏都有良好的锻炼效果,所传颇广,后世版本亦较多。
“形体劳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这是《三国志》中所记载的话,这《三国志》可不是《三国演义》,里面的记录相对比较真实客观。
华佗,东汉末年的神医,不仅擅长手术、针灸、用药,还创立了闻名千古的养生功法“五禽戏“。
华佗自己也每日练习,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然而,为何偏偏选择这五种动物,这些看似简单的摹仿动作,怎能达到“吾得秘术,能除百病“的神奇效果?
用华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虎,代表刚猛之力,练之可强壮筋骨,补益肝气。
鹿,性情温顺,颈长体轻,习之可滋养肾气,延年益寿。
熊,憨态可掬,力大无比,学之可健脾养胃,增强中气。
猿,灵巧敏捷,模仿之可灵活关节,增强心肺功能。
鹤,展翅高飞,效之可舒展胸背,畅通气血。
可以说,华佗创造五禽戏,显然不是随性而至,而是按照中医的医理仔细研究、推敲过才做出的选择。
魏广德也就是看着李时珍年过半百却精神矍铄,面色红润如少年,故才有此一问。
道家的养生拳,魏广德其实学过几套,但是打上小半年感觉没什么用,也不知道是不是哪里练的不对。
但是请教道长,却也得不到个结果。
所以,看到李时珍,魏广德就想到在医家中流传甚广的五禽戏,于是就打算学学。
别的不说,李时珍就在眼前,现成的例子,或许有真功夫也不一定。
“阁老想学五禽戏,呵呵,自无不可。”
李时珍一捋胡子笑道:“昔年我云游四方,钻研医术,在亳州习得此法。
此后日日勤练,自我感觉确实对身体既有好处。”
说话间,李时珍起身走到花厅中间,摆好起手式,就开始比划起来。
只见他先作虎形,身躯下沉,双手如虎爪,脊背挺直,目光如炬,身形矫健,仿佛山中猛虎。
接着化为鹿态,颈部优雅伸展,四肢轻盈,如鹿在林间轻盈漫步。
然后变作熊状,两臂圆转,腰身摇摆,步态浑厚稳重。
转而成猿形,手臂灵活,动作敏捷,似攀枝摘果。
最后化作飞鸟,两臂舒展,胸部挺起,仿佛展翅高飞。
一套动作下来,李时珍气息均匀,面色红润,神采奕奕,宛如三十岁中年人般,让魏广德不由得啧啧称奇。
“神哉妙哉,看似简单的动作,竟有如此效果。“
魏广德忍不住拍手惊叹道,随即起身走到李时珍面前,忍不住就想仿效先前李时珍的动作做出来。
见到魏广德是真有兴趣,于是李时珍就再次开始演练,不过这次就是展示了,只是轻飘飘做着动作,让魏广德跟着学,他也不断出声指点。
一个认真学,一个认真教,时间一晃就不知道过去多久,魏广德感觉腹中饥饿,这才注意到花厅外张吉探着脑袋往里面张望。
旋即回过神来,致歉道:‘倒是怠慢李神医了,想来早该饿了,却还在这里耐心教善贷习练五禽戏。
府中备好酒菜,还请李神医赏光。’
魏广德收起架势,对李时珍抱拳行礼。
“不急不急,阁老有意,不若再练习两遍,以后就可每日勤习,若有不明之处可来问我。
吃饭嘛,倒是不急,其实偶尔饿一饿,对脏腑也是有益的。
我看阁老平时荤腥吃得过多,其实这样对身体也不好。”
李时珍却摆手说道,让魏广德继续。
人家都这么而说了,魏广德自然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就接着练习。
也是,这些年魏府条件越来越好,吃食上自然不吝啬,不然也不会是两个儿子都被李时珍劝止少吃点肉。
这次,李时珍没有演示,而是魏广德在动作。
耳中就听到李时珍说道:“阁老,虎戏重在腰背的力量,鹿戏注重颈部的伸展,熊戏讲究肩膀的开合,猿戏强调四肢的灵活,鸟戏侧重胸腔的扩张。
练习时需配合呼吸,动作宜缓不宜急,意念要集中,方能达到调和气血的效果。“
这是在一边指导,魏广德自然要听。
这练了几趟,虽然还不得要领,但还是感觉到身体变化,有种周身舒畅,精神一振的感觉。
“李神医,此功当真神妙。“
魏广德由衷赞叹,又问道:“不知日常该如何练习?“
李时珍笑道:“清晨为佳,空腹练习,每日一次,每次半个时辰左右。
动作要领在于协调呼吸与形体,意随形走,气随意行,长期坚持,自能强身健体。“
前面的,魏广德记住了,可后面的又有点迷糊。
李时珍于是继续解释道:“阁老有所不知,五禽戏的真正精髓,并非仅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
表面上看是模仿动物形态,实则暗合天地阴阳之理,融汇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医理奥秘。
五禽戏的核心奥秘,在于它完美契合了《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李时珍此时面色严肃,语气坚定说道:“表面是模仿动物,实则暗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五禽精确对应五脏:虎对应肝木,鹿对应肾水,熊对应脾土,猿对应心火,鸟对应肺金。“
魏广德双眼一亮:“原来如此,华神医果然厉害,不愧神医之名,竟是将五行之理融入其中?“
李时珍点头说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
'五行互相生克,五脏亦然,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血,肺主气。
五禽戏通过特定动作,刺激经络穴位,调理对应脏腑。“
李时珍这时候才打开脚边一个药箱,从中去处一卷经络图展示道:“虎戏疏通肝经的曲泉、太冲穴;鹿戏按摩命门、肾俞穴;熊戏刺激脾胃经的丰隆、足三里穴;猿戏通达心包经的内关、大陵穴;鸟戏开发肺经的尺泽、孔最穴。
此外,五禽戏还蕴含‘动静结合’之道。“
李时珍继续说道,“《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素问》亦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五禽戏的每个动作,都有张有弛,有刚有柔,是对阴阳平衡的诠释。“
说到高深处,李时珍放下经络图又开始演练起来,边做动作边说道:“虎戏先蓄力,再发力;鹿戏中颈部的舒展与收缩,都是动静相生,阴阳互济。
魏阁老可知,《庄子·达生》有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其中'熊经鸟伸',正是五禽戏的雏形,初学者模仿形态,习练者体会气息,精通者领悟神韵。
真正的修练,是要体会虎之威猛,鹿之温柔,熊之沉稳,猿之灵动,鸟之轻盈。
形随意转,意随气运,气随神行,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此乃我多年练习之心得,魏阁老练习时须得记住五禽戏的要领与修炼次第。“
魏广德此时收功力,向着李时珍深施一礼,说道:“先生教诲,学生必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