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6章 请君入瓮(2/2)

为个死人冒险,可不是函谷剑的作风。

老者见丁平回答得干脆利落,满意一笑,旋即问道: “刚刚老夫听说,诸位跟开封府是对头?

莫非大宋朝也派了人进来这处古墓,能不能请几位仔细讲讲?”

丁平心中疑惑,他原本认为这老者栖居于古墓之中,应该是先秦方术士,或者至少和他们有些联系。

但听此人的口气,似乎和开封府的人还有一番恩怨,对大宋朝也熟悉得很。

这样一来,这老者显然不是上古之人,那这厮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答道: “在下昆仑派丁平,现为大夏国皇帝效力,此次古墓开启,我们和掌管大宋京师无忧洞的莲花派联手,来此探宝。

大宋也派了人来,由太尉洪信带队,不过我们不是一起进来的,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究竟有多少人,以及身在何方。”

老者皱了皱眉问道: “大夏国是什么东西?

老夫只听说过大辽,大理,还有西域诸多小国,可从没听说过什么大夏。”

丁平微微有些愠怒,冷冷说道: “大夏国立国时间不久,但国主才干过人,励精图治,国力与日俱增。

反观宋朝崇文抑武,积弱不堪。

早晚有一天我大夏厉兵秣马,将会问鼎中原,消灭大宋,取而代之。”

听了这话,那老者忽地腾身站起,双目之中放出清冷寒光,有若实质: “混账,我赵家雄兵百万,猛将如云,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些跳梁小丑说三道四?”

他显然动了真怒,声若洪钟,震得在场众人耳鼓欲裂,头晕目眩,纷纷暗自心惊。

此人一声暴喝,竟有如斯威力!

丁平被他吼得莫名其妙,心想你这老头儿不是大宋的对头么?

怎么还要帮着大宋说话?

唯独胡士休心中一动,忙问道: “尊驾自称姓赵,莫非是我大宋皇族血脉?”

那老者冷冷笑道: “告诉你们也无妨,老夫乃是武功郡王赵德昭。

大宋太祖陛下是我的父亲。”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数十年前,大宋宫廷那一场巨变太过传奇,即使在座群豪只是绿林草莽,但也都有耳闻。

百年前,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是为“宋太祖”



而后他与兄弟赵光义平定四海,终于结束了自唐代以来的军阀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区,成就了丰功伟业。

然而太祖皇帝年仅五十岁时,忽然在一个雪夜,于万岁殿暴毙而亡,当时除了弟弟赵光义外,并无第三者在场。

当日晚间,有人在万岁殿听到斧子的声音,又见到了烛光中赵氏兄弟二人饮酒的影子,因此所有人都怀疑赵光义谋杀了亲哥哥,要篡夺皇位,只是无人亲眼所见。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烛影斧声“之谜案。

而后赵光义果然篡位,称为太宗皇帝。

他将太祖的两个儿子逼死,又将亲弟弟流放,终于扫清了全部继承人,坐稳了皇位。

赵德昭是太祖次子,因为皇长子早夭,他本应该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但当年太宗登基之后,将他逼得自杀,此事路人皆知。

可群豪之中谁也想不到,眼前的老者居然便是本应死去的皇太子。

难怪他自称是开封府的对头,却又不允许其他人对大宋有任何不敬之辞。

胡士休闻言也是一惊,心想这人若真是赵德昭,此时怕不有一百多岁了,可他看起来精神饱满,比自己似乎还年轻着不少,难不成此人真的已经成仙得道?

他狐疑地问道: “原来是郡王殿下千岁,不知您老人家找我们来,究竟有何吩咐?”

……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