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92章 劝说(2/2)

这番话成功引起了乐隐的注意。

“竖子,你!”

不可否认,乐隐虽是一代名士,可成就实在难以比拟郭嘉这个后辈,蹉跎半生也不过是济阳侯府一长史。

这本就是世间常态,有的人虽有才学,亦有名望,却很难身居高位,这其中涉及到许多问题。

“难道不是么?”

郭嘉毫不客气的反唇相讥:“前辈贵为一代名士,然……收徒却是为一己私利,着实令人齿冷。”

“你……”

“传道授业本是造福天下之举,可在前辈这里,却成了谋利的手段。”

“竖子,休得玷污老夫名声。”

“难道不是么?”

郭嘉冷笑道:“如若不然,前辈又怎会因为牵招将军不听你言而耿耿于怀?”

乐隐反驳道:“哼,老夫生气,只是因为这逆徒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助纣为虐,帮助刘备这贼子挟持天子。”

再怎么说也是一代名士,虽然被郭嘉的言语激怒,却不致失了分寸。

“当今丞相乃是汉室宗亲,又是天子皇叔,值此危难之际匡扶皇侄乃是天经地义,何以言贼?”

“刘备本为平民,受先帝大恩方有今日,而今却挟持幼帝,岂非忘恩负义之贼?

难道有朝一日,他不会取而代之么?”

“天子年幼,而今天下动荡,正是需要能臣辅佐之时,丞相起兵匡扶汉室有何不妥?

至于前辈所说的取而代之,恐怕是尔等欲行之事吧?”

……两人就这么开展了一场辩论。

屋外的牵招听到动静本想制止,可是转念一想,军师能言善辩,说不定真能说服老师。

何苗却是坐立不安,不知道该不该听下去。

乐隐深深地看了郭嘉一眼,忽然仰天一叹,继而低声道:“我若不死,子经如何能有前程?”

身为一代名士,又如何看不清局势?

不论是向着刘备,还是向着当今天子,其实都没有对错之分,因为两人都姓刘,谁坐江山,这天下都是大汉的。

乐隐会反,其实也存在着私心。

如今求死,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学生。

他们已经输了,他也就成了判贼。

如果继续活着,只会阻碍学生的仕途。

这才是一切的根源。

郭嘉笑道:“前辈为何认为自己一定会影响到牵招将军,也许,你高估了自己。”

乐隐闻言并未动怒,而是细想这话的含义。

郭嘉继续道:“王允必须死,因为他是此次叛乱的主谋,且背后有着并州王氏家族。

可前辈不同,你是寒门出身,可以说是孑然一身。”

“主公看在牵招将军的份上,不会杀一个毫无威胁的人。”

乐隐这是当局者迷,认为自己背负了乱臣之名,非死不可,故而有意疏远牵招,以免影响了他的前程。

可郭嘉却有着不同看法,他会劝刘备放过乐隐。

因为他是牵招的老师,却没有任何根基,对刘备不具备威胁。

留下他,可以让牵招感激,让其更加忠心。

杀了他,牵招心中恐怕会留下一根刺,总不能连牵招一起杀了。

作为一个君主,刘备想必清楚其中利害得失,杀一个王允已经足够起到震慑作用。

“只是今后,前辈只怕是要受困于一宅之地了。”

郭嘉又补充了一句。

乐隐叹道:“有罪之人,岂敢苟活?”

这位老人显然还是想求死。

“前辈若是死了,牵招将军恐怕会抱憾终生,他对您何等尊领,想必不用晚辈多言。”

“何不留着有用之身,为大汉培育良材,也不失为一将功折罪之善举?”

乐隐是不是一个优秀的臣子,郭嘉不清楚,但是从牵招的能力来看,他一定是个优秀的老师。

乐隐沉默许久。

“也罢,老夫听候发落。”

“善!”

郭嘉走出房间。

牵招快步走入屋内。

“恩师!”

“痴儿。”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