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92章 对恶人的超量惩罚(1/2)

第392章 对恶人的超量惩罚 作者: 司马圭太 第392章 对恶人的超量惩罚 巡视完放映区后,谷口内树坐在前台吃着爆米花玩起了拼图,一个半小时过去后,一部电影放完了,有观众开始陆续立场。

谷口内树下意识地抬头看着观众一个个离开放映区,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抬起头来仔细地看着离场的观众。

看了一会儿,他转过头去问前台的工作人员,“这些立场观众是哪场电影的?”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放映时间表,说道:“《告白》。”

谷口内树对这部电影全部的印象就是这是一部悬疑电影,松日映画负责发行的。

同时期的电影其实不少,但是很多电影其实都不够资格被一些主流电影院排片进自家电影院的排片表里,因为一看就是没人看的东西,只能在一些艺术影院或者地下影院播放,或者就此湮灭,仿佛没存在过一样。

其实能露出头脸在大多数音乐进行排片的影片,就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电影了。

现在正在排片放映大概有五部,其它的谷口内树直接下架了,除了不久前才放映的《黑岩》、《告白》之外,还有一部荷里活西部电影,一部恋爱片和一部动画片。

这三部的成绩都只是中规中矩,那部恋爱片由知名偶像饰演的,成绩要好一些。

但是十几天也只拿下了七亿不到的票房。

这几部片子谷口内树都没看过,虽然他是开电影院的。

不过这也不能说他不敬业,他的小剧院一年要放几十部电影,而且有不少还是烂片,要求他每部都看过也着实有些为难了。

每上映一部电影的话,他一般都看一眼发行公司,如果是五大的话就排片进好时段,如果口碑或者初期票房表现不错的话,再增加排片就可以了,也不用每一部都看。

他二十年前其实不是这样的,那时的他几乎每部电影都要看,看完之后还会在一个小本子上做出点评。

好片子的话则仔细分析好在哪里,烂片的话会慷慨激昂地把电影主创骂一顿。

他还投过稿,影评文章还赚到过稿费,不过毕竟也不是专业的,只发表过一两篇文章。

他之所以会注意到《告白》这部电影,是因为发现看这部电影的年轻人很多啊。

他的电影院在京都市的左京区,不远处就是京都大学,这些来看电影的年轻人中有不少那个学校的学生。

据他观察,不久前播出的那部动画片,年轻观众的比例似乎都没有这么大。

要知道,在曰本动画片可是适应全年龄段的产品,上到没长牙下到没长牙,都很爱看,但终究还是年轻群体多一些。

比起中年人,年轻人的口味更挑,而且似乎更热衷于洋画作,见这么多人来看这部电影,谷口内树顿时来了兴趣。

他想了想,对影院的工作人员说道:“明天就是周末了,应该会有更多学生来看电影,明天适当提高这部片子在晚上的排片。”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知道了。”

他的电影院是自己的独立影院,所以排片完全由自己决定,不需要听松日映画的。

但是往往会参考松日映画内部院线的排片,谷口内树见松日映画对同是自己发行的电影,《黑岩》的排片情况似乎好于《告白》,于是也适当略微提高了《黑岩》的排片。

但是这段时间通过他的观察,即使《黑岩》占据了较好的排片时段,似乎上座率方面也并不如《告白》。

而且《告白》的年轻人观众群体占比如此之大,也让他警觉起来。

要知道,在任何时代,年轻人都是娱乐消费品的主要群体,尤其是学生。

因为这帮人社交需求大,有钱(花父母的钱)还闲。

而且有自己的交流圈子,很多东西都能在他们的圈子里迅速流行起来。

一旦出现一部好电影,往往是年轻人群体最先人口相传,然后才会慢慢地向其他年龄段的群体间渗透。

想到这儿,谷口内树意识到这部电影或许会大卖。

作为影院的经营者,谷口内树不是对当下娱乐文化流行元素一无所知的人,藤原圭的名字他当然听说过。

这家伙现如今在国内是大名鼎鼎,在过去的两年,几乎承包了收视率前十的节目。

收视率排名前五的节目,他占了四个;排名前十的节目他占了八个,这个成绩简直恐怖。

哪怕是他现在洗手不干了,藤原圭的名字也会永远刻录在曰本放送史上,抹消不去。

而且再过几十年,应该也未必会有人能超过他。

而且他还是知名作家,正儿八经的那种作家,不是那种出名后再写自传式散文骗粉丝钱的那种,还是直木赏最年轻的获得者,名头上又镶了一层金。

谷口内树平常不怎么看电视和小说,但是《半泽直树》开播的时候依然每周一准点守在电视机前,看完了全程。

所以对藤原圭这个名字还是熟悉的,知道他开始执导电影之后,也不是很在意。

虽然前期广告满天飞,但是作为影院从业者,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情也不觉新鲜了。

正式放映前,名号喊得震天响,开播后,口碑和票房都一般——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不过这次情况似乎有所不同。

谷口内树看了眼排片表,发现下一场《告白》是在晚上十点多的B影厅,于是想着去看一场。

到了时间,谷口内树直接随着人流进场观看了,发现这一场果不其然也是年轻人居多,而且很多情侣。

甚至听有些人的交谈,他们还是来二次观影的。

现在已经晚上十点了,来看电影的人反而变多了。

谷口内树随便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等待电影正式开播。

其实他已经通过听员工总结,顾客反馈以及看影评文章,大概知道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了,大概内容应该是女老师的女儿被两个混小子害死了,女老师则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两个可以逃脱法律惩处的人进行惨烈报复的故事。

两个害死她女儿的混小子,都是女老师班上的学生。

一个是天才少年,但是因为从小被母亲抛弃的缘故,内心有些扭曲,总想着做些什么能让母亲关注到自己;而另一个,则沉默内向,头脑和外貌都很平庸,所以也希望能吸引到大家的目光。

两个人,仅仅是为了吸引他人的目光,就杀死了一个稚嫩的生命。

而女老师在知道自己的女儿死在这二人的手中时,质问其中那个天才少年时,那个天才少年却满不在乎。

也是,在曰本现行法律体系下,哪怕是杀人,对这种少年犯的处置力度也几乎为零。

于是女老师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先通过使用病人的血液,和被不断家访来刺激神经的男老师,让那个内向的男孩精神崩溃,并且在极度崩溃之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又找到了那个天才少年心目中真正在意的事——当初抛弃他的教授母亲。

即使被抛弃被虐待,也依然希望能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注,这就是这个少年的真实想法。

女老师先是让他知道了这个母亲再婚的事情,断绝了母亲能回到他身边的最后念想。

天才少年在礼堂埋放了炸弹,打算让同学们和自己一起升天,并且通过这个举动,来真正吸引母亲的注意。

然而,藏匿在礼堂的炸弹却被女老师偷偷转移了……放在了少年母亲的办公室中。

在少年摁下炸弹操控按钮后,女老师的电话打来,在电话里,用平静的声音告诉了少年这个事实。

…… 谷口内树瞪着眼睛,看完了整部电影,无论是情节,还是电影的美术风格,都让他有种寒毛直竖的感觉。

果然,这世上最令人恐惧的东西不是什么幽灵鬼怪,终究是人性之恶啊。

而与其它电影不同的是,其它电影只有反面人物会表现出恶的一面,而他们最终会被代表着守序善良阵营的正方打败。

但是这部电影,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恶”

得吓人。

似乎“恶”

在这部电影中只是一种武器,这种武器并不挑选它的主人。

说实话,这样的故事似乎有些邪典,但不得不说……看得很爽。

因为在观众心中,让恶人最终为他的所作所为负责,这并不能令人爽快。

让一个杀过人的人坐牢,甚至判死刑,都无法让观众发自心底的振奋,反而会觉得: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为了这种理所应当的事情,主角团队花费了那么多心力时间,贯彻正义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

所以,如果要让观众感到兴奋,必须要让故事里的恶人,受到【超量】

的惩罚。

什么叫超量的惩罚?

《告白》这部电影说的就很清楚。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理所当然,正是因为理所当然,所以我不会那么轻易让你死。

你杀了我的女儿,我却让你活着。

不是我珍惜伱这条烂命,而是死亡远远不够惩罚你的作为。

是为了让你整日惶恐不安,感受失去未来与人生的恐慌,亲手毁掉自己一直以来珍视的事物,发自内心地感受比死亡更令人恐惧的痛苦。

“这不错啊……”

谷口内树嘟囔道。

虽然已经大概知晓了电影内容,但是看到正片后,却并没有因为得知剧透,而感到无趣,相反。

导演出色的手法将这个故事讲得极好,时刻能调拨起观众的情绪。

当看到血液滴入牛奶被两个杀人犯喝下,杀人犯B精神崩溃把屎尿涂得满墙都是,以及杀人犯A最终摁下炸弹按钮,却得知自己的母亲丧生于自己的手上时,的确有心跳加快的反应。

尤其是森口悠子最后那句“开玩笑的”

,虽然这句台词过后,电影就结束了,但是结束即高潮,让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悬疑片和复仇片的谷口内树爽到无以复加。

电影结束后,观众们纷纷离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