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皮毛与精髓(2/2)
兵不厌诈,无中生有!
不愧是一代奸雄!
行军打仗最忌供给不足!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大军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死存亡!
曹操甘冒奇险,诓骗大家,自然是为了“保持士气,打赢战役”
,但是万一“穿帮”
,被士兵戳穿了他的谎言,极容易引起“哗变”
!
群情激愤之下搞不好曹老人家就要被乱刀分尸!
世人只注意到其奸诈的一面,却忽略了其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一面!
危急时刻,有几人有此智慧,有此胆量,还要“演得逼真”
,多么有才啊!
这也正是魔尊的写照!
连城只看到了魔尊统御魔都数万之众时所使的雷霆铁腕手段,“曹操式”
的狠毒、奸诈甚至狡猾学到了不少,却没学到“曹操式”
的驭人之术!
曹操爱才,天下皆知!
一说到曹操手下,可用“猛将如云”
形容!
许禇,典韦,张辽,夏侯惇、夏侯渊…… 先说许禇,年轻时协同乡亲,共同抵御贼寇。
后追随曹操,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
官渡之战时将刺客全部杀掉。
渭南之战时即使身受重伤仍然替曹操划船。
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将其迁作武卫将军,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
曹操去世了,一个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被称作“虎痴”
的男人居然哭到吐血!
其忠心天地可鉴!
是什么原因让他对曹操如此忠心?
自然是“曹公懂我”
!
士为知己者死!
曹公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曹公!
《三国志》记载:马超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
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
自此始也。
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这指其“虎痴”
绰号的由来!
亦是“许禇吓退马超”
的典故!
昔年曹操与韩遂、马超等单独谈话,左右皆不随行,仅带许褚一人。
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想要暗中偷袭曹操,但平日经常听闻许褚的大名,怀疑随从的即是此人。
于是问曹操:“曹公的虎侯在哪里?”
曹操用手指了指许褚,许褚怒目视之,马超不敢动。
数日后,曹军击败马超军,交战中许褚亲自斩得敌军首级。
许褚因此次护卫作战有功,官封武卫中郎将。
连大将军骂连城不懂带兵之道即是此意!
倚红偎翠,斗狗放鹰,连城或许是行家里手,但统御千军万马连城确实差了不少!
至少他做不到“爱兵如子”
!
明尊道:“听闻凤公子以映月山庄为根基,自创山盟,会聚天下英雄,果然英雄年少!
连公子,看在咱俩相识一场,我送你一个忠告,要想做大,就要放下姿态,该当爷爷的时侯不当孙子,该当孙子的时候千万别当爷爷!
不然,你迟早会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
他还有句话,魔尊能毫不掩饰对凤九霄的欣赏,便是凤九霄身上有他魔尊的影子!
虽然江湖之中存在“正邪之分”
,但人性却是统一的!
正派之中也有杀人越货、玷污女子名节的败类,魔教之中亦有义薄云天的好汉!
凤九霄能汇聚天下英豪,靠的不是威逼利诱,不是坑蒙拐骗,而是真诚,还有实力!
他虽然正气凛然,但绝不迂腐。
管理帮派,名门正派通常依靠规则、道理,而邪门歪道才一般愿意采用签订血契的办法。
凤九霄因人而异,不拘一格,能感化的感化,感化不了的直接签血契,干脆利落,毫不手软!
据说什么刘松人、黄元参、花花三太岁统统被他签了血契!
还有丐帮、白马帮、金刀门的掌门也都被他“强行”
纳入了山盟。
个人魅力感召,外加“血契”
捆绑,山盟说是“自由松散”
,实际上形散而神不散,团结得很!
明尊摆了个拳架,左拳在前,右拳在后,脚下不丁不八,一身战意倾泄而出!
连城见明尊与凤九霄对峙上了,便飞身跃到中军大旗旁边,一把将大旗竖起,然后动用神力将旗杆硬插入大地。
西北狼大军远远见到大旗再次竖起,顿时士气大振,洛阳虎压力倍增!
自身本就疲惫不堪,对方以逸待劳,若不是有天狼比格沃夫、三千豪侠、三百鹰刀兵、五百天刀弟子、数十门派掌门在策应支援,洛阳虎的阵线恐怕早就被攻破了!
城头之上曾咏带领少数人正在修理投石机,同时凑了几十个神箭手在城头之上放冷箭!
双方交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了!
凤九霄收刀入鞘。
明尊既然空手,我自然以空手对之!
凤九霄一步跨出。
天地之间风雷涌动!
感谢:木木我喜欢,love宇,神的大力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