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六六七章 剑器舞(2/3)

孟昶立刻眼睛一瞪,佯怒道:“马上开始!

你们磨蹭什么呢这半天?

没看见晋王殿下都等半天了?”

刘公公连连点头,“是是是!”

然后他转头看向凤九霄一眼,笑道:“副使大人,只是助兴,别无他意!”

他听凤九霄刚刚说了半天色是刮骨钢刀,自己此时就安排女子表演舞蹈,似乎有些尴尬!

凤九霄笑道:“明白。

不过是一支舞而已,哪有那么复杂?

如果看了这支舞以后,我大宋的武将全都见色起意、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那只能说明这些人已经不适合再担当大宋的将领了!”

他目光轻扫,掠过一众大宋武将,似乎在探询大家的反应!

众武将面面相觑,露出惊恐之色,王全斌反应奇快率先站了起来,其他人见状立刻跟进,速度极快,看起来所有将领如同一齐起立,极具气势!

王全斌抱拳道:“请大人放心!

末将绝对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其余宋将亦齐声道:“请大人放心!

末将绝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不但大蜀君臣震惊,就连赵光义也是心头一震!

谁出没想到,不知不觉中,凤九霄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了?

赵光义心道:幸亏凤九霄对皇位没有兴趣,不然…….

想想都头疼!

大蜀官员则暗自惊,都说大宋的精锐嫡系班底是洛阳虎,是赵匡胤带出来的队伍,今日一见,果然是各个彪悍!

凤九霄淡淡地道:“都坐下!

这是干什么?

让蜀王殿下见笑了!”

他右手虚按,示意众将坐下。

众将齐刷刷坐下。

这一瞬间,凌驾众生、睥睨天下!

令行禁止,言出法随!

不少人心中冒出一个念头,让这么多飞扬跋扈的武将突然变得如此听话,恐怕就连皇帝亲自指挥也很难做到吧?

孟昶很确定,他自己就做不到这一点!

他能想像到,他一声令下,让所有武将坐下,所有武将肯定会坐,但绝对不会像宋朝武官这般整齐划一的坐下,肯定是慢慢悠悠、稀稀拉拉地坐下去!

不少蜀人心中浮起了疑问,这白衣少年绝对没有军职,为什么这些将军这么怕他?

而且这种敬畏甚至超越了对赵光义的敬畏!

别人不清楚,赵光义清楚,他身后的李公公更清楚!

那种敬畏是凌驾生与死的敬畏!

别人给他们的压力,他们甚至敢去博一把!

凤九霄若是给你压力,你死定了!

这种威压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当年征讨连大将军的时候,泾阳大战,洛阳虎亲眼见证了凤九霄的逆天战力!

在他面前,众生如蝼蚁!

无论是活尸,白骨,魔鸦,还是惊天巨蟒,在他面前都不堪一击!

他一念之间便能让一个绝顶高手当场化为血雾,尸骨无存!

平日里看上去平易近人、人畜无害。

可一旦他想要杀某个人的时候,天王老子也救不那个人!

没人敢与凤九霄对视。

他的眼睛似乎能看穿你的一切!

你的过往,你的现在!

你的所思,你的所想!

你的一切!

大宋武官对凤九霄的敬畏是通过无数次血战积累而成的,已经深入骨髓!

凤九霄见蜀王呆呆地站着,笑道:“殿下,难道愿意站着观赏舞蹈?”

蜀王立刻回过神来,连忙坐下说道:“哎呀,不好意思,刚才有些失神。

刘公公,开始吧。”

说罢笑了笑。

刘公公挥了一下右袖,示意开始奏乐。

乐师们此时也早恭候多时了,队伍颇具规模,竟有二十多人。

赵光义只瞧了一眼,又闭目养神。

心道:这个孟昶倒是会懂得享受!

琵琶、古琴、笙、箫、笛、筝、磬应有尽有,甚至编钟都给抬了过来!

在场的大宋军官也算开了眼界,他们以前哪见过这个阵仗!

从周世宗开始,一直到赵匡胤,汴京的皇宫里从来没出现过编钟!

两任皇帝都是雄才大略,一门心思放在了扩军备战上,从没有时间享受这份惬意!

这种事赵光义也问过赵匡胤,赵匡胤的回答是,天下未定,我寝食难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琤—— 琮—— 抚琴的女子乐师率先拨动琴弦!

然后“呜”

——一名女子乐师轻启朱唇,吹响了长萧!

接着是叮咚一阵悦耳的钟声,那手拿木锤的中年男子乐师敲起了编钟,然后整个队伍全都动了起来!

优美动听的旋律响起来,所有的人都安静的倾听!

这首曲子大宋武官们都没听过。

这就是在中原已经失传了很久的《霓裳羽衣曲》。

就算不失传,这些臣子也没机会听,因为这种曲子通常只有皇家才有权力、才有实力演奏!

韵律一起,道姑们也随之起舞!

十二个妙龄道姑动作整齐划一,身材婀娜,舞姿曼妙,步法灵动飘逸,长袖拂动之间颇有出尘之意!

《霓裳羽衣曲》本是唐玄宗为道教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

舞曲的内容表现仙真在上界的生活情状,有“上元点环招萼绿,王母挥诀别飞琼”

等道教神话场景。

所以为了贴合情景,孟昶直接让舞妓穿上道袍表演!

赵光义突然侧过身子,李公公立刻附耳过来。

“刚才他们说这些道姑是公孙氏的弟子?”

李公公轻声道:“不错!”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那个公孙?”

“这个,如果追本溯源,几百年前他们肯定是一家!

这些人估计应该是公孙大娘的侄子一系的后人!”

“你说公孙大娘到底是自己姓公孙,还是他婆家姓公孙?”

“这个…..

这个…..”

“算了!

一会问问副使大人,他读的书多!”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