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5章 竹竿精(2/3)

“我爹呗。”

何雨水瞪着眼睛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你到底有事没事?”

“你把小四的哨子还给他。”

周文忠想都没想,拉开抽屉从空间中取出铁哨子,揪着毛线递给了何雨水。

“你把哨子还给小四他家里人,另外嘱咐他们两句。

别让孩子嘴里叼着哨子到处乱跑,万一要是绊倒了,保不齐就得出大事儿。”

说完后就把窗户关上了。

“咣咣!

咣咣!”

“又怎么了?”

何雨水气呼呼的说道:“你就不能等我把话说完啊!

还有最后俩事儿。

看在你给我这些东西的份上,我有俩玩得好的朋友,一个在张家口的农场,一个在承德的农场。

我给你写两封信带在身上,你要是分到他们附近的农场里,到了知青点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用不着。”

“我说你这人真没劲!

对了,还有最后一件事儿,我真的年龄比你大,你上学早,15岁就初中毕业了。

我今年都16了才上初二。”

“哦。

我没兴趣知道这些。”

周文忠关上了窗户,气的何雨水在外面直跺脚。

“没意思。

尽打断我的思路。”

周文忠重新拿起笔,在纸上画着华北地图,其中有条很粗的铅笔线,从京城一直往南边画。

途径房山区、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兴县、徐水区、保定、安国市……一直画穿了整个石家庄,又接着往下继续画。

嘴里叼着烟嘟嘟囔囔着:“狗屁的插队,老子才不去呢!

谁爱去谁去!”

“呼……”

周文忠弹了弹烟灰,掐着手指头算着大概距离。

“白天装做聋哑逃荒人员昼伏夜行。

空间里已经存了8双布鞋,假设一天走个50里地,用不了多久就能成功摆脱这个狗屁四合院。

明天先去把粮食买了,做成馒头带着路上吃。

嘿嘿……”

周文忠画好了路线图,仔细检查两遍之后收在空间中。

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哈……要不是因为故宫的各个大殿太高,我怎么着也得把故宫给洗喽!”

左手从地上扣出一块砖头,右手拿着铁轨压过的铁钉小刀在上面反复打磨,最后用手指头刮了刮刀刃,感觉不太满意,对着瓷碗的底部又开始了再次加工。

阎埠贵家中则是快炸开了锅,刘光齐拿着酒瓶子躲在他们家窗户下听了一会儿,脸上带着坏笑往自己家中走去。

“老阎,你到底怎么个章程?

你想学对门周家?

对老大不管不顾?”

阎埠贵掏出个手绢擦了擦眼镜,瞅了瞅阎解成。

“两条路,第一条就是跟着大部队下乡去。

第二……”

话还没说完,阎解成就给出了答案:“我选第二条!

爸!”

“第二条就是去农具厂上班。”

阎解成双手捂脸用力揉搓着,阎埠贵并没有打断他的思考。

农具全厂职工共计400多人。

属于京城最垫底、最出名、最差劲的厂子,全厂连个“高科技”

的机械设备都没有,全凭工人们用手组装木制农具。

“爸,要是去农具厂上班的话,家里得花多少钱?”

阎埠贵听到这个问题笑了笑,顺带着推了推眼镜框。

阎解成一看这个架势就明白了,自己爹准备狮子大开口了!

“解成啊,咱们家里的条件你也明白。

跟院里的其他人压根就没法比。

虽然我每个月工资加补贴有个40块钱。

但是家里家外,全指望着我一个人的工资吃饭呢。

更别提你弟弟妹妹还要上学。”

“爸您放心,我领了工资全都交给家里。”

“诶?

话也不能这么说。

你上班也要交朋友,也得维持关系。

也要有人情往来,这么大的人了,身上能不备点钱吗?”

阎解成刚露出笑脸,就听见自己老爹开口说道:“学徒工每个月18块5,你就往家里交18块钱吧。

自己留5毛钱买点烟就行。”

“爸!

我兜里就……”

“这只是暂时性的,等你转了正之后,正式工基本上就是每个月22块5。

到时候你就每个月自己留2块5毛钱。”

“才2块5啊?

等我转正,最起码都是2年以后的事儿了。”

“解成,你这个算法就不对!

2年时间,你的零花钱从5毛变成了2块5。

足足翻了5倍!

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更何况,你厂里的一些补助,我都没给你算进去呢!

我连你的伙食费都没算呢!

进了厂就是大人了,得自己顶天地立,住宿费呢?

我管你要了吗?”

趁着阎解成还没回过神,阎埠贵趁热打铁继续补充说道:“给你弄个工作指标起码得800块钱。”

“800块钱啊!

今年怎么这么贵!”

“坐下!

说了多次,还这么沉不住气。”

“我还没说完呢,就知道打断我。

今年的工作指标价格都贵!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