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金花(1/2)
金花嫂子听得心里欢喜,羡慕道:“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说的话怎么就那么好听!
真好!”
坐在后座的刘小雨搀扶媳妇坐好,温声:“嫂子是文化人,说话自然不一样。
你先坐好,开车的时候得扶稳。”
薛凌发动车子,车子很快上路了。
金花好奇极了,摸着车身感慨:“都是啥做的啊?
看起来很重的样子!
薛家妹子,你开着车的时候费劲儿不?
会开车都是爷们,你是我第一个看到开车子的女人。”
“不费劲儿。”
薛凌微笑解释:“就这个方向盘控制好方向,脚下的刹车和油门控制好,踩油门就是往前,踩刹车就是停下。
手要根据车子的速度适当的提档,速度越快就越高档。”
“哦哦!”
金花点点头。
一旁的刘小雨好笑道:“你哦哦什么啊?
你压根就听不懂。
好好坐着,不要问东问西。
嫂子,不好意思,我媳妇她就是好奇。”
“没事。”
薛凌道:“咱们一路开过去也得十来分钟,路上聊聊才不会困。
金花嫂子,你们娘家的村子叫什么名字?”
“叫木镜村。”
金花嫂子笑呵呵热情介绍:“我们村就在荣城县城的外围,以前不属于城里,后来老城门坏了,围墙也都倒了,就跟荣城连在了一块。
后来,我们就属于荣城的一部分了,规划什么的,也都把我们纳在里头。
这政府部门说啥,那就是啥啊!
可好一些荣城里头的人,都不承认!
真不像话!”
薛凌了解了,笑道:“政府部门怎么规划就怎么着,咱们相信就是。”
金花嫂子继续:“木镜村里头以前有一个小湖,那湖水可清澈了,跟一面镜子一样。
四周长着好一些木棉花树,来这里开创地盘的祖先们想了想,就给它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薛凌点点头,“挺应景的!”
金花嫂子继续道:“我家就在村子的后面,离江边不远。
前几年我弟也不知怎么了,觉得江边不淹水了,不如再那边弄池塘什么的,养养鱼赚钱。
我爹娘把他给狠狠骂了,说附近人家都在江里捞鱼吃,哪里有人跟他买鱼。
江边的地方不好耕种,地租得便宜,而且一口气租了不少,如果不是因为便宜,早就被我爹娘骂惨了!”
刘小雨插嘴道:“租下来总归是好的。
一个村也就那么些地,如果不是你去租,就会有别人去租。
现在租下几十年,就能有几十年可以用。
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对吧?
先租总归是好事。”
“对。”
薛凌附和道:“有了地方,你才有发展的可能。
如果没这个地方,你就算要去办什么农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没有这个地方,不会有这个想法,我也不会跟着来投资,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是这个理。”
刘小雨笑了,解释:“我岳丈说了,他以后要在江边种猪菜,这样子猪就能有得吃。
江边地方大,猪菜容易种。”
“这些我不懂,以后就要拜托金山一家子了。”
薛凌笑问:“金花嫂子,你每天还要照料家里,如果过去帮忙的话,会不会太忙?”
“不会。”
金花解释:“我家老幺都七岁了,过了年就是八岁。
他们几个都会一大早去念书,他爸去工地。
我只要将饭煮给家里的老人吃就行。
我会骑自行车,到时骑车来来去去,不难的!
我早上去帮忙,中午回来煮饭,吃饱就去帮忙,傍晚就回家。
晚上家里再搞搞卫生什么的,不难的!
另外,我家的大闺女已经懂得煮饭了,她放学回家会帮忙。
几个小的也都会帮忙干一些活,也不会乱跑,这一点儿我比较放心。”
“孩子帮忙做家务——真好!”
薛凌忍不住感慨:“我家的老大才两岁,小的才几个月大。
不知得等多久,他们才会懂得帮忙家里!”
“很快地!
一眨眼就行了!”
金花嫂子笑呵呵道:“我生了四个,当初一个个小不点儿的时候,我天天烦躁得骂人,天天骂的那样!
不过日子就这么快,貌似一眨眼他们就都长大了。
这不,老大都已经十三岁了。”
一路上说说聊聊,很快到了江边。
金山带着媳妇,还有老爹老娘等在树荫下。
众人下车打了招呼,老人家热情招呼薛凌去家里做客喝水。
薛凌摇头微笑:“不了,我一会儿还有事。”
她将钱取出来,整整好几大捆大团结,把金山一家子都给看懵了!
金花咽着口水,好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刘小雨悄悄推了推她,低声:“你去找纸笔过来,去村里有读书人家借。”
“哦哦!”
金花忙不迭点头,慌忙奔跑往村里头去了。
半个小时后,薛凌将合约的初稿写好了,递给刘小雨念。
金山不认识字,老爹老娘更不认得。
幸好金花小时候总偷偷跑去学校外听老师讲课,懂几个简单的用字和算术。
刘小雨念完,道:“金山,家里不好一下子搁这么多钱,太不安全了。
你拿一部分先藏起来,其他我帮你收着。
该用的砖块和泥沙水泥,都由我去买。
我保证给你买最便宜又质量有保证的。
买什么我都会让对方开单子,然后让你姐收集起来,一毛钱也会记账。
人家薛嫂子信赖我们,给我们这个大机会,咱们不好弄糊涂账,不然就太对不起人家。”
“那是那是!”
金山憨厚笑了,道:“姐夫,你懂得多,俺们都听你的。”
金花拿了一千块给弟弟,随后道:“你姐夫明天就去买东西。
今天下午我们就开始干活,先将杂草什么的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