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因你一人,诛灭十族(1/2)
他老泪纵横,突然发出一声悲痛到了极点的嘶吼,整个人痛苦得浑身抖簌。
太子爷静静地看着于可凡,让他哭嚎完毕,这才沉声道:“人死不能复生,于侯爷还请节哀顺变。”
于可凡慢慢抬起头,满是眼泪的老脸上露出刻骨铭心的仇恨,他说道: “我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你的手上,想我于家曾为元氏皇族出生入死,立有汗马功劳,先帝授予定军侯爵,赐免死铁券,可在你的眼里,那是一文不值。”
“此话差矣,于氏祖先为元氏立下丰功伟绩,后人理应再接再厉,发扬光大,然于得水忤逆不道,当众辱骂本太子,罪不容赦,死有余辜。”
“于得山贪脏枉法,罪大恶极,其罪当诛,然本太子就是顾及于家昔日之功绩,这才将其关入诏狱,待此事全部水落石出,再让你用免死铁券来换。
可偏偏有人不让他活,想通过他的死来激怒于家,挑起冲突,把水搅浑,把事搞大,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
元智当即回击道。
无毒不丈夫,曹其昌这次实在是没辙,才忍痛拿自己的亲外甥的命,来当药引。
这种事情除了曹其昌,元智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有如此心机和能力做到。
于得山是小药引,而于可凡才是大药引,关键点。
这一石二鸟的连环计,手段玩得不要太溜。
这头蛰伏在王朝中几十年的苍狼,今日终究露出了森森獠牙。
仅凭这一手,元智不得不承认,曹贼,厉害!
“殿下想铲除工部上下多年的毒瘤,抄家罚没增加国库收入,这些都没问题,可偏偏要被你关入诏狱,让他去送死,我早就跟詹事府说明,于府可用免死铁券换人的啊。”
于可凡哀嚎道。
元智眉头一皱,凛冽道: “放肆,枉为帝国侯爵,竟敢说出这种糊涂言语,若非于得山自己违法,本宫如何能抓他入狱?”
“是,于府有免死铁券不假,但也得让整个工部贪腐案件了结之后,再换人啊!
哪有随时保人之理,这里朝堂,不是江湖。”
“而他若非是你于府嫡子,就凭他做的那些事情,搁在别的人家,砍十次头都不为过,如此算来,他已经多活了许多时日,在诏狱也是有吃有喝的好生伺候着,从未吃过什么苦头。”
于可凡听闻气得浑身颤抖,咬牙切齿道:“可他毕竟已经死了!”
“是死了,可不是孤下令杀的。”
元智断喝道: “你应该明白,孤绝对不是个滥杀无辜之君,以往死的大臣,都是藐视皇权,忤逆不道,而于得山交代罪行很清晰,也很快,本太子急呵呵杀他,有什么好处?”
于可凡冷笑道: “你说的比唱得还好听,敢说在你心里,就没有在事成之后,把我和我的儿子全部杀掉,甚至于抄家灭门亡族的心思么?”
“有,但不是灭门亡族。”
元智回答得很干脆,“你于侯爷这些年追随曹府,坏事做尽,你的儿子更不是什么好鸟,贪污受贿,置江山社稷,百姓生死于不顾,孤是很想找个理由杀你们,可并不想灭门,殃及池鱼,更没有想让曾经辉煌过的于氏家族毁于一旦。”
“可现在摆明的是曹其昌,你一直敬重的大舅哥动的手,你不敢去找他说理,却敢来孤面前放肆,怎么,你就以为孤不敢举刀了是吧。”
太子爷的话,句句戳心,于可凡脸色铁青。
这是血手门的惯用手法,尽管曹其昌会百般狡辩,但于可凡心里像明镜似的一清二楚。
他死死地咬着牙关,手指着元智说道: “殿下,何必狡辩这么多,这一切皆因你而起,冤有头债有主,眼下你再狡辩,也改变不了于得水被你杖毙,我儿于得山被你抓捕,因而被害的事实!”
“混账!
你这叫不怪老虎怪山,混淆是非。”
元智大怒,他走到于可凡面前,冰冷地盯着他,凛然说道:“本太子如今就站在你面前,你便要怎样?”
于可凡踉跄地后退两步,惨笑道: “元智,老夫这一生,今年五十有七,知天命过七年矣,为官数十载,官职二品,勋职从一品,享尽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可到现在,子嗣都没了,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元智,老夫不妨跟你明说,今日若不给个交代,老夫有数千死士已经埋伏于京城之内,还有军中旧部,横竖是个死,让这元氏天下,随我于家的灭门而乱一场,何不快哉!”
数千死士?
有点危言耸听。
但数百死士也许是有的。
可就这数百死士,比其他任何威胁都要来的大和直接。
喔靠,这个于可凡状若疯癫,他的脑袋瓜子里装的全是痛苦和仇恨。
还没等太子爷开口反击,于可凡继续道: “我于家绝后也没关系!
反正有那么多人跟着一起陪葬,于氏家族从此也会跟着名留青史!”
“你疯了,你们于家现在是断子,但还没绝孙,不过你想要断子绝孙,孤就成全你。”
元智盛怒,他眯起眼睛,从眼珠中间射出一丝寒芒,凛冽道:“丁九!”
廊道上杵立的丁九,连忙大步进来,“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于可凡见状冷笑一声,并不在乎。
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心如死灰,太子不管做什么,都不会让自己感到害怕。
人没了追求,也就没了欲望,更就不会露出破绽。
以前之所以隐忍,都是为了保住长子于得山的性命,甚至做好了用自己的命,换儿子命的打算。
可现在唯一的长子也没了,于可凡觉得自己已经没了任何破绽,可以赌上一把。
然后,接下来当他听到元智下的令旨,让他不寒而栗。
“传旨,于府忤逆不道,意欲谋反,灭九族!
命千牛卫迅速上门抓捕,男丁当场斩杀,女眷充入官妓。”
元智看了眼脸色瞬间惨白的于可凡,淡漠道: “既然于侯爷已经不管洪水滔天了,那么就让他亲眼看看,他的族人是怎么惨死的,本太子倒想瞧瞧,侯爷的数千死士是否来救?”
“元智!”
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太子爷没按常理出牌,不跟他讨价还价的谈判,而是痛下杀手。
于可凡勃然大怒,声音尖锐到近乎刺耳,他尖叫道: “你居然羞辱于我至此!
不怕传扬出去,兔死狗烹,毁了 整个皇家的名声?
万民滔滔,天下众口悠悠,你就不怕被千夫所指!?”
“怕,当然怕?”
元智冷笑道: “你于可凡不怕成为历史罪人,不惜以于氏九族作为赌资,被后世子孙永远唾骂,孤还怕什么?
这件事情只要昭告天下,这天下人的众口之悠悠,说的是你还是本太子?”
太子爷的话,让于可凡的脸色阴晴不定。
攻心为上,元智继续说道: “你放心,孤绝对要杀你,但你肯定是最后一个死的,因为本太子不光灭你九族,再加一族,凑成整数十族,让这十族人一个个地死在你面前。”
“历史之大奸臣,大多是为皇权服务,被利用完毕之后,给皇帝背上黑锅,但你于可凡不同,你是忤逆谋反,你要霍乱天下,所以你的死,连累的不仅仅是你的家人,还有你的族人,整整十族人。”
“于可凡,因你一人,而灭十族,你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元智忽然想到明成祖朱棣杀方孝儒那段典故。
这个冲击力足够强大。
于可凡死死咬着牙关,嘴唇滴出鲜血,他怒吼道:“元智,如此暴行,你必遭天谴!”
“怕了?
你总算还有怕的事情。”
元智咧嘴淡漠道: “孤并不信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埋伏三千死士进京城,但你必然是早有所准备,当了这么多年的兵部尚书,又防着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你提前布局数百人,也不是不可能,你现在因有一条路可走,把这些死士全部交出来,孤可以不灭门灭族,并且,给你一个体面的死法。”
太子爷的话,几乎是把于可凡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拽了下来。
的确,当初在老二于得水出事时,他不得不答应曹其昌隐忍的条件之后,就已经开始谋划后路。
在朝廷中枢做了这么多年的兵部尚书,他自然有着不为人知的手段。
兵部本就是实权大部,仅次于户部。
他能掌握兵部这么多年,让曹其昌一直到现在,想要掌握兵部都绕不开他,不管是手段,还是实际撑控能力,都是一流水准。
他意识到不管最后是东宫赢了,还是曹府赢了,自己都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他在谋划自己后路,就是安排死士入京,一旦事不可为,那么就走为上计。
至于造反,他没想过,也不敢想。
天下再乱,无论是谁当储君,谁坐江山,也始终还是终晋天下,元氏江山。
以前,曹其昌权柄大么?
皇帝之下第一人,五相之首的宰相。
即便是继业皇帝鼎盛时期,许多事也要和曹其昌商量着来。
绕开曹其昌,即便是皇权也会受到阻碍。
可即便如此,曹其昌也不敢造反,他只敢学祖先魏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为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儒家天下,讲的就是忠孝礼仪,忠在第一位,终晋帝国一向又是以孝治国。
造反就是杀君弑父,没了天下大义,谁都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