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狠辣的杨延昭,(2/3)

想来即便是较高压的水蒸气压进来,漏气的度也会很慢。

杨鹏在活塞上做了一个推杆,由上下运动的活塞推动。

然后是冷却装置,杨鹏在活塞旁边固定了一个冷水桶,冷水桶连着汽缸底部,连接处有一个阀门。

在推杆的最外端做一个机关控制阀门,如果推杆被水蒸气顶到最上面去了,机关就被打开,冷水就喷入汽缸中冷却蒸气。

水蒸气一冷却,活塞就带动推杆往下运动,运动到最底下时候触动机关关闭冷水的闸门,如此反复。

然后就是做锅炉。

这个锅炉必须足够大,能够产生足够的蒸气推动。

锅炉做好后和汽缸连在一起,整个纽卡门式蒸汽机就算做好了。

杨鹏花了五天做好了各个部件,把部件拧在一起,开始试验做的是否成功。

锅炉一烧热,杨鹏现整个蒸汽机到处都漏气。

精加工的活塞和汽缸之间倒是没怎么漏气,但那些管道的连接处是用螺纹拧在一起的,缝隙较大,此时到处都往外喷水汽。

不过即便是到处漏气,蒸汽机还是成功了,这是因为锅炉中烧出水蒸气的度高于管道中漏气的度。

水汽推动活塞做功,不停地上下运动。

因为各个管道处漏气,汽缸内的气压也刚好得到控制,那推杆上下运动的度还比较稳定,七、次。

这一台纽卡门式蒸汽机,算是做出来了。

不过纽卡门式蒸汽机的效率十分低下,烧很多木柴才能产生有限的推力。

这是因为冷却汽缸中水汽的同时还冷却了汽缸的缸体,然后过一会热蒸汽进来时候又加热了汽缸缸体,一来一回浪费了大量的热量。

这样低效的蒸汽机显然不能满足李植的需求,杨鹏要把这台纽卡门蒸汽机逐渐改造成瓦特蒸汽机。

瓦特对纽卡门蒸汽机最大的改善,就是冷凝器。

有了冷凝器,汽缸缸体就不会被重复加热和冷却。

冷凝器其实就是一个大铁罐子,连接汽缸,里面有冷水。

冷凝器的开关由机关控制,活塞被顶到最上面时候,开关打开,蒸气进入冷凝器中冷却成水。

活塞落下落到底端时候,开关关上,蒸气无处可逃在汽缸中聚集,把活塞又往上推。

但是在做冷凝器的时候,杨鹏现这冷凝器相对喷水冷却的办法需要更高的气压,到处漏气的管道中聚集不了这么高的气压,必须想办法堵住漏气的地方。

但是这年头没有耐高温的橡胶,杨鹏想来想去,也没想到能用什么堵住漏气的管道。

杨鹏没办法,只能把市面上买得到的比较软的材料一一拿来试验。

但各种纺织品都试了一遍,效果都不好。

那看上去很滑很软的丝绸被高温蒸气一烧,都变得焦黑结块了。

比较耐高温的材料是麻布,但麻布孔径较大,也没法堵住漏出的蒸气。

试验了好几天,杨鹏还是没找到能堵住漏气的材料,杨鹏有些被难住了。

这瓦特式蒸汽机的原理是简单,但细节做起来还是很复杂的,即便一个细节没做好,也没法驱动整台蒸汽机运转起来。

说起来铜或者铅比较软,也经得住几百度的高温,难道要用铜和铅做管道接合处?

这做起来倒是十分麻烦。

被杨鹏调来做蒸汽机的一个年轻铁匠这些天看杨鹏变戏法似的做出纽卡门式蒸汽机,对杨鹏十分崇拜。

此时他看到杨鹏遇到难题,插了一句说道:“城主大人,若是把麻布浸在油里浸一天,麻布里面的孔径就会被油脂堵住,可能有用。”

杨鹏愣了愣,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个办法。

他拍了拍年轻铁匠的脑袋,便按照这个铁匠的办法去操作。

将油浸过的细麻布包裹在螺纹接口上再拧紧接口,重启蒸汽机。

这下子,杨鹏现管道上不漏气了。

杨鹏对那个年轻铁匠说道:“建议不错,赏你十两银子!”

那个年轻铁匠说一句话就赚了十两银子,大喜过望,笑得嘴巴几乎都咧到后脑勺去了。

自从上次呼延赤金回到家以后,杨德政就整天的缠着呼延赤金讲怎么打萧天佑的事情,要不然就是在练梅花镖,要不然就练手铳,杨八妹就和几个婶婶聊天,自从上次事件之后,殿前司铜锤班指挥使,铜锤程普就退了亲事,现在杨八妹都已经二十五还没有成亲,在大宋那就是老姑娘了。

家里的人也很急,杨琪倒也无所谓。

杨延昭的心里话,他没办法对八王爷讲,也不会对八王爷讲。

面对八王爷的质疑,杨延昭回答道:“八王爷,王侯将相,对小子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小子觉得,今时今日的杨家,没有必要为了富贵,搭上亲人的性命。”

杨延昭诚恳道:“在小子心里,亲人的性命远比富贵更重要。”

八王爷神色复杂的盯着杨延昭,他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

似杨延昭这种把亲人性命看的比富贵更重要的人,他见到的不多。

沉默了一会儿,八王爷摇头感叹了一句,“你小子,把感情看的太重了。”

杨延昭耸肩,笑道:“或许吧……”

八王爷乐呵呵一笑,“你这种性格,不会讨陛下喜欢的……”

杨延昭淡然道:“无所谓……”

八王爷哈哈大笑,“陛下不喜欢没关系,老夫喜欢。

阴谋诡计老夫耍了一辈子,偏偏老夫就不喜欢那些在老夫面前耍阴谋诡计的人。”

“这天下,以后注定由文人和皇帝共治。”

扔下了这句话,八王爷大笑着离开了。

杨延昭浅浅一笑,八王爷能够说出这句话,那么就证明了一件事。

太庙里,赵匡胤竖立的那块碑上的内容,八王爷知道。

八王爷这是在点拨他。

隐晦的告诉他,文人在大宋超然的地位。

杨延昭喝光了茶水,结了茶钱,坐上轿子回府了。

回到杨府东院,仔细瞧了一番,发现柴熙春出去了以后,杨延昭放松了不少。

简单的吃过了一些饭食以后,他提着虎头乌金枪在院子里开始练枪。

六合军战枪的十二式套路,杨延昭已经可以完整的演练下来了。

现在只需要巩固。

一套枪法耍下来,杨延昭大汗淋漓。

正准备回房洗漱的时候,就瞧见落叶匆匆进了东院。

“有事?”

杨延昭问。

落叶板着一张冰冷的脸,点头,“府里地下的东西,全挖出来了。”

杨延昭一愣,慎重道:“带我去看看。”

杨延昭跟随着落叶,赶到了西厢房一处的脚落。

在那里搭建着几座简易的木屋。

一群工匠们有意无意的守卫在木屋周边。

这些工匠,都是火山营的人手冒充的。

工匠们瞧见了杨延昭和落叶,暗中让开了一条路,让两人过去。

进入到木屋,瞧见木屋里面摆着的一排排的铅管,杨延昭面色阴沉的厉害。

“这应该有三十多根了吧?”

落叶冷冰冰道:“四间屋子里的铅管加起来,足有一百四十多根。”

杨延昭敲打着铅管,发出沉闷的声响。

“东院下面还没有挖。

也就是说,杨府地下的铅管的数量,有可能超过了两百根。”

杨延昭拳头紧握,眼中闪过一道冷芒。

“真是狠毒。”

杨延昭转头问落叶,“你有什么看法?”

落叶瞅了杨延昭一眼,淡淡道:“根据属下们调查,这些铅管都是在杨家的人搬进来后才埋进去的。”

杨延昭听到这话,咬牙切齿道:“你的意思……杨府内当时有一大批内奸存在,有可能这些人,现在还在潜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