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羽翼已成(2/3)
五月十四日(6月9日),将宋国降卒分别隶属于诸军 。
九月二十日(10月11日),李继迁献上宋国俘虏。
十月初四(10月25日),李继迁因大败宋军,又派使者奏告。
十二月初二(12月21日),李继迁攻下宋麟等州,派使者奏报 。
初九,派使者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
统和九年正月十七日(991年2月4日),挑选五百名宋降兵组成宣力军?
。
二月初五(2月22日),西夏派使者奏告伐宋取得大捷 。
四月初六(5月22日),西夏国王李继迁派杜白前来感谢辽对他的册封 。
因为其铁腕的政治手段及争议的残杀政敌事件,历史上对萧绰的评价一直两极化。
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
隆绪亦恶其事,畏不敢发。
然萧氏亦常惧其祸,每岁正月,辄不食荤茹,大修斋会及造寺,冀复获福佑,而天性残忍,多杀罚,有机略,其下皆禀服焉?
。
杨鹏寨垒的位置刚好拦在马里沟山谷的中间,强弩一架就控制了两边的交通,让契丹军两边的信使和人员无法往来。
而且那寨垒布置得井井有条,各种壕沟布了几层,壕沟后面又有保护火铳手的土墙,雨棚,雨棚下还设有土炮台,寨垒中间有瞭望台,一个坚固垒寨该有的设施一应俱全。
听说这个杨鹏才二十岁?
确是不简单。
此人如今已经成为大辽国的心腹大敌。
信使回报,大辽这次入关打草谷,在杨鹏手上折了几万人马,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耶侓绪看着萧太后的脸色,说道:“太后,青山口的守军说了,萧天左前段时间强攻这杨鹏的寨垒,死伤惨重,怕是死了上万人。”
萧太后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萧天左还是太年轻,朕反复嘱托他不要进攻坚城,他终究还是太自负,没有听朕”
顿了顿,萧太后又说道:“这一次,萧天佑也战死了,我大辽损兵折将。”
萧胡辇问道:“太后,这以后我们还入不入关劫掠了?”
萧太后眯了眯眼睛,沉默了一会。
半晌,萧太后说道:“我们还是要入关!”
萧胡辇说道:“可是这杨鹏太强悍,我们入关打不过他!”
萧太后说道:“杨鹏只有一支孤军,孤掌难鸣。
只要我们入关的兵马加强哨探,避开他,就不会有损失。
入关削弱宋国是我大辽国的国策,不能因为一场失利就改弦易张。”
顿了顿,萧太后又说:“伐宋如伐大树,需要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
宋国重文轻武虽巳腐朽不堪,但作为一株百年大树,尚未达到自仆的程度,还需加以力量。”
“如果我们不入关劫掠骚扰宋国,削弱宋国,宋国就有恢复生机重新强盛的可能。
宋国一盛,我大辽国则危矣!”
萧胡辇听到萧太后的话,十分佩服,弯腰低头站在一边,不再说话。
萧太后看着杨鹏的寨垒,又眯了眯眼睛:“但这个杨鹏,却是已成气候,已经难以除去了!”
萧太后想用机弩试试杨鹏的反应,杨鹏也想看看萧太后军中机弩的水平,所以让萧太后先射击。
这种双方军队的互相试探中,也不争一时的长短。
如果杨鹏先射击,估计一轮过去契丹军就崩溃了。
杨鹏和大辽国的战争还很长,杨鹏需要了解契丹军强弩的水平,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寨垒北墙上此时没有站满人,又有各种防御设施,让契丹军先射一轮,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杨鹏还是小看了契丹军的强弩,他没想到契丹的强弩能命中土墙,能打死两个警戒的士兵。
死了两个士兵,还是让杨鹏十分心疼。
第一轮射击看下来,杨鹏发现萧太后的弩兵水平还可以,水平比自己想象的高。
能够一开射击就打中土墙,显然契丹兵的弩兵也是有工具辅助瞄准的。
比起军制混乱乱用,往往一射击就慌乱的宋军,萧太后的弩兵算是精锐了。
实际上,契丹早已意识到强弩的重要。
大辽早期在进攻辽西的城堡过程中,长期被宋军的强弩压制,便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强弩。
契丹军的中军阵中,萧太后和萧胡辇看着阵前的强弩对射,脸色有些发白。
这个杨鹏的炮兵火力,太猛了,远远超越了萧太后的想象。
六十门强弩一次齐射,就准准地命中了一里外的契丹军机弩阵地,打坏了九门机弩。
两次齐射,十七门机弩就报销在阵地上。
而杨鹏的强弩,没有一门损失。
试想如果大军齐上攻城时候,被这样的强弩轰炸几轮,大军会产生多大的混乱?
萧太后还想试探试探杨鹏的火力,没想到却一下子折损了十七门强弩,萧太后也有些心疼。
萧太后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个杨鹏羽翼已成,如今已经无法将其剪除了。”
萧胡辇看着萧逸损失惨重的炮兵,说道:“太后,这杨鹏太棘手了。”
萧太后看了看西边,说道:“我们该走了。
耶律隆绪在黄崖口,也该得手了吧”
二月二十八日,萧天左忧心忡忡地坐在中军大帐内,正和诸契丹贵族议论军情。?
如今太后已经到达了青山口,驻扎在杨鹏寨垒的对面。
但马里沟这个峡谷中间被杨鹏占领,杨鹏的大炮封锁了短短两、三里宽的峡谷,让萧太后和萧天左的信使无法往来。
即便是晚上,杨鹏军也在炮火的威慑下在山谷里点燃火柴堆照明,硬生生截断了两边的通信。
前天,萧天左派了一支三十人的死士想冲到太后那边去。
结果刚进入杨鹏强弩的射程,被十门强弩霰弹一轰,这些死士就死了二十几个,溃败下来,再不敢向前冲。
太后就在几里外,却无法通信,这让萧天左十分忧虑。
这样下去,即便太后来了,也无法带萧天左的大军出关去。
萧天左开始琢磨如何从山谷两侧的绝壁上爬过去,但斥候出去研究了两天,也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
这个杨鹏布下寨垒时候显然专门研究过地形,专选在这刁钻的地方扎寨。
看了看帐中的诸将,萧天左说道:“如今消息断隔,和太后的书信往来不通,太后来了也帮不了我们,诸位有什么办法?”
溪族伊拜说道:“大将军,此时此地,只能出去攻打其他关口了。
便是没有细作配合没有情报,也只能强攻。”
韩德让摇头说道:“就怕我们攻打雄关,久攻不下的时候杨鹏率领宋军主力从后面夹击我们”
众人听到韩德让的话,都吸了一口凉气。
杨鹏的兵马这么强,如果再得到十几万宋军的配合,恐怕真的会攻击五万多人的萧天左军。
到时候在宋朝关口下被前后夹击,说不得就是一场大败。
那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和杨鹏一起在这马里沟耗着?
耗他半年一年?
众将你看我,我看你,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众人正在焦虑,却看到大帐外跑来了一个亲兵,跑到萧天左面前请了个安,说道:“大将军,耶律隆绪王爷的信使来了!”
耶律隆绪是萧天左的妻弟,,素有战功。
众人听到亲兵的话都愣了愣,有些诧异。
耶律隆绪不是一直跟着皇上在辽西牵制宋军关、宁兵马吗,太后的信使穿不过马里沟,耶律隆绪的信使是怎么进来的?
是绕道其他关口靠细作混进来的?
不过既然耶律隆绪的信使进来了,和太后的通信就算是通了,众人闻言都是一喜。
萧天左挥手说道:“快让信使进来!”
半晌,三个身穿白漆鳞甲的契丹兵走进了萧天左的大帐,正是耶律隆绪军中的精锐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