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视察伤员(2/3)

“大人,收下我们吧,我们回去是要被饿死的!”

“大人救救我们吧!”

杨鹏点了点头,在那些贫民们兴奋的眼神中,淡淡说道:“那你们就留下来为我种地吧!”

杨鹏答道:“这种火铳叫做燧发枪,但和自生火铳有异曲同工之妙。”

耿应节点头不语。

众将领看着那燧发枪都嘀咕徐楠抚须问道:“你这火铳造一杆需要多少银子?”

杨鹏答道:“给工匠四两工钱,还要六两材料钱购买精铁精钢,合计需要十两银子一杆。”

听到杨鹏的话,一众文官武官都吸了一口凉气,十两银子一杆,这也太贵了。

这火铳虽然犀利,但是也只能打五十步,打一发就被敌人冲过来了,杀敌数量有限。

而且士兵用了这火铳,就无法携带其他长兵器,近身肉搏能力大大降低了。

杨鹏见武官们看不上这燧发枪,从腰上取出一把刺刀安在枪上,说道:“这枪装上苏钢制造的刺刀可以肉搏。

这刺刀造价三两银子。”

听到杨鹏的话,一众武官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都是失望。

在火铳上装刺刀,多不好使啊?

没有长矛兵来得直接。

这燧发枪真的能击败契丹的骑兵?

不会是杨鹏运气好,契丹兵不知底细拼命攻城,撞杨鹏枪口上了吧?

而且各个武官们有更深层的顾虑——花银子造装备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根本没法操作,孝敬各路神仙的银子怎么办?

不孝敬神仙那稍微有一点过失就会变成大罪,随时有进大牢的危险。

冒着得罪各路神仙的风险,节衣缩食造这不带火绳的火铳?

那不是找死么。

这燧发枪看上去不怎么样,至少不符合大宋武官的需求。

还是喝兵血吃空饷,孝敬各路神仙,然后等着有其他人立功,分他的战功来得划算!

众官对杨鹏的燧发枪没有兴趣,又催着他演示强弩。

李植推出十门强弩,对三百米外的目标进行射击,全部打破了两寸厚的木板。

众官看这强弩更是觉得稀松平常,问道:“这强弩多少钱造一门?”

杨鹏报了个高价,侃侃说道:“要六百两造一门!”

听到李植的话,一众武官当场就想走了。

他们算是明白了,杨鹏当这武官不是来发财的,而是来花钱的!

他的部队是银子堆起来的。

他当的官越大,他的兵越多,他在这支部队上花的银子就越多。

不是每个人都有杨鹏那么多赚钱的产业的。

谁有那么多银子来挥霍?

所谓千里当官只为财!

当官不赚钱戴这乌纱帽做什么?

众官兴趣了了,很快就散了,各自骑着马走了。

送走了参观的文武官员们,杨鹏到伤兵营里检查受伤的士兵们。

和以前的战斗不同,这一次杨鹏的虎贲团中出现了伤亡。

在守城过程中有四名士兵受伤,契丹军溪军精锐射伤了五十多名士兵,最后契丹军冲阵时候又造了五十多名士兵的死伤。

如今三十八名战士已经不治死去,虎贲团的伤兵营中还有七十三名伤兵,其中有二十三人是重伤,可能也要不治。

杨鹏走进了伤兵营,便听到一声声伤者的喊叫声。

大宋朝的医术在这个时代不算落后的了,此时西方刚刚发现血液循环,对各种药品特性的掌握远不如中医。

但即便是如此,普通中医对于严重物理创伤的处理依旧无力。

杨鹏在沧州城找来了几个老中医,但他们也只能看着伤员一个接一个死去。

契丹的箭锋往往都是在马粪里泡过,里面有毒,被射中四肢往往就要截肢,被射中躯干基本就没救了。

杨鹏临时雇佣了二十名妇女做护士,让护士们蒸馏高浓度酒精,每天给士兵的伤口消毒。

至于接骨、缝合伤者肌肉组织这种手术级的治疗,沧州本地的这几个郎中都不会。

给伤口消毒后,就只能依赖伤者的身体自己恢复了。

看到沧州本地落后的外科医术水平,李植暗道要搜罗医术人才,用科学实验的办法建立一支医师队伍。

让医生在实验中摸索外伤治疗办法,逐步提高外科医术水平——一支外伤治疗队伍对于士兵的士气提振作用是巨大的,甚至能让不敢战的士兵勇敢面对敌人。

杨鹏走进伤兵营,一个一个地检查伤兵。

一个右臂中了契丹兵的毒箭,被医师割掉右手的伤员看到杨鹏就哭了。

杨鹏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好汉!

你哭什么?”

那个伤员哭道:“城主,我家里上有老母,下有子女一双,全靠我的三两军饷养活。

如今我断了右手不能打仗了,我一家老小没钱租房子,怕是要饿死冻死在城里!”

杨鹏沉吟了片刻,说道:“你不要哭,我不会让你的家人饿死的!”

想了想,杨鹏说道:“这六个月疗伤期间我发一两五钱银子月钱给你,再每个月发米一斗。

你伤口好一些后学习识字,练习用左手写字,六个月后我为你找个文书的工作!

虽然没有当兵的高薪,但一个月二两银子,三餐有肉的日子还是有的!”

那个伤员愣了愣,哭得更厉害起来,便要给杨鹏磕头。

杨鹏把他摁在床上,朝他笑了笑,便到下一个病人床前去了。

下一个病人伤得更惨,被契丹的溪军精锐的斧头砍断了脊椎,虽然伤口没有化脓渐渐愈合了,但如今已经是下半身瘫痪了。

看见杨鹏来了,这个伤员脸上立即流出两道浊泪,已经说不出话来。

杨鹏拍了拍伤员的肩膀,笑道:“像你这样重伤失去劳动能力的,也不要害怕。

我每个月给你发伤员补贴一两五钱,每月再送大米一斗,让你家人都能温饱!”

那个伤员听到杨鹏的话,眼泪更加止不住,只不停地点着头。

半天,他才憋出一句话:“多谢城主大人!”

杨鹏转身对跟在后面的郑晖说道:“你记下来了,按我说的原则操作:对还能劳动的伤员,工事厅尽量安排合适的工作给他们,月钱二两,三餐有肉。

对于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每个月发伤员补贴一两五钱,大米一斗。

对于战死的士兵,一次性发抚恤金二十两,再每月发抚恤月钱一两五钱,发三十年。”

听到杨鹏的话,伤兵营里的伤员们一个个都哭了起来。

这么好的城主哪里找?

如此一来,便是受伤甚至牺牲都后顾无忧了。

伤得不重的伤员便一个个要爬下床,要给杨鹏磕头。

杨鹏扶起这些伤员,淡淡说道:“免礼,你们都是天京新城的英雄!”

杨鹏要制造的水力机器叫做龙尾车。

这种设备又叫做阿基米德螺旋管,相传是阿基米德发明,是利用圆筒内螺旋轮转上升而提水的一种工具。

龙尾车外面是一层铁壳,里面是一个长长的布满螺旋桨叶的旋转轴,旋转轴不停旋转,让水在旋转轴叶片底部滚动,逐渐提高水位。

旋转轴上面一个轴接部装上轴承降低摩擦。

下面一个转动轴接处要伸入水下,杨鹏用黄铜做一个球压在一个铜套上,也能降低旋转时候的摩擦力。

水车的主要部位李植用熟铁铸造,内外刷漆防锈。

这种水车具有用力省,效率高的特点,一人操作这种水车效率可比得上十人操作传统龙骨车。

一直到现代,这种水车都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提升流体和粉末。

宋朝都曾经大力推广这种水车,但由于龙尾车制造复杂、政治腐败等原因,这种水车不曾推广开来。

但杨鹏有铸炮工匠,有铸造技术,铸造这种龙骨车是手到擒来。

铸炮工匠铸造了八十多门强弩后就停工了,处于待机状态,正好开工铸造这种龙尾车。

杨鹏画好了图纸,便交给炮匠们铸模。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