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山东士绅,(2/3)
沈从道仿佛是听到一个噩耗,脸色惨白,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
七月初九,杨鹏和麾下将领、官员喜气洋洋地坐在燕王府“守正殿”
中,商量着赈灾的事宜。
利用这次赈灾的东风,杨鹏摆了处处和自己作对的士绅一道,目前大获全胜。
士绅们毫无公德,明明知道山东大旱还要哄抬粮价,想通过这种卑鄙手段让杨鹏破产,让杨鹏赈灾失败。
结果却全部掉入杨鹏设下的圈套里面。
五月底,杨鹏还没有答复官家他决定赈灾时候,就从南方各省买了一百万石平价粮食,用轮船运回了沧州。
当时天下士绅还根本不知道杨鹏要赈灾这事情,杨鹏又是在多省分散采购,所以这些粮食的购价十分平价,平均只有二两五钱一石。
当然,杨鹏的手上不仅有这一百万石粮食。
杨鹏在刘祥龙的北港和定海城还抢到了三十五万石的粮食。
另外去年新竹的地租运到天京新城,也有一百四十多万石大米。
所以那时杨鹏手上有二百八十万石的粮食。
手上有了足够的粮食作为筹码后,杨鹏就答复了官家,答应官家自己将承担起山东赈灾的责任。
很快,这封奏章被官家批红后就被披露出来,天下的士绅于是知道了杨鹏要赈灾,都知道了杨鹏要买粮食。
光一封奏章还不足以让士绅们相信赈灾的言出必行,杨鹏更通过公告宣传自己赈灾的能力——吹嘘自己有三千万银子。
私底下,杨鹏又通过韩金信的密卫散布消息,让士绅知道自己已经开始采购粮食。
多管齐下,沿海各省的士绅全部上套了。
士绅们都觉得只要哄抬粮价,杨鹏就只能乖乖高价收购粮食。
否则怎么赈灾?
仇寇杨鹏的三千万两银子,没有不赚的道理。
士绅们疯狂涌到粮市上哄抬粮价,幻想着赚取杨鹏的银子。
在山东,士绅们直接把粮价抬到了六两一石,下手不可谓不狠毒。
然而杨鹏赈灾,却并不准备依赖市场上购买的粮食。
杨鹏把赈灾的手段寄托在台湾新竹的产出上。
所以在士绅们把粮价炒到最高的时候,杨鹏就开始出货了。
二百八十万石粮食被抛向市场,尤其是抛向了粮价最高的山东地区。
士绅们幻想着坐地起价勒索杨鹏,在杨鹏的抛压下顽强抵抗,主动为杨鹏“接盘”
。
一些山东的士绅甚至把自己住的宅邸都抵押出去,砸锅卖铁囤粮。
结果杨鹏的二百八十万石粮食全部高价卖给了这些“做市”
的士绅们。
因为贪婪无耻,这些士绅们毫不犹豫地钻进了杨鹏的圈套中。
“幕府海外厅大使”
高立功这次按照杨鹏的命令在大江南北忙碌买卖粮食,最是辛苦。
他本来就清瘦的身子更瘦了几斤。
不过在这场“粮价战争”
大获全胜后,他的精神气很足。
他喝了一口茶,大声说道: “王爷,这次我们的粮食大多倾销在山东,有的卖了五两五钱,有的卖了五两,平均售价大概是五两三钱。
按二两五钱的成本价计算,我们的二百八十石粮食足足赚了七百八十万两的银子。”
听到高立功的话,守正殿中的众人都是眼睛一亮。
七百八十万两银子,这是沧州地区不曾有过的巨款。
就算打败刘祥龙,杨鹏也只抢到了六百二十多万两银子。
想不到设一个圈套让士绅们钻一钻,士绅们就给杨鹏送来了七百八十万两银子。
有了这笔银子,杨鹏山东赈灾的花费,起码赚回来一半。
众人对视了一阵,哈哈大笑起来。
高立功笑着看了看众人,又说道:“这还只是我们赚到的。
南方的士绅们为了稳住粮价,砸银子高价收购小民的粮食,起码又花费了几百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全部从士绅的银库流入到小民的腰包里。”
“王爷的运筹帷幄,让我们这次不但赚到了银子,还做了一件造福百姓的好事。”
众人对视了一眼,眼睛里满是笑意。
这些毫无底线的士绅们因为自己的贪婪无耻损失了一笔巨资。
耶侓观音哈了一声,大声说道:“大哥!
现在就等台湾的红薯运来,把粮价狠狠砸下来。
让疯狂囤粮的士绅倾家荡产了。
等这些准备发国难财的士绅知道我们可以自己解决赈灾的粮食,估计上吊的心都会有!”
杨鹏看着殿外的风景,笑着点了点头。
台湾新竹的码头上,郑晖看着一批批往船上装的红薯,意气风发。
自己按照燕王的安排在台湾耕耘四年,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
郑晖本是一个小酒馆的账房,勉强温饱。
但追随了杨鹏后,却一路被杨鹏提拔,平步青云。
几年过去,郑晖已经是都指挥使,参将官身,可谓是出人头地。
因为郑晖的出众,杨鹏把郑晖的兄弟姐妹都提拔了。
如今郑晖的亲人都担任着他们追随杨鹏之前不敢奢望的要职,满门皆贵。
郑晖心里十分感激燕王杨鹏。
但比起燕王给自己的高爵厚禄,还是为燕王的事业做出贡献更让郑晖有成就感。
从六月初起,台湾的一万五千顷良田已经全部种上红薯。
这一季夏薯收获后,将为山东赈灾提供弹药,为燕王入主山东打下坚实基础。
红薯在江南不受欢迎,在北方产量很低。
但在福建和台湾的红土上,红薯却有远胜于水稻的亩产。
“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
。
它藤蔓延伸,覆盖了整个闽南红土带。
时人的一份笔记记载:“遍地皆种,物多价廉,三餐当饭而食,小民赖之”
。
当然,红薯含糖量很低。
一斤五两红薯提供的热量只相当于五两大米。
所以新竹的红薯虽然一季夏薯亩产一千五百斤,却也只相当于五百斤大米的热量。
说红薯在二十世纪一年亩产只有一千多斤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
一千多斤红薯只相当于几百斤大米,如果那么低的产量,谁还会种这种食用后腹部不适的作物?
一季春薯一季夏薯,新竹一亩红薯田能收获四千斤,相当于一千多斤稻子,其提供的热量还是远胜于种植水稻。
六月份种下的夏薯要九月份才成熟。
山东的百姓八月份可能就没有粮食了,这中间有一个月的时间差。
不过好在新竹前些年就种了几十万亩红薯,有两百多万石的红薯存货,可以帮助山东灾民渡过八月。
想来经过这一次,燕王一定会更重用自己!
看着一车车运上红薯,郑晖踌躇满志。
七月十一日,刘梦琪站在满载着红薯的福船上,叹了口气。
刘梦琪在为夺财仇人燕王杨鹏运输红薯。
刘祥龙势力崩溃后,刘梦琪从“福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