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磨玉工匠(2/3)

他本是沧州西边六十里丁家村的农户,至道三年,听说天京新城招人,他便来应募工人。

他十分幸运地通过了城主大人的亲信李道的面试,进入了天京新城玻璃作坊做事。

一开始他干的是点柴烧火,后来城主大人,让他干采购,专门跑沧州城西薛员外的店铺买碱面,然后每烧一炉玻璃时候他就把碱面倒到坩埚里,每锅九斤。

他就干这简单轻松的活儿。

玻璃作坊第一座玻璃窑正式运转后有十七名员工,窑头蔡怀水带着三个人负责烧热炉子,三个人,包括丁有弟,分别采购货物并且往坩埚里面加货物,一个员工负责往沸腾的坩埚里加硝石,两个员工负责往坩埚里加食盐并且搅拌融液,一个人负责退火,四个人负责模压成型。

按城主大人的规矩:每个员工都只负责自己的业务,没有人知道别人买的使用的材料是什么,也不知道别人的材料要多少分量。

员工不许和其他员工议论自己的工序,更不能把工序细节泄露到外面去。

窑头蔡怀水负责秩序的执行,弹压违反纪律的员工。

蔡怀水是个简单负责的窑头,他在这里管事的时候,整个窑子运转得十分平稳,员工们大多遵守纪律,没有人议论别人的工序。

丁有弟十分感激操守大人给他这样一份工作,一个月二两银子月钱,三餐有肉,又轻松又简单。

丁有弟在天京城北的鹤鸣街租了一间别墅屋子,一个月租金只有七十文。

在天京新城吃喝不要钱,顿顿有荤菜,半年下来丁有弟觉得自己长壮了不少,胆子都大些了。

而且在天京新城还有这么高的月钱,每个月他能存一两八钱银子,大半年下来他已经有了十多两的积蓄。

丁有弟的好差事让他身价上涨,时不时就有媒婆到他家说媒,这让他十分骄傲。

但好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七月底城主大人建第二个玻璃窑子时候,把原先的窑头蔡怀水调到了第二个窑子,第一个窑子由原来的烧炉工人黄眀担任窑头。

自从这个黄眀担任窑头以后,玻璃窑里面的气氛就变了。

开始的一个月,大家还能遵守纪律。

但过完年回来以后,几个工人就开始打听别人的配方秘密了。

开始时候,和窑头黄眀要好的三个工人,在窑子里不停地旁敲侧击打听别人的原材料名字,用量,偷看别人工序的操作。

比如退火的工人操作退火时候本来是在一个隔间里单独操作的,黄眀的人大咧咧跑进去要观看,和负责退火的工人吵了几次。

黄眀不但不阻止那几个人破坏纪律,还时不时惩罚不愿意说出配方秘密的员工——黄眀作为窑头,是有权力取消员工伙食里的肉荤的。

比如负责加硝石的陈三操作时候本来是要屏退左右人员的,但黄眀的人要去看。

每次一吵起来,黄眀就取消陈三的肉荤。

黄眀家里很穷,听说他爹还在外面赌钱欠了银子,十分缺钱,大家都怀疑黄眀串通外人套取玻璃配方。

但是这玻璃作坊做事的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没有证据,大家也不敢得罪黄眀去举报他!

不过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差事来之不易,一旦泄露自己的配方给黄眀的人,城主大人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轻则取消自己的差事,重则坐监打板子。

想到这一层,工人们都死死把这自己工序上的秘密,不让黄眀的人有机会洞察细节。

很快,黄眀发现以自己这点有限的权力硬来不行,就开始改变策略了。

他开始一个个邀请窑里的员工到酒家吃饭,说是要商量大事。

黄眀请客请了几次客后,丁有弟发现窑里的不少员工都开始和黄眀打成一片了。

他们在操作时候窃窃私语,议论自己工序上的秘密。

做关键操作时候也不再屏开黄眀,就在黄眀面前操作给他看。

丁有弟道,这些人肯定已经拿了黄眀的好处,开始把工序上的秘密卖给黄明了。

丁有弟想去举报黄眀,但又苦于没有证据,怕得罪了窑子里面已经投靠黄眀的其他员工,以后要被他们集体陷害。

终于,七月七日这一天,黄眀找到了丁有弟,邀请他到天京新城最大的酒家集贤楼吃酒。

在酒桌上,趁着两碗烧酒的酒劲,黄眀凑到丁有弟的耳边,小声说要出一百两买他这个工序上的秘密。

只要丁有弟答应,黄眀马上给五十两银子给他,然后丁有弟告诉黄眀加入坩埚里的材料是什么,一次多少斤,要诀是什么!

全部说完,明天当着黄眀操作一次,黄眀再给五十两银子给丁有弟。

一百两银子,足够丁有弟在天京新城买两幢小别墅了。

丁有弟也一下子被黄眀出手的大方震惊了一下,恍惚了几秒,但很快他就找到主心骨:这事不能做!

这兵荒马乱的年头,背叛了城主,拿着一百两可以做什么?

去买几十亩旱田种?

这年头士绅皇亲都不缴田赋,田赋全部压在丁有弟这样的平民身上。

在土里刨食一年到头种不出几两银子,还要受尽胥吏们的盘剥,累死累活,每年青黄不接时候都要饿肚子!

去别处找一份差事?

背叛了城主的人谁会雇佣?

就算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底细,雇佣了自己,但这年头能拿到一两五钱的差事就算是烧高香了。

一般这样的差事都是重体力活,能把人累垮。

像城主大人提供的这样的差事,是再也寻不到的。

更何况城主大人也不是好相与的,背叛他,自己在沧州是混不下去的,只能远走高飞!

丁有弟不是贪婪的人,他很冷静,他知道拿这一百两银子是自己害自己。

但是黄眀却很嚣张,他拍了拍丁有弟的肩膀,冷冷说道:“我们花这大手笔套你的秘方,是动了真格的,你想一想也知道我们来头不小!

你要是不合作,我保证你没有好日子过。

在天京新城内我们动不了你,我保证你一出天京新城就要断手脚!”

听了黄眀的话,丁有弟心里一凉,背上冒出一片细汗。

难道自己,就真的保不住这样一份好差事,只能接下这一百两银子远走高飞了。

丁有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端着酒杯想了一盏茶的时间,就下定了决心。

他决心要保住自己的好日子,和这个黄眀周旋到底。

他假装答应了黄眀,收下了黄眀的五十两银子,告诉黄眀自己采购的是砒霜,每次十五斤加进坩埚里。

黄眀喜出望外,不停地敬丁有弟酒,最后喝了个半醉才回去。

丁有弟拿着银子没有回自己的别墅,他在天京新城里绕了一圈,确定没人在跟踪自己以后,冲进了杨鹏的官厅。

守门的士兵开始还不让丁有弟进门,但丁有弟从怀里掏出五十两银子,说有人要偷城主大人玻璃的秘方时候,那些士兵们赶紧进去报告了。

很快,丁有弟就看到城主大人亲自走了出来。

看到城主大人的那一瞬间,丁有弟明白,自己在天京新城的美好生活,保住了!

看着那五十两银子,杨鹏相信了丁有弟的话,有人在偷自己的配方。

杨鹏想不到自己层层设防,还是有人殚精竭虑地偷自己的配方。

自己给这个窑头三两月钱,没想到他不感激自己,反而和外面的人联合起来套取玻璃配方。

是谁在觊觎自己的配方,想产出暴利的玻璃?

杨鹏让丁有弟和黄眀虚与委蛇,自己则连夜派出人手,派人偷偷盯梢黄眀,看到底是谁在和他接触。

过了两天哨子就有了消息,四个假装做米面生意的外来人每天联系黄眀,往城外传消息。

杨鹏又让人盯着这几个假米面商人,看他们往哪里传消息。

哨子跟了几天,终于搞清楚了,这几个米面商人进了吕思齐的家里。

吕思齐是汴京八大商号之一隆盛行老板,汴京参将潘虎的表兄。

原来是是潘虎的人想生产山寨自己的玻璃。

这吕思齐平日里最喜欢交友看戏,一副任侠模样,想不到偷起配方来下手这么狠,上千两的银子就这么洒进来。

这劲头,显然是准备一次就搞定玻璃的配方。

杨鹏这个时候还不想和朝廷翻脸,动不了吕思齐,但处理自己领地上的刁民还是可以的。

杨鹏一声令下,家丁们四出抓捕,把黄眀和那几个假米面商人全部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审问。

刑讯之下,几个刁民很快就交待出了主使者和已经买通的员工。

主使者确实是吕思齐,几个假米面商人向吕思齐的弟弟直接汇报,拿银子办事。

而靠这些银子,黄明已经买通了玻璃作坊一号窑八个工人。

杨鹏立即把这八个疑似出卖自己的工人抓进来,刑讯审问。

最后提刑官确定,这八个人确实卖出了自己工作上的秘密。

这些秘密已经通过黄眀传到了吕思齐处,好在最核心的三个采购人员没有被收买,加硝石除色的工人也没有被收买,吕思齐拿着有限的信息产不出玻璃。

但审讯的结果还是令杨鹏十分恼怒。

自己高薪养着这些工人,这些工人却用吃里扒外来回报自己。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